創建時間:2023-06-08 09:29
瀏覽:25K
摘要:埃德溫·克雷布斯,美國生化學家,1918年6月6日出生于衣阿華州。1936年起就讀于伊利諾伊大學。1943年畢業于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后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做蛋白質磷酸化的研究。1989年獲拉斯克獎。1992年與他的合作者埃德蒙·費希爾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表彰他們關于蛋白質可逆磷酸化作為一種生物調節機制的研究。埃德溫·克雷布斯(Edwin Gerhard Krebs,1918年6月6... [閱讀全文]
創建時間:2023-06-08 09:26
瀏覽:7.9K
摘要:埃德蒙·費希爾(Edmond H. Fischer,1920年4月6日-2021年8月27日),瑞士-美國籍生物化學家。出生于中國上海,7歲時隨同他兩個哥哥一起到瑞士念書。2021年8月27日,埃德蒙·費希爾去世,終年101歲。人物檔案研究領域:生物化學居住地:美國獲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92)個人簡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于日內瓦大學攻讀化學,后在同一學校獲哲學博士學位。1950... [閱讀全文]
創建時間:2023-06-07 09:57
瀏覽:25.1K
摘要:理查德·羅伯茨爵士(英語:Sir Richard John Roberts,1943年9月6日-),出生在德比,是一名英格蘭生物化學家和分子生物學家。1993年他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是新英格蘭生物實驗室首席科學官和諾貝爾獎獲得者科學聯盟(Laureate Science Alliance) 主席 。個人成就理查德·羅伯茨爵士是國際生命科學領域杰出的科學家,1993年獲得... [閱讀全文]
創建時間:2023-06-07 09:47
瀏覽:15K
摘要:馬丁·羅德貝爾(Martin Rodbell,1925年12月1日-1998年12月7日),美國生物化學和分子內分泌學家,以發現G蛋白而聞名。經歷馬丁·羅德貝爾出生在馬里蘭州,他的父親是雜貨店老板,父母都是猶太人。高中畢業后,馬丁·羅德貝爾考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對生物學和法國文學有濃厚的興趣。1944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參軍成為了一名美國海軍無線電操作員,研究工作也因此中斷。1946年,他重... [閱讀全文]
創建時間:2023-06-07 09:47
瀏覽:29K
摘要:艾爾佛列·古曼·吉爾曼(Alfred Goodman Gilman),1941年7月1日出生于美國,職業是藥學和生物化學家,因發現G蛋白與馬丁·羅德貝爾一起分享199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閱讀全文]
創建時間:2023-06-07 09:46
瀏覽:34.4K
摘要:克里斯汀·紐斯林-沃爾哈德(Christiane Nüsslein-Volhard),德國發育遺傳學家,1942年10月20日生于馬格德堡。1973年在圖賓根獲得遺傳學博士學位,之后在巴塞爾大學和弗萊堡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1991年獲得拉斯卡獎,1995年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人物履歷嚴格意義上說,克里斯汀并不是一位單生主義者,結過婚的她從名字里就能看出,但是,經歷過那次失敗的婚姻,讓她更加堅定了... [閱讀全文]
創建時間:2023-06-07 09:40
瀏覽:13.1K
摘要:愛德華·路易斯(英語:Edward B. Lewis,1918年5月20日-2004年7月21日),美國遺傳學家。1995年與艾瑞克·威斯喬斯和克里斯汀·紐斯林-沃爾哈德共享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閱讀全文]
創建時間:2023-06-07 09:39
瀏覽:18.6K
摘要:羅夫·辛克納吉(英語:Rolf M. Zinkernagel)1944年1月6日出生于瑞士巴塞爾城市州里恩,澳洲勛章獲得者,蘇黎世大學實驗免疫學教授。因發現免疫系統如何識別病毒感染細胞而和澳大利亞學者彼得·杜赫提分享1996年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2017年11月29日,受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邀請,羅夫·辛克納吉(Rolf M. Zinkernagel)教授來到鄭大一附院進行訪問和學術交流。期間,羅... [閱讀全文]
創建時間:2023-06-07 09:39
瀏覽:28.6K
摘要:彼得·杜赫提(英語:Peter C. Doherty,1940年10月15日-),澳大利亞外科獸醫和醫學科研人員,畢業于昆士蘭大學獸醫學院,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1995年獲得拉斯克獎(基礎醫學研究),1996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997年成為澳大利亞年度風云人物。2023年3月27日,獲澳門科技大學頒授榮譽醫學博士學位。主要成就彼得·杜赫提(英語:Peter C. Doherty,1... [閱讀全文]
創建時間:2023-06-07 09:38
瀏覽:40.7K
摘要:布魯希納出生于1942年,1968年拿到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博士學位。畢業后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實習了一段時間,他感受到神經生物學在未來大有可為,于是留下來從事生化、神經和病毒的研究工作。人物經歷1972年,布魯希納收治了一位患有克雅氏病的女性患者——這是他第一次與“神秘病原”碰面。這種詭異的病原體讓布魯希納感到十分驚訝,他決心揭開這種病原體的真實面目,去破譯它的分子結構。布魯希納用2年... [閱讀全文]
創建時間:2023-06-07 09:37
瀏覽:37.5K
摘要:費瑞·慕拉德,學歷:美國西部預備大學醫學博士和藥理學博士學位,職稱:教授。職業生涯穆拉德1936年9月生于美國印第安那州。1965年獲美國西部預備大學醫學博士和藥理學博士學位,1975年-1981年任弗吉尼亞大學醫學院內科和藥理學教授,1981年-1989年任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內科和藥理學教授,1990年加入美國制藥公司,1995年至今為得克薩斯大學付斯頓醫學院教授。1997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 [閱讀全文]
創建時間:2023-06-07 09:36
瀏覽:8.1K
摘要:路易斯·路伊格納洛(Louis J. Ignarro,1941年5月31日- ),意大利裔美國人。藥理學者。1998年和羅伯·佛契哥特、費瑞·慕拉德一起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履歷出生于紐約,1962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藥學學士學位,1966年獲得明尼蘇達大學藥學博士學位,曾經進入國立衛生研究院,還擔任過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醫學部藥理科教授。1998年獲諾貝爾殊榮之后加入HERBALIFE(中國... [閱讀全文]
創建時間:2023-06-07 09:35
瀏覽:16.9K
摘要:羅伯特·佛契哥特(Robert F. Furchgott,1916年6月4日-2009年5月18日),出生于南卡羅來納州,美國教授、藥理學家。因和費瑞·慕拉德、路伊格納洛三人發現氧化氮是一種可以傳遞信息的氣體,而榮獲1998年諾貝爾醫學獎。生平履歷佛契哥特1916年6月生于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猶太人后裔。1940年獲美國西北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1956年-1988年任紐約州立大學布魯克林分校藥理學... [閱讀全文]
創建時間:2023-06-07 09:35
瀏覽:19.9K
摘要:古特·布洛伯爾(德語:Günter Blobel,1936年5月21日-2018年2月18日),德裔美國人生物學家。2018年2月18日,布洛伯爾因病在美國紐約去世,終年82歲。因發現信號肽被授予199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地址標簽”信號肽引導新合成的蛋白質分子到達細胞內恰當的地點,這一機制被稱為蛋白質導向。 [閱讀全文]
創建時間:2023-06-07 09:34
瀏覽:9.9K
摘要:埃里克·坎德爾,猶太裔神經科學家。 1929年11月7日出生于奧地利維也納,二戰期間為逃離納粹迫害而隨家人移居美國。 本科畢業于哈佛大學,并在紐約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后任教于哥倫比亞大學。他一生效力于神經科學領域的前沿研究,因為在記憶儲存的神經機制研究中所做出的重大貢獻,于2000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其自傳《追尋記憶的痕跡》,曾榮獲2006年度《洛杉磯時報...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