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煸魷魚
原料:干魷魚200克,豬肉150克,綠豆芽150克,韭菜100克,姜10克。
調料:鹽10克,醬油15克,料酒75克,胡椒1克,味精2克,花生油100克,香油100克,醋5克。
特點:干脆,口味鮮美。
烹飪方法:魷魚撕去頭、須和當中一條透明的薄片,用火烤軟,橫切成絲,用熱水沖洗去泥沙,控去水分,韭菜用根部的一段切3厘米的節,姜切絲。豬肉切絲,綠豆芽去根。燒鍋下油等油熱,下肉絲、姜絲,攪勻后煸干水倒入漏勺內,燒鍋下香油,油沸下魷魚絲炒到卷起沒有爆鍋聲時,加韭菜、豆芽、肉絲炒勻,加鹽、醬油、料酒、胡椒面、味精、醋,再翻炒即可。
菜品特色
干脆,口味鮮美
做法
原料
干魷魚200克
豬肉150克
綠豆芽150克
韭菜100克
姜10克
調料
鹽10克
醬油15克
料酒75克
胡椒1克
味精2克
花生油100克
香油100克
醋5克
做法一
魷魚撕去頭、須和當中一條透明的薄片,用火烤軟,橫切成絲,用熱水沖洗去泥沙,控去水分,韭菜用根部的一段切3厘米的節,姜切絲。豬肉切絲,綠豆芽去根。燒鍋下油等油熱,下肉絲、姜絲,攪勻后煸干水倒入漏勺內,燒鍋下香油,油沸下魷魚絲炒到卷起沒有爆鍋聲時,加韭菜、豆芽、肉絲炒勻,加鹽、醬油、料酒、胡椒面、味精、醋,再翻炒即可。
做法二
原料:魷魚、面粉、雞蛋、芹菜、蒜片、干辣椒、花椒、香酥椒、孜然、料酒、鹽
制作干煸魷魚-香辣魷魚所需要準備的原料
香辣魷魚-干煸魷魚的做法:
1. 新鮮魷魚洗凈,洗時先將頭及內臟一并拉出,去掉內臟,去骨去牙后,橫切成圈,魷魚頭切開,兩半或四半皆可。
2. 面粉加雞蛋加清水適量,和成面糊。將切好的魷魚圈蘸上均勻的面糊。
3. 鍋內多加油,燒至七八成時,將蘸上面糊的魷魚圈下鍋炸上色,魷魚保持在六七成熟即可,并將所有炸好的魷魚盛盤備用。
4. 另起鍋,加油燒熱,下花椒、干辣椒絲、蒜片以及適量的料酒、鹽爆香后,將芹菜和炸至六七成熟的魷魚一并下鍋翻炒,待芹菜脫生后即可著火,同時加入孜然粒、香酥椒、味精攪拌均勻盛盤上桌。
營養價值
營養成分
魷魚,也稱槍烏賊、柔魚,營養價值很高,是名貴的海產品。它和墨魚、章魚等軟體腕足類海產品在營養功用方面基本相同,都是富含蛋白質、鈣、磷、鐵等,并含有十分豐富的諸如硒、碘、錳、銅等微量元素的食物。
魷魚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其富含蛋白質、鈣、牛磺酸、磷、維生素B1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且含量極高。此外,脂肪含量極低。
營養素(每100克鮮活魷魚)
熱量(大卡) |
75.00 |
鐵(毫克) |
0.50 |
碳水化合物(克) |
0.00 |
鋅(毫克) |
1.36 |
脂肪(克) |
0.80 |
銅(毫克) |
0.20 |
蛋白質(克) |
17.00 |
錳(毫克) |
0.06 |
維生素A(微克) |
16.00 |
鉀(毫克) |
16.00 |
維生素E(毫克) |
0.94 |
磷(毫克) |
60.00 |
核黃素(毫克) |
0.03 |
鈉(毫克) |
134.70 |
鎂(毫克) |
61.00 |
硒(微克) |
13.65 |
鈣(毫克) |
43.00 |
? |
? |
營養分析
中醫認為,魷魚有滋陰養胃、補虛潤膚的功能。
據中國漁業協會遠洋分會資料顯示,魷魚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的優點,其營養價值毫不遜色于牛肉和金槍魚。每百克干魷魚含有蛋白質66.7克、脂肪7.4克,并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鈣、磷、磺等無機鹽。鮮活魷魚中蛋白質含量也高達16%~20%,脂肪含量極低,僅為一般肉類的4%左右,因此熱量也遠遠低于肉類食品,對怕胖的人來說,吃魷魚是一種好的選擇。魷魚不但富含蛋白質、鈣、磷、鐵,以及鈣硒、碘、錳等微量元素,還含有豐富的DHA(俗稱腦黃金)、EPA等高度不飽和脂肪酸,還有較高含量的牛磺酸。食用魷魚可有效減少血管壁內所累積的膽固醇,對于預防血管硬化、膽結石的形成都頗具效力。同時能補充腦力、預防老年癡呆癥等。因此對容易罹患心血管方面疾病的中、老年人來說,魷魚更是有益健康的食物。
現代醫學通過研究發現,魷魚中雖然膽固醇含量較高,但魷魚中同時含有一種物質——牛磺酸,而牛磺酸有抑制膽固醇在血液中蓄積的作用。只要攝入的食物中牛黃酸與膽固醇的比值在2以上,血液中的膽固醇就不會升高。而魷魚中牛磺酸含量較高,其比值為2.2。因此,食用魷魚時,膽固醇只是正常地被人體所利用,而不會在血液中積蓄。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王存信教授表示,膽固醇有低密度和高密度之分,魷魚中的膽固醇以高密度為主,對人體有利無害。魷魚體內的脂肪與畜、禽類脂肪的結構是有明顯區別的,其體內的膽固醇多集中于其內臟部位。人們根本沒必要擔心因為食用魷魚而導致膽固醇攝入量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