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K
3462
利邁河龍(雷巴齊斯龍科利邁河龍屬動物)
利邁河龍?(屬名:Limaysaurus)屬于蜥腳下目雷巴齊斯龍科,模式標本與其他化石是在1995年到2002年期間,發現于阿根廷內烏肯省的白堊紀地層坎德勒斯組,年代為阿爾比期到森諾曼期。利邁河龍只有一個種L. tessonei,最初為雷巴齊斯龍的一個種。
發現與命名
發 現 者:calvo & salgado vide novas, 1997
發現地層: 坎德勒斯組
命 名 者:calvo & salgado vide novas, 1997
物種學史
一個2004年的大鼻龍類種系發生學研究證實利邁河龍、雷巴齊斯龍、尼日龍之間有接近的屬性。雷巴齊斯龍科是梁龍超科的一個基礎演化支,這群動物的化石發現于歐洲、南美洲、非洲的白堊紀地層。
形態特征
體長15米,體重7噸。高大的神經棘在髖部形成一個低矮的帆狀結構。尾巴下面大部分地方可能沒有脈弧。
棲息環境
生活在9400萬年前的森諾曼期阿根廷中西部平原。與安第斯龍、鷲龍、南方巨獸龍、爆誕龍等恐龍生活在同一棲息地,主要天敵是南方巨獸龍與爆誕龍。
生活習性
植食性動物。
分布范圍
阿根廷中西部 利邁河(Limay)
繁殖方式
卵生。
3462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
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系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