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魯比亞(世界著名的粒子物理學家和發明家)
卡羅·魯比亞(Carlo Rubbia),男,1934年出生于意大利戈里齊亞。世界著名的粒子物理學家和發明家,意大利帕維亞大學教授,科學家。1984年與范德梅爾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2016年1月獲2015年度中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2019年10月30日在中國駐意大利大使館獲得大使李軍華頒發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
卡洛·魯比亞長期就職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現兼任歐盟氣候變化高級顧問團成員、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經濟委員會能源問題特別顧問、中國礦業大學可持續能源研究院院長。
人物履歷
1984年與范德梅爾(Simon Van Der Meer)因在發現弱相互作用傳播子 W±和Z0所起的決定性作用,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34年,生于意大利的戈里齊亞(Gorizia),本科就讀于比薩高等師范學院。
1957年,獲得比薩大學博士學位。
1989年至1993年,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總干事。
2011年,中國礦業大學授予卡羅·魯比亞教授名譽博士學位。
2013年,意大利總統喬治·納波利塔諾任命他為終身參議員。
2015年9月28日,卡羅·魯比亞受聘擔任中國礦業大學可持續能源研究院院長。
2016年1月8日,卡洛·魯比亞獲2015年度中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科學研究
卡洛·魯比亞教授所從事的基礎性研究,為新能源的開發方面提供了新的理論空間。卡洛·魯比亞提出了能量放大器的概念,一種應用現有加速器技術產生核能的新穎并且安全的方法。世界各國均積極對此概念進行研究,以將其應用于加速器高放射性廢料的焚化以及利用天然釷生產能源。此類燃料可能產生的能源事實上是無窮無盡的,可以與核聚變媲美。Carlo Rubbia教授是加速器驅動的次臨界系統潔凈核能源的主要倡導者之一,主要致力于研究未來能源供應問題和可再生新能源技術。
人物榮譽
1984年,卡洛·魯比亞(Carlo Rubbia)教授和范德梅爾(Simon Van Der Meer)因在發現弱作用傳播子W±和Z°的大規模實驗方案中所起的決定性作用,共同獲得了1984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6年1月8日,卡洛·魯比亞獲得2015年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
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系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