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霍夫史達特(美國物理學家,研究原子核對高能電子的散射效應)
羅伯特·霍夫史達特,Robert Hofstadter(1915年2月5日—1990年11月17日),美國物理學家。1915年2月5日生于紐約州紐約市。 霍夫施塔特于1935年以最優等成績畢業于紐約市立學院,隨后在普林斯頓大學攻讀研究生,于1938年獲得博士學位。
個人履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國家標準局從事有關范艾倫無線電引信的研究工作。在普林斯頓大學擔任一段時期教職后,1950年任斯坦福大學物理系教授,并在1954年任物理系主任。 在斯坦福大學,他有機會使用大型的“直線加速器”。直線加速器不同于使粒子作螺旋運動的勞倫斯回旋加速器,也不同于使粒子作圓周運動的克斯特電子感應加速器,它按直線方向不斷加速粒子。由于在直線方向加速時,質量的相對論增加不會影響加速工作,所以直線加速器可以用比電子感應加速器更為簡單的方式產生很高能量的電子(另一方面,直線加速器有占地很多的缺點,目前,斯坦福大學正在籌建的一臺直線加速器建成后將長達二英里。由于這個原因,它雖是最早的一種粒子加速器,卻遠較其它各種類型的加速器建造很少)。?霍夫施塔特研究了原子核對高能電子的散射效應,并由這些效應得到了有關原子核結構的知識。電子的能量越高、在彈回或轉向以前,就越能接近原子核,這樣就能提供更為詳盡的信息。 到1960年時,他已利用能量足夠的電子“看”到了單個質子和中子的內部。在1961年他提出,質子和中子都是由帶正電荷的中心核和圍繞它的兩層介子索層所組成。對質子來說,兩層介子殼都帶正電荷。對中子來說,其中一層帶負電荷,這樣總量為零。
個人成就
從他的進一步觀察、霍夫施塔特又推論可能存在質量更大的介子,他稱之為P介子和Ω介子。這兩種介子很快就被發現,它們的壽命極短。Ω介子在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秒內便會衰變。 霍夫施塔特的工作使人類在逐步深入認識微觀世界越來越本質的內容上又有所前進。道爾頓提出物質是由原子組成,門捷列夫發現由原子組成的元素之間的規律,這使人們對化學知識到更深入和完善的理解。盧瑟福等物理等學家對原子本射結構的推斷和闡述,又使人們得到更進一步的理解。然而,到了二十世紀中期,被發現的亞原子粒子越來越多,但它們之間的關系還不明了。人們相信,不久將會發現更基本的規律,而霍夫施塔特正和蓋爾曼一樣,是這方面研究工作的先驅。 為此,霍夫施塔特和穆斯堡爾(Rudolf Ludwig Mössbauer)一起分享了196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
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系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