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克羅夫特(英國科學家,首次用人工控制的方法改變了原子體系中的粒子)
科克羅夫特(Sir John Douglas Cockcroft,1897—1967年)
科克羅夫特1897年5月27日出生于約克郡的托德莫頓(Todmorden),1914年進入曼徹斯特大學學習數學,一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只好棄學投戎,在軍隊里從事信號員工作。1918年考克饒夫返回曼徹斯特,轉到技術學院,改學電氣工程,因為在軍事服務時他對此產生了興趣,1922年獲碩士學位,又進到劍橋大學在1924年取得了數學學士學位。后來,考克饒夫就留在卡文迪什實驗室,跟隨盧瑟福教授工作。盧瑟福讓他和卡皮查合作,設計強電磁鐵。后來又讓他和瓦爾頓合作設計電壓倍加器,以加速質子。用這臺設備,1932年做成了第一次人工蛻變——鋰轉變為氦。后來考克饒夫和瓦爾頓繼續對其它元素進行原子蛻變實驗,成功地將硼之類的元素轉變為氦。
人物介紹
科克羅夫特1897年5月27日出生于約克郡的托德莫頓。
個人成就
科克羅夫特和他的朋友沃爾頓經過反復研究,建成了一個能產生80萬伏電壓的高壓裝置,利用這個裝置,他們把質子加速到這樣的高速,以致可以射入輕元素的原子核內,從而引起誘發核反應。他們首先用這種人工的方法分裂鋰原子核,使其裂變為兩個氦原子核。進而,他們又分裂了鈹、碳等原子核。此外,他們還找到了入射粒子的能量與生成粒子的能量之間的相互關系。科克羅夫特和沃爾頓的這一成就的重大意義在于他們首次用人工控制的方法改變了原子體系中的粒子,他們用誘導核反應的方法釋放出了威力巨大的原子能,他們的實驗為愛因斯坦所建立的質能關系理論提供了第一個最重要的證據,在原子能事業中起到了先導的作用。瑞典皇家科學院于1951年10月15日決定把該年度的諾貝爾物理獎頒贈給科克羅夫特教授和沃爾頓教授。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
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系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