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神龍(四足的草食性恐龍)
風神龍(學名Aeolosaurus)意為“埃俄羅斯的蜥蜴”,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的一個屬,生存于上白堊紀的南美洲。如同其他蜥腳下目恐龍,它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龍。
形態特征
風神龍有著長頸及長尾巴。風神龍的化石不完整,所以只能對其體型作出估計值,體長約為14米。
生活習性
四足的草食性恐龍。
分布范圍
生存于上白堊紀的南美洲,化石是發現于阿根廷的Angostura Colorada地層,年代估計為上白堊紀的坎帕階,約8300萬-7400萬年前。。
分類
科內關系
風神龍與其他泰坦巨龍類的關系并不清楚,但根據尾椎特征,它被認為與林孔龍、阿達曼提龍有接近親緣關系。岡瓦納巨龍及風神龍都的尾椎上都有向前的神經突,這是其他泰坦巨龍類恐龍所沒有的特征。
其他可能品種
另一個標本于1993年被發現,包含了五節尾椎,及前腳與骨盆的一些骨頭。因為有兩個右尺骨,該標本被推測包含了至少兩個個體。這些骨頭也有兩個皮內成骨或骨質鱗甲,顯示這只恐龍的身體覆蓋鱗甲。這標本是發現于里奧內格羅省的Allen地層,地質年代被估計約為7000萬-6800萬年前,相當于麥斯特里希特階中期。由于這標本帶有風神龍屬的特征,但卻是生活于較年輕的時期,以及與里奧內格羅風神龍有足夠的差異,有學者認為它是第二個種。
在1997年,另一個部分骨骼被發現,包括四節尾椎及左腳的骨頭。這些化石發現于里奧內格羅省的Los Alamitos地層,地質年代被認為介于前兩者中間。這個標本也被認為是屬于風神龍屬,但卻不是里奧內格羅風神龍,可能是第三個物種。
但是,由于風神龍屬的研究并不清楚,學者都不將這些可能的新物種,正式歸類于風神龍屬。現時,都只是簡單的標名為“Aeolosaurus?sp.”。需要更多標本與研究資料,才能判斷這些物種是否屬于風神龍,或將這些標本正式命名、歸類。
另外,還有一個15節尾椎的標本曾經被編入風神龍屬,但是后來發現這些尾椎缺乏一些風神龍屬的特征,而改為不屬于風神龍。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
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系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