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玉(東漢末年著名工匠)
柴玉 ,善于鑄造樂器,因與音樂家杜夔觀點不合,被曹操貶為養馬士。
資料
柴玉,生卒年不詳,籍貫不詳。東漢末年著名工匠,活躍于三國時魏國前期。柴玉巧有才智,形器之中,多所造作,為當時貴族所器重喜愛。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荊州,劉表之子劉琮投降,東漢末年著名音樂家杜夔也因此歸屬曹操。曹操任命杜夔為軍謀祭酒,參太樂事,因令創制雅樂。于是杜夔讓柴玉鑄銅鐘,但柴玉所鑄造的銅鐘聲音清濁大多不合要求,杜夔就讓柴玉多次毀掉重鑄。柴玉甚為不滿,說杜夔是任意而行,拒不照辦。于是二人相告于曹操,曹操取來柴玉所鑄之鐘,按社夔之要求,反復試聽,然后認為杜夔正確而柴玉不對,于是降罪柴玉和他的幾個兒子,全部貶斥為養馬士,后病逝。
魏文帝黃初年間(公元220年-公元226年),杜夔擔任太樂令、協律都尉。早年間,曹丕還是魏國太子時,就特別喜愛并優待柴玉,所以很是為柴玉的遭遇感到不平。又有一次,曹丕讓杜夔與左(馬真)等于賓客之中吹笙鼓琴,杜夔面露難色,不愿從命,因此曹丕極不高興。曹丕稱帝后,就因其他的事情拘禁了杜夔,讓左(馬真)等人前往學習。杜夔自覺所學的是高雅音樂,而且自己出仕到現在屢有成就,所以對曹丕的行為很是不滿。于是曹丕就罷免了他的官職,杜夔憂憤而亡。
歷史記載
1.《魏書?卷一百九 志第十四 樂五》:
魏武即獲杜夔,令其考會古樂,而柴玉、左延年終以新聲寵愛。晉世荀勖典樂,與郭夏、宋識之徒共加研集,謂為合古,而阮咸譏之。金行不永,以至亡敗,哀思之來,便為驗矣。夫大樂與天地同和,茍非達識至精,何以體其妙極。
2.《三國志魏書方技傳》:
杜夔字公良,河南人也。以知音為雅樂郎,中平五年,疾去官。州郡司徒禮辟,以世亂奔荊州。荊州牧劉表令與孟曜為漢主合雅樂,樂備,表欲庭觀之,夔諫曰:"今將軍號(不)為天子合樂,而庭作之,無乃不可乎!"表納其言而止。后表子琮降太祖,太祖以夔為軍謀祭酒,參太樂事,因令創制雅樂。
夔善鐘律,聰思過人,絲竹八音,靡所不能,惟歌舞非所長。時散郎鄧靜、尹齊善詠雅樂,歌師尹胡能歌宗廟郊祀之曲,舞師馮肅、服養曉知先代諸舞,夔總統研精,遠考諸經,近采故事,教習講肄,備作樂器,紹復先代古樂,皆自夔始也。
黃初中,為太樂令、協律都尉。漢鑄鐘工柴玉巧有意思,形器之中,多所造作,亦為時貴人見知。夔令玉鑄銅鐘,其聲均清濁多不如法,數毀改作。玉甚厭之,謂夔清濁任意,頗拒捍夔。夔、玉更相白于太祖,太祖取所鑄鐘,雜錯更試,然知夔為精而玉之妄也,于是罪玉及諸子,皆為養馬士。文帝愛待玉,又嘗令夔與(左原)〔左真〕等于賓客之中吹笙鼓琴,夔有難色,由是帝意不悅。后因他事系夔,使(原)等就學,夔自謂所習者雅,仕宦有本,意猶不滿,遂黜免以卒。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
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系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