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韓鹀、虎皮雀、山麻雀)
燕雀別名韓鹀、虎皮雀、山麻雀、小栗鹀,為雀形目、雀科、燕雀屬鳥類,原產于歐洲北部、亞洲,長棲息于闊葉林、針葉闊葉混交林,尤在樺樹占優的樹林常見。遷徙期間和冬季,主要棲息于林緣疏林、次生林、農田、曠野、果園和村莊附近的小林。1758年命名。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其實只是一種偏見,燕雀在我國主要為冬候鳥和旅鳥,可比鴻鵠厲害多了!它體形雖小,但絕對不是人類所說的那樣鼠目寸光沒有志向。它們大規模遷徙,成千上萬的燕雀集群而飛,聲勢是非常浩大的!
易于馴養,可作為觀賞鳥,也可以作為表演用鳥。他非常的堅貞,雖然全球分布很廣,數量龐大,但數萬年的時光始終保持著純正的血脈,整個家族沒有分化出其他亞種。這在小型的鳥類之中非常難得,足矣體現它強大的環境適應能力。
科目分類:雀形
生存環境:叢林
顏色分類:黃色_灰色
性情分類:鳴禽
最大體型:17cm
遷徙類型:候鳥
壽命年限:10年
適宜溫度:20℃±10℃
食物飼料:雜食
燕雀形態特征
頭體長14-17cm。嘴粗壯而尖,呈圓錐狀。雄鳥從頭至背輝黑色,背具黃褐色羽緣。腰白色,頦、喉、胸橙黃色,腹至尾下覆羽白色,兩脅淡棕色而具黑色斑點。兩翅和尾黑色,翅上具白斑。悅耳的鳴聲由幾近笛音的音節接長長的zweee聲或下降的嘟聲。也發出高叫及吱叫聲。飛行叫聲為chuee。
燕雀生活習性
除繁殖期間成對活動外,其他季節多成群,尤其是遷徙期間常集成大群,有時甚至集群多達數百、上千只,晚上多在樹上過夜。
燕雀飼養方法
主要以草子、果食、種子等植物性食物為食,尤以雜草種子最喜吃,也吃樹木種子、果實。繁殖季節也吃昆蟲,對森林有益。
燕雀雌雄分辨
雌鳥和雄鳥大致相似,但體色較淺淡,上體褐色而具有黑色斑點,頭頂和枕具窄的黑色羽緣,頭側和頸側灰色,腰白色。
燕雀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成對分散營巢繁殖,巢多置于樺樹、杉樹、松樹等各種樹上緊靠主干的分枝處,距地高3-5m。巢呈杯狀,主要由枯草和樺樹皮等材料構成,外面常摻雜有苔蘚,內墊有羊毛、獸毛或羽毛。巢筑好后即開始產卵,每窩產卵5-7枚,多為6枚。卵綠色、被有紅紫色斑點。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
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系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