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K
7989
仙八色鶇
仙八色鶇別名八色鳥、仙八色鳥,為雀形目、八色鶇科、八色鶇屬鳥類,原產于亞洲東南部,中國、日本、朝鮮,越冬于婆羅洲。棲息于平原至低山的次生闊葉林內,包括種植園、亞熱帶或熱帶的濕潤低地林、濕潤疏灌叢和河流、溪流附近。1850年命名,共2個亞種。已被確定為全球性易危鳥類。我國約有100-1000個繁殖對,以及50-1000只遷徙個體。屬夏候鳥和旅鳥。
十分珍貴,全球不到1萬只!頭深栗褐色,中央冠紋黑色,眉紋皮黃白色、窄而長,自額基一直延伸到后頸兩側。叫聲是清晰的雙音節哨音kwah-he,kwa-wu,較長較緩。
科目分類:雀形
生存環境:叢林
顏色分類:紅色_藍色
性情分類:鳴禽
最大體型:22cm
遷徙類型:候鳥
壽命年限:20年
適宜溫度:20℃±10℃
食物飼料:昆蟲
仙八色鶇形態特征
頭體長17-22cm,重50-70g。眉紋下面有一條寬闊的黑色貫眼紋,經眼先、頰、耳羽一直到后頸相連,形成翎斑狀。背、肩和內側次級飛羽表面亮深綠色,腰、尾上覆羽和翅上小覆羽鈷藍色而具光澤。中覆羽、大覆羽綠色微沾藍色。尾黑色,羽端鈷藍色。喉白色,胸淡茶黃色或皮黃白色,腹中部和尾下覆羽血紅色。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黑色,跗蹠和趾肉紅色或淡黃褐色。
仙八色鶇生活習性
行動敏捷,性機警而膽怯、善跳躍,多在地上跳躍行走。飛行直而低,飛行速度較慢。常在灌木下的草叢間單獨活動,邊在地面上走邊覓食。
仙八色鶇飼養方法
在灌木下的草叢間單獨活動,主要以昆蟲為食,常在落葉叢中或以喙掘土覓食蚯蚓、蜈蚣及鱗翅目幼蟲,也食鞘翅目等昆蟲。
仙八色鶇雌雄分辨
雌雄羽色大致相似。
仙八色鶇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營巢于密林中樹上,巢多置于樹干分杈處,也有報告在巖石上筑巢的。巢由枯枝、枯葉、苔蘚、雜草等編成球狀巢,側面開孔。巢內墊有細根和松葉等內墊物。每窩產卵4-6枚,卵污白色、綴有灰色和組織上。雌雄輪流孵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