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
作品簡介
1937年12月,日軍攻入中國古都南京。幾周之內,30多萬中國平民和士兵遭到有計劃地強暴、折磨和屠殺——死亡人數超過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遇難人數的總和。張純如從三個視角講述了南京大屠殺的故事:一是日本人的視角,二是中國人的視角,三是一群不肯拋棄南京的西方人的視角,他們創立了安全區,最終拯救了近30萬名中國人。
張純如不僅在書中詳述了日軍瘋狂暴行的細節,而且分析了在軍國主義文化背景下成長起來的日本士兵對人類生命的漠視。張純如對南京大屠殺的幸存者進行了大量采訪,并首次發掘了許多重要文獻。該書是關于這段恐怖歷史的權威之作。
張純如(Iris Chang),1989年畢業于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獲新聞學學士學位。畢業后在芝加哥度過了短暫的記者生涯,之后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寫作碩士學位。作為美國著名的年輕歷史學家之一,張純如曾獲得眾多榮譽,包括麥克阿瑟基金會和平與國際合作項目獎、華裔美國人組織年度女性獎、伍斯特學院名譽博士、加州州立大學東灣分校名譽博士等。1991年,張純如與布雷特?道格拉斯(Brett Douglas)結婚,并育有一子。
她的作品刊登在《新聞周刊》、《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等多家出版物上,此外,她還接受眾多電視和廣播節目的采訪,并發表過眾多演講。除了《南京大屠殺》之外,張純如還有《蠶絲》(Thread of the Silkworm)和《美國華人》(The Chinese in America)兩部著作問世。
2004年11月9日,張純如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自己的轎車內開槍自殺。
張純如:1989年畢業于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獲新聞學學士學位。畢業后在芝加哥度過了短暫的記者生涯,之后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寫作碩士學位。
作為美國著名的年輕歷史學家之一,張純如曾獲得眾多榮譽,包括麥克阿瑟基金會和平與國際合作項目獎、華裔美國人組織年度女性獎、伍斯特學院名譽博士、加州州立大學東灣分校名譽博士等。1991年,張純如與布雷特·道格拉斯(Brett Douglas)結婚,并育有一子。
她的作品刊登在《新聞周刊》、《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等多家出版物上,此外,她還接受眾多電視和廣播節目的采訪,并發表過眾多演講。除了《南京大屠殺》之外,張純如還有《蠶絲》(Thread of the Silkworm)和《美國華人》(The Chinese in America)兩部著作問世。
2004年11月9日,張純如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自己的轎車內開槍自殺。
作品目錄
- 媒體與專家熱評
- 中文版序
- 序言
- 前言
- 第一部分
- 第一章 通往南京之路
- 第二章 六周暴行
- 第三章 南京淪陷
- 第四章 恐怖的六星期
- 第五章 南京安全區
- 第二部分
- 第六章 世人所了解的南京大屠殺
- 第七章 日本占領下的南京
- 第八章 審判日
- 第九章 幸存者的命運
- 第十章 被遺忘的大屠殺:再次凌辱
- 結語
- 尾聲
- 致謝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
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系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