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自傳
作品簡介
1931年,特斯拉75歲生日時,共收到八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來信。
1943年,特斯拉的葬禮上,有三位諾貝尓物理學獎得主到場致詞。
1960年,慕尼黑的國際電工委員會確定特斯拉為磁感應強度的國際科學單位。
1975年,特斯拉被正式引入美國國家發明家名人堂。
本書是特斯拉自述為愛發電、不斷發明的狂熱一生。
他是自律的天才:體力與耐力驚人,連續工作三十八年,一天不落,而且還能保持強健的體魄和清醒的頭腦。所有的衣服都是三十多年尺寸沒有任何變化。
他是勤奮的天才:他在大學第一學年,一直都是凌晨3點開始學習,直至晚上11點,周末和假期也不例外。幾乎有一年的時間,他都是從上午10點半工作到次日清晨5點,沒有一天例外。這段時間,他設計出了二十四種不同類型、統一制式的短軸標準機器,替換了之前的老款機器。
他是純粹的天才:他發現提高人類能源的三個解決方案可以用三個詞來概括——食物、和平和工作。這個問題他思考了很多年,迷失在各種推測和理論中,最后將人視為由力推動的整體物質,將這種無法解釋的運動比照為機械運動,同樣根據簡明的機械運動原理來分析。
通過特斯拉的自述,我們能看到一顆超前時代的大腦,一種想要用科技讓生活更美好的純粹。
在科技似乎越來越缺少人性關懷的當下,我們格外需要了解特斯拉。
尼古拉·特斯拉 Nikola Tesla,1856—1943
美國杰出發明家、物理學家、機械工程師和電機工程師,出生于塞爾維亞,擁有一千多項專利。他被認為是電力商業化的重要推動者之一,并因主持設計了現代交流電系統而廣為人知。在邁克爾·法拉第發現的電磁場理論的基礎上,特斯拉在電磁場領域有著多項革命性的發明。他的多項相關專利以及電磁學的理論研究工作是現代的無線通信和無線電的基石。
1917年,特斯拉獲得了美國電氣工程師學會授予的愛迪生獎章,雖然他沒有去領獎;
1931年,特斯拉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
1960年,在巴黎召開的國際計量大會上,為了紀念特斯拉的成就,“磁感應強度”的單位從此被命名為“特斯拉”。
作品目錄
- 照片
- 第一部分 我的發明
- 第一章 早年生活
- 第二章 早期發明
- 第三章 旋轉磁場
- 第四章 特斯拉線圈和變壓器
- 第五章 電磁傳輸
- 第六章 遙控力學技術
- 第二部分 我的其他文章
- 用閃電飛艇殲滅敵軍
- 眼睛的功能
- 提升人類能量的問題特指利用太陽能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
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系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