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K
9648
國家干預經濟與中日近代化(修訂本)
作品簡介
本書以19世紀中后期中日兩國兩個典型企業的發展歷程為例,從縱向和橫向兩個角度對兩個企業進行長時段、多層次、多角度的比較,令人信服地論證了中日兩國不同的干預方式和目標,是兩國走上不同發展道路,且差距越來越大的重要原因。
朱蔭貴,男,1950年12月生于貴州省貴陽市。現為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招商局史研究會副會長,招商局史研究會特邀顧問兼特約研究員。1982年獲北京大學歷史學學士學位。1993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學位。1990年作為中日首批合作培養博士項目赴日本東京大學學習一年,1995~1997年再赴日本東京大學從事兩年博士后研究。1982~2003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從事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曾任中國經濟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1998年兼任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03~2006年兼任天津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2005年6~8月日本東京大學客座教授。2003年9月調入復旦大學歷史系。現為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招商局史研究會副會長,招商局史研究會特邀顧問兼特約研究員。1993年獲國務院頒發有突出貢獻社會科學家證書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研究興趣主要集中在中日近代化比較研究、中國近代航運史、股份制企業史、金融證券史等領域。
作品目錄
- 招商局文庫編輯委員會
- 招商局文庫總序
- 修訂說明
- 序一
- 序二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國家干預經濟與近代化的兩種類型
- 第二節 同時起步的中日近代化及其不同后果
- 第三節 從國家干預經濟的角度觀察中日兩國近代化的不同點
- 第二章 中日輪船航運業興起的背景及初期發展
- 第一節 中日近代輪船航運業興起的背景
- 第二節 三菱會社、招商局的成立及其初期發展
- 第三章 19世紀80年代三菱會社與招商局的改組及其發展歷程
- 第一節 日本郵船會社的組成及其發展
- 第二節 80年代中期招商局的改組及其發展
- 第四章 管理方式的比較:“命令書”與官督商辦
- 第一節 “命令書”的特點和性質
- 第二節 官督商辦的特點、性質及其與“命令書”的比較
- 第三節 官督商辦與“命令書”的本質差異
- 第五章 “借材異域”與替換取代外國高級船員的比較
- 第一節 明治年間日本政府培養本國海技人才的對策和措施
- 第二節 日郵會社排除取代外籍船員的過程和特點
- 第三節 高級船員始終被外國人壟斷的招商局
- 第四節 中日兩國“海技自立”差異的根本原因
- 第六章 中日兩國近代化進程中資金方面的比較分析
- 第一節 日本政府利用國家資金興辦“示范工廠”及處理“官營”企業
- 第二節 日本興辦工業企業資金的籌措方式
- 第三節 清政府興辦工業企業中的“官款”
- 第四節 中日兩國在動員籌措民間資金方面的不同做法
- 第七章 中日兩國政府實行不同干預政策的內因分析
- 第一節 中日兩國政府性質不同的制約作用
- 第二節 歷史文化傳統的差別
- 附錄
- 一 甲午戰后日本輪運勢力在長江流域的擴張
- 二 “命令書”選譯
- 三 公歷、中國歷、日本歷及年號對照表(1850~1915)
- 四 輪船招商局與三菱·日本郵船會社發展之比較(1870~1915)
- 征引書目
-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