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K
1567
漢文與東亞世界
作品簡介
過去,盡管語言不同,東亞各國的商賈使節,一言不發,僅憑一紙一筆,亦可通過漢文“筆談”,傳情達意、雋語妙言。如此奇景,只因東亞各國曾在歷史上共享過相似文化,而漢字恰是其中的精髓所在。盡管東亞世界看似“同文”,但是各國卻有不同的精彩生發。因此,漢字文化圈背后的東亞世界實則各有千秋、復雜多元。
以訓讀解漢字,以漢文喻東亞。精通中日韓三國語言的在日韓籍學者金文京,自古暨今,通過追溯漢文流變之歷史、辨析各國漢文之異同,以訓讀為切入口,深度剖析了一個既密不可分又截然不同的東亞世界。
金文京,1952年出生于日本東京,韓國籍。曾任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現任日本中國學會理事長。研究中國古典戲曲、小說。近年來也關心東亞漢字文化圈交流史。主要著作有《三國志演義的世界》(商務印書館,2010)、《三國志的世界》(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等。合編《邯鄲夢記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三國志演義古版匯集》(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憑借《漢文與東亞世界》(巖波書店,2010)獲得2011年角川財團學藝賞。
作品目錄
- 致中國讀者
- 中文版自序
- 第一章 漢字、漢文在東亞
- 一、在日本車站買車票
- 二、東亞漢字文化圈的特征
- 三、漢字的讀音——音讀和訓讀
- 四、漢文的讀法——訓讀
- 五、筆談——世界上罕見的溝通方式
- 第二章 日本的漢文訓讀
- 一、日本訓讀的方法
- 二、漢字的訓讀(kun-yomi)
- 三、漢文訓讀和佛經漢譯
- 四、訓讀的語言觀及世界觀
- 五、訓讀的演變
- 第三章 東亞的訓讀
- 一、朝鮮半島的訓讀
- 二、朝鮮半島訓讀的語言觀及世界觀
- 三、其他近鄰民族的訓讀現象
- 四、中國的訓讀現象
- 第四章 書寫漢文——東亞漢文的多種文體
- 一、東亞的漢文、漢詩
- 二、東亞各國語言的詩
- 三、東亞的變體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