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K
2384
生產的政治
作品簡介
★國際社會學會前會長、傳奇的工廠民族志實踐者布洛維核心力作。
★重返生產的核心性,在理論與田野的持續對話中,探索支配生產的隱蔽力量。
工人階級是否還能成為馬克思預言中的歷史變革者?
著名社會學家布洛維長期以一線工人身份深入全球名地進行參與式觀察一從贊比亞的銅礦到芝加哥郊區的機械廠,再到匈牙利的香檳廠、紡織廠、鋼鐵廠.....結合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社會學方法,布洛維具體而微地挖掘工人的經驗和主體性,揭示勞動過程中的支配關系與影響因素。通過打造“工廠政體”的理論透鏡,探求不同社會形態下的“生產政治”,以尋找工人階級的未來。
麥克·布洛維(Michael Burawoy,1947—)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社會學系教授,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家、勞動研究專家、工廠民族志實踐者。曾任美國社會學學會會長、國際社會學會會長。布洛維曾在贊比亞的礦廠、東歐的工廠、美國的車間進行長期和深入的參與式觀察,發展了“拓展個案法”,提出“全球民族志”的概念。作為馬克思主義者和質性研究的實踐者,布洛維憑卓越的學術能力和傳奇的工廠經驗,在美國社會學界獲得了贊譽。近年來,他致力于在世界各地推廣公共社會學,呼吁學界與公眾不斷對話以推動社會發展。代表作品有《制造同意》《公共社會學》《拓展個案法》《全球民族志》等。
作品目錄
- 中文版序
- 序言
- 引言 把工人帶回來
- 第一章 資本主義社會的勞動過程
- 1. 導言
- 2. 資本主義控制:實質和表象
- 3. 階級:自在還是自為?
- 4. 技術:清白的還是污濁的?
- 5. 總體:表達的或結構的?
- 6. 美國的特殊性
- 第二章 卡爾·馬克思與魔鬼工廠
- 1. 馬克思的典型分析對象:市場專制主義
- 2. 蘭開夏:從企業國家到父權制
- 3. 蘭開夏:從父權制到家長制
- 4. 新英格蘭:從家長制到市場專制主義
- 5. 俄國:移民工人和企業國家
- 6. 從魔鬼工廠到俄國革命
- 7. 反對《資本論》的革命
- 第三章 發達資本主義工廠政體的變動面向
- 1. 從專制政體到霸權政體
- 2. 杰公司和聯合公司中的工廠政治
- 3. 生產機構和國家機構
- 4. 新型專制主義的興起?
- 第四章 工人在工人的國家里
- 1. 資本主義與國家社會主義
- 2. 紅星拖拉機廠
- 3. 工廠政治的多樣性
- 4. 國家社會主義下的階級斗爭
- 第五章 欠發達的隱蔽之處
- 1. 欠發達理論中的生產與政治
- 2. 從原始積累到擴大再生產
- 3. 勞動過程與殖民遺產
- 4. 殖民專制主義的興衰
- 5. 勞動過程與生產機構的分離
- 6. 從生產政治到國家政治
- 7.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的轉型
- 結論 邁向全球視角
- 索引
-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