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亞基印第安人編年史
作品簡介
瓜亞基人,一群生活在巴拉圭密林中的印第安人。他們以打獵、采集為生,有自己的語言、風俗與社會制度。16世紀起,西方殖民者和當地居民一道,不斷占領、吞食他們生活的領地,他們躲避、抗爭、流亡、被“安置”……到了20世紀60年代末,這個部落的人口已不足三十。
1963年,本書作者、法國人類學家皮埃爾·克拉斯特在瓜亞基人被安置于定居點后進入了這個部落,與他們一同生活,對他們在生育、死亡、飲食、求偶、部落管理、性向認同、勞動分工等方面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觀察和書寫。
在書中,克拉斯特直面瓜亞基人的殘忍、習俗之狀況,以及他們緩慢的衰亡。這是一種充滿人情味的民族志書寫,情感充溢全篇:克拉斯特于瓜亞基人一同經歷了生育、成年、死亡與逃亡;它也是一種客觀的民族志,擯棄了一切道德偏見:面對瓜亞基人的吃人風俗,卡拉斯特并沒有止步于獵奇與驚嘆,而給予他們最大程度的理解。
法國著名哲學家吉爾·德勒茲面對這部作品,感嘆道:“這本奇妙的著作標志了一種新型民族學的開端:它富于感性、積極于行動,又充滿政治性;它是‘種族大屠殺’一詞徹底的對立面。”
皮埃爾·克拉斯特(Pierre Clastres),生于1934年。他起先在巴黎進修哲學,隨后轉攻民族學。他在巴拉圭形形色色的印第安部落中生活了數年,包括瓜亞基部落、瓜拉尼部落,以及大廈谷中的阿什盧斯萊部落。在圣保羅教了一段時間書后,他曾與委內瑞拉境內亞馬遜叢林中的亞諾馬米人共同生活。此后他返回法國,在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擔任研究工作。此外,他也是法蘭西學院(Collège de France)社會人類學實驗室的一員,接受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指導。
作為一名研究者,他致力于從政治人類學方向構建民族學。在與瓜亞基人共同生活后,他出版了《瓜亞基印第安人編年史》(1972)一書,以無與倫比的精確性觀察并描繪了瓜亞基人不起眼的習俗、語言和思想。他與瓜亞基人親密無間,在潛移默化中,部落中人在舉止、思想上與他互相影響,這本書就是最為重要的見證。在《編年史》外,他還著有《反國家的社會》(La Société contre l'état,1974)、《壯言》(Le Grand Parler,1974)、《政治人類學研究》(Recherches d’anthropologie politique,1980)等書。皮埃爾·克拉斯特于1977年因車禍去世。
譯者:陸歸野,1992年生人,長于浙江。書多未曾經我讀,事少可以對人言。
作品目錄
- 作者簡介
- 英譯序
- 第一章 誕生
- 第二章 兩份和平條約
- 第三章 回溯
- 第四章 成年人
- 第五章 女人,蜂蜜,戰爭
- 第六章 殺戮
- 第七章 一個男同性戀的生與死
- 第八章 食人族
- 第九章 尾聲
- 關于轉寫的說明
- 討論與批評
- 克拉斯特思想初探
- 證詞
- 譯后記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
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系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