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草
傘草是莎草科莎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塊狀地下莖,叢生,略呈三棱形,直立無分枝;葉退化,棕色,鞘狀,包在莖基部,生長在頂端的總苞片20個,輪狀排列,像放射狀長葉,帶狀披針形,略有拱形;花小,色淡,具葉狀苞片,穗狀花序著生莖頂,花期6~7月,果期9~10月。
傘草原產于馬達加斯加,在中國有引種,現各地均有栽培;性喜溫暖、潮濕及通風良好的環境,耐陰,不耐寒,忌陽光暴曬,極耐水濕,可在水中生長;喜黏性、保水力強和富含腐殖質的土壤。傘草的繁殖方式有播種、分株、扦插、水插。
傘草以莖、葉入藥,性涼、味酸微苦,有行氣活血、退癀解毒等功效可治療疲血作痛、蛇蟲咬傷等癥狀。傘草的花株總苞片葉狀四季常青,宜作小型盆花觀賞。
形態特征
旱傘草是多年濕生、挺水植物,高40~160厘米。徑稈粗壯,直立生長,徑近圓柱形,叢生,上部較為粗糙,下部包于棕色的葉鞘之中。葉狀苞片非常顯著,約有20枚,近等長,長為花序的兩倍以上,寬2~11毫米,葉狀苞片呈螺旋狀排列在徑稈的頂端,向四面輻射開展,擴散呈傘狀。聚傘花序,有多數輻射枝,每個輻射枝端常有4~10個第二次分枝;小橞多個,密生于第二次分枝的頂端,小橞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壓扁,長3~8毫米,具6朵至多朵小花;花兩性,無下位剛毛,鱗片二列排列,卵狀披針形,頂端漸尖,長約2毫米,具銹色斑點,花藥頂端有剛毛狀附屬物,花柱3枚。果實為小堅果,橢圓形近三棱形,長約1毫米。果實9~10月份成熟,花果期為夏秋季節。矮旱傘草植株低矮,高20~25厘米,總苞傘狀。銀旱傘草草徑和葉有白色線條,呈現白綠相間。
根狀莖短,粗大,須根堅硬。稈稍粗壯,高30-150厘米,近圓柱狀,上部稍粗糙,基部包裹以無葉的鞘,鞘棕色。苞片20枚,長幾相等,較花序長約2倍,寬2-11毫米,向四周展開,平展;多次復出長側枝聚繖花序具多數第一次輻射枝,輻射枝最長達7厘米,每個第一次輻射枝具4-10個第二次輻射枝,最長達15厘米;小穗密集于第二次輻射枝上端,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8毫米,寬1.5-3毫米,壓扁,具6-26朵花;小穗軸不具翅;鱗片緊密的復瓦狀排列,膜質,卵形,頂端漸尖,長約2毫米,蒼白色,具銹色斑點,或為黃褐色,具3-5條脈;雄蕊3,花藥線形,頂端具剛毛狀附屬物;花柱短,柱頭3。小堅果橢圓形,近于三稜形,長為鱗片的1/3,褐色。
多年生直立草本,根莖木質。莖高25-80厘米,鈍四棱形,具細條紋,堅硬,基部半木質,常帶紫紅色,有時近圓柱形,疏被向下的短硬毛,上部常具分枝,沿棱及節上較密被向下的短硬毛。葉卵圓形,卵狀長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5.5厘米,寬1.2-3厘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近平截至圓形,邊緣鋸齒狀,堅紙質,上面欖綠色,被極疏的短硬毛,下面略淡,主要沿各級脈上被稀疏貼生具節疏柔毛,側脈6-7對,與中肋在上面微凹陷下面明顯隆起;下部葉葉柄較長,長1-1.2厘米,向上漸短,長約2-5毫米,腹凹背凸,密被具節疏柔毛。輪傘花序多花密集,半球形,位于下部者徑達3厘米,上部者徑約2厘米,彼此遠隔;苞葉葉狀,下部者超出輪傘花序,上部者與輪傘花序等長,且呈苞片狀;苞片線形,常染紫紅色,明顯具肋,為花萼長2/3-3/4,被白色緣毛;總梗長3-5毫米,分枝多數;花梗長1.5-2.5毫米,與總梗及序軸密被腺微柔毛。花萼狹管狀,長約8毫米,上部染紫紅色,13脈,外面主要沿脈上被白色纖毛,余部被腺微柔毛,內面在齒上疏被疏柔毛、果時基部稍一邊膨脹,上唇3齒,齒近外反,長三角形,先端具短芒尖,下唇2齒,齒直伸,稍長,先端芒尖。花冠紫紅色,長約1.2厘米,外被微柔毛,內面在下唇下方喉部具二列毛茸,冠筒伸出,基部寬1毫米,自基部1/3向上漸寬大,至喉部寬約3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先端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稍大。雄蕊4,前對稍長,幾不露出或微露出,花藥2室,室略叉開。花柱微露出,先端不相等2淺裂,裂片扁平。花盤平頂。子房無毛。小堅果倒卵形,長約1毫米,寬約0.8毫米,褐色,無毛。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產地生境
傘草原產于馬達加斯加,在中國有引種,現各地均有栽培;性喜溫暖、潮濕及通風良好的環境,耐陰,不耐寒,忌陽光暴曬,極耐水濕,可在水中生長;喜黏性、保水力強和富含腐殖質的土壤。
繁殖方法
旱傘草可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傘草的繁殖方式有播種、分株、扦插、水插。?
播種
傘草對于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夾起來的種粒較大的種子,直接把種子放到基質中,按3×3公分的間距點播。播后覆蓋基質,覆蓋厚度為種粒的2~3倍。播后可用噴霧器、細孔花灑把播種基質質淋濕,以后當盆土略干時再淋水,仍要注意澆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種子沖起來;1、有性繁殖:即種子繁殖,3~4月份,將種子取出,均勻地撒播在具有培養土的淺盆中,播后覆土弄平,浸透水,蓋上玻璃,溫度保持20~25℃之間,10~20天發芽。常在夏季進行播種:用溫熱水(溫度和洗臉水差不多)把種子浸泡3~10個小時,直到種子吸水并膨脹起來。對于很常見的容易發芽的種子,這項工作可以不做。對于用手或其它工具難以夾起來的細小的種子,可以把牙簽的一端用水沾濕,把種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質的表面上,覆蓋基質1公分厚,然后把播種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為花盆高度的1/2~2/3,讓水慢慢地浸上來(這個方法稱為“盆浸法”);
播種后的管理:播后幼苗出土后,要及時把薄膜揭開,并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后讓幼苗接受太陽的光照,否則幼苗會生長得非常柔弱;大多數的種子出齊后,需要適當地間苗:把有病的、生長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間有一定的空間;當大部分的幼苗長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葉子后就可以移栽上盆了。
分株
可在4~5月份換盆時進行,將老株叢用快刀切割分成若干小株叢作繁殖材料。扦插一年四季都可進行,剪取健壯的頂芽徑段3~5厘米,對傘狀葉略加修剪,插入沙中,使傘狀葉平鋪緊貼在沙土上,保持插床濕潤和空氣濕潤,室溫以20~25℃為宜,20天左右在總苞片間會發出許多小型傘狀苞葉叢和不定根。用傘狀葉水插育苗也可以培育出大量的植株。2、無性繁殖:
扦插
旱傘草扦插一年四季都可進行,剪取健壯的頂芽徑段3~5cm,對傘狀葉(苞片)略加修剪,插入沙中,使傘狀葉平鋪緊貼在沙土上,保持插床濕潤和空氣濕潤,室溫以20~25℃為宜,20d左右在總苞片間會發出許多小型傘狀苞葉叢和不定根。用傘狀葉水插育苗也可以培育出大量的植株。扦插用的基質除沙外,常用的還有最常見的園土。生產上還有用清水作扦插基質,而且扦插效果也較為理想,同時扦插方法也可反常規操作,即進行倒插。
栽培技術
栽培:盆栽宜選用口徑30~40厘米的深盆,盆底施基肥,放入培養土,中間挖穴栽植,栽后保持盆內濕潤或淺水。也可沉水盆栽,將盆苗浸入淺水池中培養,旺期水深高出盆面15~20厘米。小苗裝盆時,先在盆底放入2~2公分厚的粗粒基質或者陶粒來作為濾水層,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厚度約為1~2公分,再蓋上一層基質,厚約1~2公分,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上完盆后澆一次透水,并放在遮蔭環境養護。
管理:旱傘草喜陰濕,剛上盆的新株正處在緩苗階段,應放蔭棚下緩苗,保持土壤濕潤。生長期每10~15天追施1次稀餅肥水或麻渣水,結合追肥及時清除盆內雜草,剪掉黃葉,保持株形美觀。高溫炎熱的季節,應保持盆內滿水,并避免強光直曬。立冬前進溫室越冬,此時應適當控制水分,稍見光。植株生長1~2年后,當徑稈密集、根系布滿盆中時,應及時分盆移栽。
無土栽培
將植株放入不漏水的盆缽中(以深口盆為好),將洗凈的石子或粗沙、卵石等填入盆內,壓住根系,填充的多少以確保植株不搖動并在水中不倒伏為度。旱傘草性喜溫暖濕潤、通風陰涼的環境,管理較粗放,繁殖簡單,其中尤以切根分栽最易成活。現介紹旱傘草無土栽培方法如下:
旱傘草一上盆,需立即灌水,以灌滿盆體而不外溢為度。最好選用雨水、雪水、河水和池水,自來水則應放置一兩天后再用。要經常向盆中兌水,最好用噴壺從上而下噴淋,使葉片無灰塵,新鮮、碧綠、有光澤。春、秋、冬季可每月換水一兩次,夏因氣溫,可4至6天換一次。換水時應注意將根部粘液沖凈,否則容易爛根死亡。施肥可采用養分充足的肥片溶液,用尿素、復合肥也可以。夏季開花前和冬季休眠前要各施肥一次,每次一兩片,溶化后施入盆中,注意肥料宜淡勿濃,以防肥害。
旱傘草比較耐陰,可經常置于室內觀賞,但應避開通風口,以防風吹使植株倒伏。夏季空氣干燥,應常向葉面噴水,保持一定濕度。冬季將其移至室內溫暖向陽處,室溫不可低于5℃,并要保持相應的濕度,勤用溫水(15℃至20℃)噴灑葉面,保持葉面無灰塵,以利于光合作用。遇寒流來臨,要采取防寒措施,注意暖使植株免受凍害,安全越冬。春季谷雨前后,可置于室外背風向陽處養護,平時多用溫水噴灑葉片,盆中要加足水分,以防風吹干燥,導致缺水而枯死。此外,適當進行修剪,剪去枯枝殘葉,促進新梢生長。若植株出現擁擠現象,可進行分株。
無土栽培旱傘草方法簡便易行,清潔衛生,特別是兼有盆栽、盆景的觀賞效果,如置于客廳、書桌等處,可謂獨有雅趣,為室內理想的觀賞佳品。
管理要點
溫度管理
最適生長溫度為18℃~30℃,忌寒冷霜凍,越冬溫度需要保持在10℃以上,在冬季氣溫降到4℃以下進入休眠狀態,如果環境溫度接近0℃時,會因凍傷而死亡。濕度管理:喜歡高濕潤的氣候環境,要求生長環境的空氣相對濕度在75~85%。當空氣相對濕度過低時,下部葉片黃化,上部葉尖干枯。
在夏季:
加強空氣對流,以使其體內的溫度能散發出去;
放在半蔭處,或給它遮蔭50%;
給它適當噴霧,每天2~4次。
在冬季:搬到室內光線明亮的地方養護;
在室外,可用薄膜把它包起來越冬,但要每隔兩天就要在中午溫度較高時把薄膜揭開讓它透氣;
怕強光直射,需要放在半蔭處養護,或者給它遮蔭70%。放在室內的養護的,盡量放在光線明亮的地方,
光照管理
隔一、二個月移到室外半蔭處或遮蔭養護一個月,以讓其積累養分,恢復長勢。
肥水管理
對肥水要求很多,但最怕亂施肥、施濃肥和偏施氮、磷、鉀肥,要求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營養齊全”的施肥(水)原則:
冬季: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清水——“花寶”——清水——清水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7~10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澆水時間盡量安排在晴天中午溫度較高的時候進行。春、夏、秋三季:這兩個季節是它的生長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寶”——“花寶”——清水——“花寶”——“花寶”——清水的順序循環(最起碼每周要保證兩次“花寶”),間隔周期大約為:室外養護的1~3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放在室內養護的2~4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澆水時間盡量安排在早晨溫度較低的時候進行。夏季在早晨或傍晚溫度低時澆灌,還要經常給植株噴霧。
主要價值
觀賞
旱傘草株叢繁密,葉形奇特,是室內良好的觀葉植物,除盆栽觀賞外,還是制做盆景的材料,也可水培或作插花材料。江南一帶無霜期可作露地栽培,常配置于溪流岸邊假山石的縫隙作點綴,別具天然景趣,但栽植地光照條件要特別注意,應盡可能考慮植株生態習性,選擇在背蔭面處進行栽種觀賞。
風車草株叢繁茂,頂部葉片擴散如傘形。它適宜書桌、案頭擺設,若配以假山奇石,制作小盆景,具天然景趣。南方露地栽植,適宜溪邊、假山、石隙點綴。
藥用
傘草以莖、葉入藥,性涼、味酸微苦,有行氣活血、退癀解毒等功效可治療疲血作痛、蛇蟲咬傷等癥狀。
經濟
風車草的生長特性和對生活污水的凈化效果:風車草全年保持生長,即使在冬天仍能維持一定的生長速率風車草在生活污水中培養10 d后,污水中TN、TP、COD和BOD的去除率分別達到91%、92%、70%和73%,其中風車草對N、P的吸收量分別占凈化量的55%和53%.種植風車草的潛流型人工濕地對TN、TP、COD和BOD的去除率分別為64%、47%、74%和74%,與不種植物的人工濕地相比,TN、TP、COD和BOD的去除率分別提高了28%、19%、14%和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