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鶴花
火鶴花(Anthurium scherzerianum)是天南星科花燭屬植物,為多年生常綠草本,莖矮短,葉叢生,長橢圓形,先端尖,全緣,濃綠色,革質(zhì)平滑,長約20厘米,寬約5厘米,株高約30厘米。花梗細長,佛焰苞紅色,闊卵形,先端急尖,長約15厘米,寬約10厘米。肉穗花序螺旋狀扭曲橙紅色。?
原產(chǎn)于南美洲哥斯達黎加和危地馬拉的熱帶雨林。火鶴花性喜好溫暖、半陰的環(huán)境,怕強光畏寒冷,生長適溫20-30℃。越冬時最低溫度要保持在16℃。
火鶴花花形奇特,水養(yǎng)持久,主要用于切花,頗具熱帶情調(diào),在多種花卉制品中廣泛使用。
形態(tài)特征
為多年生常綠草本,莖矮短,葉叢生,長橢圓形,先端尖,全緣,濃綠色,革質(zhì)平滑,長約20厘米,寬約5厘米,株高約30厘米。花梗細長,佛焰苞紅色,闊卵形,先端急尖,長約15厘米,寬約10厘米。肉穗花序螺旋狀扭曲橙紅色。
產(chǎn)地生境
火鶴花原產(chǎn)于南美洲哥斯達黎加和危地馬拉的熱帶雨林。火鶴花性喜好溫暖、半陰的環(huán)境,怕強光畏寒冷,生長適溫20-30℃。越冬時最低溫度要保持在16℃。
繁殖方法
播種
火鶴花的花開放后散落著白色花粉,用干燥的毛筆蘸上花粉進行人工授粉。種子充分成熟后,摘取芝麻粒大小的種子播種,5-9月是其播種期。在播種前用清水沖洗子粒,使之吸足水分以后再播下。首先在盆中放入1/2的泥炭土,其上覆蓋1厘米左右的粉狀搓碎了的青苔,然后把潤濕的種子擺在上面,用細篩輕輕覆撒5-10厘米表苔碎末。把花盆置于沒有陽光直射的遮陰處,保持溫濕度,等待發(fā)芽出苗。?
分株
一般在4月份或花謝后進行。小心將萌蘗株從母株基部分割下來,每株最好帶有根系和3個以上芽,才能良好生長,切口涂上草木灰以防腐爛,分別上盆種植。分株后放在溫暖的地方,并保持盆土濕潤。?
扦插
葉子不太茂盛的植株可用此法繁殖。先剪掉老莖上所有的葉子注意不要觸傷了芽眼。剪好的插穗直接插入基質(zhì)(沙和草炭土按1:1的比例配制)中,保持基質(zhì)濕潤,溫度控制在24℃左右,幾周后就可長出新根和葉片。
組培
初代培養(yǎng):年齡幼小的葉愈傷組織形成率高,所以要采集剛展開的葉片,用中性洗滌劑洗后,充分在流水中沖洗干凈,在有效氯1%的次氯酸鈉溶液中浸泡10分鐘。把它切成1厘米正方形切片,在添加有2,4-D和BA各1毫升/升的1/2MS培養(yǎng)基(砂糖20克/升、洋粉8克/升),在23℃下培養(yǎng)3個月。關(guān)于光照條件,用光照強度500勒克斯連續(xù)照明下培養(yǎng),供試的10個品種,有8個品種葉片誘導(dǎo)得到愈傷組織。?
火鶴花愈傷組織和新芽的形成:愈傷組織的增殖是用與誘導(dǎo)愈傷組織相同的培養(yǎng)基。添加有BA0.1毫升/升的MS培養(yǎng)基(砂糖20克/升、洋粉8克/升)是用來增殖愈傷組織的,也用來誘導(dǎo)新芽。用低濃度的硝酸銨可誘導(dǎo)出新芽,無機鹽類濃度對新芽形成率的影響。
發(fā)根和缽栽:培養(yǎng)基的無機鹽類濃度是影響發(fā)根的主要因素,濃度低發(fā)根率高,根的生長發(fā)育良好。同時,根的生長發(fā)育用洋粉固態(tài)培養(yǎng)基比液態(tài)的好。把長約2厘米新芽,用不添加激素的1/4MS液態(tài)培養(yǎng)基,在溫度23℃,光照強度5000勒克斯下培養(yǎng),1個月后能上缽栽植。成活率與缽?fù)梁兔绲拇笮∮嘘P(guān)系,高2厘米以上的發(fā)根苗,用水苔或蛭石作缽?fù)粒谡诠饴?0%條件下馴化。
栽培技術(shù)
選土
火鶴花的根系呈肉質(zhì),分布比較淺,喜好排水通暢的土壤環(huán)境,因此,盆栽用土適宜選用疏松、肥沃、透氣且利水性強的土壤。可以用腐葉土或泥炭土加河沙按3∶1的比例混合配制。也可用松針土,加適量珍珠巖、草木灰跟過磷酸鈣配制。
養(yǎng)護
水分:火鶴花喜好潮濕環(huán)境,但在土壤濕度上,很怕過度水漬。因此生長季節(jié)既要澆水澆足,保持盆土濕潤,又要適當間干間濕,做到盆土不漬水,利于根系換氣發(fā)育。如果花盆底部墊有水盤,每次澆水后要將水盤中的余水倒掉。相反,為了營造和保持小環(huán)境有較高的空氣濕度(70-80%),可以經(jīng)常向葉面和花盆四周噴霧、灑水,注意不要把水噴到花上。水質(zhì)以pH值4-6為好。由于盆土滲透性強,主要施肥方式以隨水灌溉與葉面噴施相結(jié)合。另外火鶴花的根部喜濕,可在根的四周培養(yǎng)土中放20%的吸水劑或青苔,并將上部所產(chǎn)生的氣根誘導(dǎo)到青苔中。
光照:光照不足火鶴花不易開花或少開花,但是陽光直射又會引起灼葉現(xiàn)象,因此最有效的措施是,冬季擺放在溫暖明亮的南窗附近,夏季則應(yīng)將其放置在有綠陰的散光處,這樣既能免受強光的灼射又能接受柔和的光線,促進火鶴花葉翠花亮。?
肥料:生長季每月應(yīng)施1-2次含氮、磷、鉀的稀薄肥水或腐熟的麻醬渣液肥,葉面施肥可用硫酸亞鐵、磷酸氫鉀、尿素按1:1:3的比例配制,其濃度為0.2-0.3%。用低濃度啤酒稀釋在水中,進行葉面擦拭,葉片會更加亮澤。
換盆:每隔2-3年換一次盆,一般在早春結(jié)合分株繁殖進行,換盆時將老根及枯根剪去,并將基肥增施到新的培養(yǎng)土里。上盆時,土不要壓得太緊,以免影響空氣流通。盆底需墊上粗沙、瓦塊兒等物,以利于排水。
病害防治
葉斑病: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也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每隔7-10天噴次,共噴3-4次。同時注意加強通風,減少傷口感染,避免高溫高濕。?
介殼蟲:介殼蟲少量時,可剪除葉片。孵化期可噴20%殺滅菊酯1800倍液,每隔10-15天噴一次。也可將少許洗衣粉溶解在水中,用軟布輕擦葉面、葉背,擦掉后再用清水擦一遍,避免洗衣粉殘留在葉片上。蟲可用80%敵敵畏乳油1200倍液防治。
主要價值
火鶴花花形奇特,水養(yǎng)持久,主要用于切花,頗具熱帶情調(diào),在多種花卉制品中廣泛使用。?
植物文化
因為有著火紅的愛心形苞片,所以有“熱情”與“幸福”的含義,是熱帶地區(qū)的代表花卉之一。?
植物毒性
火鶴花的花有輕微的毒性,不誤食就不會有危害。它的毒主要來自于汁液,每次修剪枝葉后要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