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
螞蟻,是膜翅目蟻科一類昆蟲動物。?螞蟻形體小且長形,頭部較大,具有一對復眼和長觸角。螞蟻的腹部呈卵形,體色多樣,包括黑、白、黃、赤和褐色等多種顏色。其中,雌蟻和雄蟻具有翅膀,而工蟻則沒有。螞蟻又稱蚍蜉、玄駒、蟻。據現代形態科學分類,蟻可分兩大種群:螞蟻類和白蟻類。螞蟻的種類繁多,已知世界上有9000多種螞蟻,中國已確定的螞蟻種類有超過600種。?
螞蟻除了地球的兩極和高山的雪線以上極寒冷區域,幾乎遍布陸地上的各個角落。螞蟻具有典型的社會性群體特征,包括相互合作照顧幼體、明確的勞動分工以及子代在一段時間內照顧上一代。螞蟻的巢包括游動巢、土壤巢、地表巢、木質巢、層紙巢和絲質巢等六類。螞蟻食物很豐富,歸納起來有動物、植物、蜜露、真菌四大類。螞蟻通常在春夏季繁殖,雨后初晴時巢內出現大量有翅雌蟻和雄蟻,壽命很長,工蟻可生存幾星期或3-10年,蟻后則可存活幾年甚至十年。?
傳統中醫認為螞蟻具有抗病、抗衰、抗風濕、活血化淤和增強體質的功效。螞蟻在自然界的作用較為重要,能夠改良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分解有機質、擴散植物種子、為植物授粉、控制害蟲數量,部分螞蟻種類還具有食用和藥用價值,少數螞蟻種類也可能對作物造成威脅或干擾人類生活。
形態特征
螞蟻一般體形小,顏色有黑、褐、黃、紅等,體壁具彈性,且光滑或有微毛。口器咀嚼式,上顎發達。觸角膝狀,柄節很長,末端2~3節膨大,全觸角分4~13節。腹部呈結狀。分有翅或無翅。前足的距離大,梳狀,為凈角器(清理觸角用)。
螞蟻的外部形態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有六條腿。螞蟻卵約0.5毫米長,呈不規則的橢圓形,乳白色,幼蟲蠕蟲狀半透明。工蟻體形細小,身體長約2.8毫米,全身棕黃,單個螞蟻要細看才易發現。雄、雌蟻體都比較粗大。腹部肥胖,頭、胸棕黃色,腹部前半部棕黃色,后半部棕褐色。雄蟻體長約5.5毫米。雌蟻體長約6.2毫米。室內環境常見的螞蟻有小黃家蟻等。?[1]螞蟻形體小且長形,頭部較大,具有一對復眼和長觸角。螞蟻的腹部呈卵形,體色多樣,包括黑、白、黃、赤和褐色等多種顏色。其中,雌蟻和雄蟻具有翅膀,而工蟻則沒有。螞蟻又稱蚍蜉、玄駒、蟻。
生活習性
住房:螞蟻的巢包括游動巢、土壤巢、地表巢、木質巢、層紙巢和絲質巢等六類。一般都會在地下筑巢,地下巢穴的規模非常大。它有著良好的排水、通風措施。一般工蟻負責建造巢穴。而出入口大多是一個拱起的小土丘,像火山那樣中間有個洞。其次也有用來通風的洞口,巢穴里的每個房間都有明確分類。溫暖潮濕的土壤是它們的最愛。它們通常生活在干燥的地區,但鮮為人知的是,它們能勉強在水中存活兩個星期。
食性:螞蟻食物很豐富,歸納起來有動物、植物、蜜露、真菌四大類。
動物:最好是以昆蟲為主要食物,純肉食性螞蟻的種類在螞蟻的比例中較少,但是每一種肉食性螞蟻對食物的偏好各自不同,所以并非所有的昆蟲都可以拿來當所有肉食性螞蟻的食物。所以飼養時需備有該螞蟻所愛吃的那一種昆蟲,否則常會造成誤以為給足了食物,螞蟻卻不吃或餓死,所以若無法準備好所飼養的螞蟻所喜歡的食物時,飼養起來是會很有挫折感的。
植物:雜食偏肉食的螞蟻在比例上偏多,它們亦可吃素亦可吃葷,不過,通常以葷食會更容易吸引它們,而它們對昆蟲幾乎不挑食,一般來說是來者不拒。在喂養時除了可以昆蟲為食物之外亦可以動物性蛋白質的食物來喂養。可用食物舉例如下:肉食性以及死去的昆蟲為主,加上水果、蜜露為食。喂食時可以喂昆蟲、魚(可生食)、熟的豬肉、熟的雞肉等等。
蜜露:雜食偏素食的螞蟻種類與雜食偏肉食螞蟻種類有許多重疊處,唯一的差別是:當昆蟲尸體與甜食同時出現時,雜食偏素食的螞蟻較容易被甜食所吸引。
真菌:純素食性螞蟻種類在所有螞蟻種類中的比例也不多,有的螞蟻也是只吃某些特殊植物或果食汁液,像國外的切葉蟻更是將樹葉帶回巢中種植真菌并以真菌為唯一的食物。所以飼養到這類螞蟻就和飼養純肉食性螞蟻一樣,必需先確保能夠準備好食物,否則也是會很有挫敗感的。
食量:重點是“不喂食過量”,尤其以那種對食物是有多少搬多少,再回巢內慢慢享用的那種螞蟻,如喂食過多的話,則易造成食物過期,在巢內發霉敗壞,更易吸引以腐食為主的小蟲進住,屆時在巢內繁殖起來可有害觀瞻,若小蟲的量太多了還有可能會危害到螞蟻幼蟲的安全。另外,如食物來源為昆蟲活體的話,則有可能會因此長出寄生蟲或先前就已產卵于于該食物身上的螨,螨將因此在巢內如同瘟疫般的繁殖開來并吸附在每一只螞蟻及幼蟲身上,被寄生的螞蟻將可能同時被多只螨占滿全身,通常是活不了多久的。如此也造成整個群落的致命危機。
識路:螞蟻是集群昆蟲,具有典型的社會性群體特征,包括相互合作照顧幼體、明確的勞動分工以及子代在一段時間內照顧上一代。螞蟻過的是群體生活,它們各自都有自己的家。大多數螞蟻的家是在地面以下的,在那里它們不易找到豐富的食物。當天氣晴暖的時候,我們常常看到一隊隊螞蟻在地面上忙碌地爬行。若仔細觀察,或你在它前方撒上一些面包屑時,你就會看到:當它們抵達食物所在地時,就開始搬運你為它們準備的美味了。若一只螞蟻搬不動時,就會有兩只、三只、或更多的螞蟻一起上來,共同搬運。當它們得到食物后,會順著它們的來路秩序井然地爬回家里,將食物拖回貯存,供以后美餐。這就是信息素的作用。
社會特性
螞蟻為典型的社會性群體。具有社會性的3大要素:同種個體間能相互合作照顧幼體;具明確的勞動分工;在蟻群內至少二個世代重疊(不排除個別情況),且子代能在一段時間內照顧上一代。
螞蟻絕對是建筑專家,蟻巢內有許多分室,這些分室各有用處。蟻窩牢固、安全、舒服,道路四通八達,錯綜復雜。蟻窩外面還有一圈土,還有一些儲備食物的地方,里面通風、涼快、冬暖夏涼,食物不易壞掉。
螞蟻也是動物世界赫赫有名的建筑師。它們利用顎部在地下挖洞,通過一粒一粒搬運沙土,建造它們的蟻穴。蟻穴的“房間”將一直保持建造之初的形態,除非土壤嚴重干化。螞蟻研究專家沃爾特·奇爾蓋爾對蟻穴進行建模。他將液態金屬、石臘或者正畸石膏灌入入侵紅火蟻蟻穴,凝固定型之后挖出。
分布范圍
螞蟻是地球上最常見的昆蟲,是數量最多的一類昆蟲。由于各種螞蟻都是社會性生活的群體,在古代通稱“蟻”。據現代形態科學分類,螞蟻屬于蜂類。螞蟻能生活在任何有它們生存條件的地方,是世界上抗擊自然災害能力最強的生物。為多態型的社會昆蟲。
據較舊的統計,全地球大約有十千萬億只螞蟻,占地球動物總數的四分之一。螞蟻除了地球的兩極和高山的雪線以上極寒冷區域,幾乎遍布陸地上的各個角落。
繁殖方式
養殖技術
螞蟻通常在春夏季繁殖,雨后初晴時巢內出現大量有翅雌蟻和雄蟻。壽命很長,工蟻可生存幾星期或3-10年,蟻后則可存活幾年甚至十年。?螞蟻系社團性昆蟲,作為藥用的僅發現大黃蟻,分別為黃猄蟻、擬黑多刺蟻等幾個少數品種,人工養殖比較成功的僅有擬黑多刺蟻,因這種螞蟻適應能力強、周期短、繁殖快,不受地理環境條件的影響,可進行高密度箱式立體養殖,較與假山式、缸式養殖方法相比,具有節約開支,降低成本,占地面積小等許多優點。
場地選擇:
應根據養殖數量的大小來確定,無論室內、室外,必須具備有充足的光線,無雜物堆放,無不良氣味。
養殖設施:
在場地四周用磚塊(或塑料薄膜)。砌一寬25厘米,深5厘米的水槽,水槽的內沿要保持一定的傾斜度,可有效地防止種蟻掉入水中,水槽修建時要留一個利于換水的排水孔。在距水槽內沿20-25厘米處搭架,材料可用竹竿或木棒、并排排列為軌道型,第一層架到離地面30厘米以上,層架與層架之間的距離35厘米以上,層架的底部放置10-15厘米厚的腐殖沙土。
飼養箱的制作與排列:
自制的飼養箱一般為裝過食物,服裝的紙質箱、規格一般為長35-40厘米,寬20-25厘米,高10-15厘米。箱內放置螞蟻最喜歡做窩的馬尾松,其次是豆科植物秸稈如小豆、大豆、蠶豆等,野生植物有小葉樟、大葉樟、老草等,均需曬干,防止霉變,草把的松緊度要適宜,既不能太緊又不能太松,這一條很重要。螞蟻不在即將發霉或已發霉的草把上分化做窩,將草把連同分好窩的種蟻一同放入箱內,四周用膠布帶閉封,在箱的一端鉆一小孔即可,蟻箱的排列間隔應不低于60厘米,如間隔太近易引起螞蟻互相爭斗。
投食與管理:
螞蟻的食料種類很廣,凡是香甜的食品及動物性食料都喜歡吃。可分為兩大類:A、動物性餌料:如牛、羊、魚、豬、雞等肉類殘渣及濃血等,各種昆蟲也是螞蟻的好食料,如地鱉蟲、蠅蛆、蠶蛹、蚯蚓等。B、帶有香甜的食物如紅白糖、西瓜、蜂蜜、梨核、蘋果核等。
螞蟻的食量是很小的,每日每只約為0.1毫克,10萬只螞蟻一天食料約需100克(不同品種也有所不同具體值視體型而定),一般每隔3-5天投一次食。投喂時需在飼養箱頂端放置食盆,及吸入水的海綿塊,為防止食料變質,飼喂的食料基本上應掌握每次吃完的原則,要做到勤喂勤打掃。投食時應盡量少而點數多,以免互相爭食打架。另外食物的種類要經常變換,以避免螞蟻發生厭食現象。如在室外養殖,在炎熱的夏季為避免蟻箱高溫,應在箱架周圍種些藤類植物,用以遮擋強烈的陽光。螞蟻最適宜的生長繁殖溫度為22℃-37℃,空氣濕度必須控制在81%左右,土壤濕度保持在10-15%,如空氣太干燥可用噴霧器時常對蟻箱及地面進行噴霧,以保持螞蟻的正常活動與繁殖。
轉移巢穴
黑暗法
原理——利用螞蟻喜歡躲藏居住于黑暗處的特性。先將原住巢與目標巢互相連接,讓目標巢保持黑暗,而原住巢保持光亮,一定時間后它們就會舉家搬往黑暗的目標巢。
方法——先給目標巢營造好適合螞蟻居住的條件,然后用管子或者其它方式將其與原住巢連接,再把目標巢用書本或者布等遮黑,然后你可以通過一定方式驚擾原住巢里的螞蟻,使之更快的發現目標巢更快的搬離原住巢,當然也可以不驚擾。大約1~24個小時內它們就能完成搬家,連卵都會一個不落的搬過去。不同品種不同條件下搬家的速度不一樣的。搬完后便可將原住巢及時拆下。
提示與注意——此方法最簡單方便,也是用得比較普遍的一種方法。適用于絕大多數螞蟻品種,尤其是小型的數量的有很多卵的螞蟻群落,用此法最合適不過。
溫差法
原理——利用極端的溫度條件來迫使螞蟻搬家。先將原住巢與目標巢互相連接,目標巢保持螞蟻喜歡的溫度條件,而原住巢保持低溫或者高溫,一定時間后它們就會舉家搬往舒服的目標巢。
方法——先給目標巢營造好適合螞蟻居住的條件(溫度濕度等),然后將原住巢制造低溫(用冰塊或者放冰箱等方式)或高溫(用熱水袋燙等方式),通過制造這些它們不喜歡的溫度條件,在一定時間內它們便會搬往適宜溫度條件的目標巢。搬完后便可將原住巢及時拆下。即可大功告成了。
提示與注意——此方法容易讓螞蟻徹底的搬完,對于所有螞蟻不論群落大小都適用,也容易讓它們把卵全部搬過去,但是操作有點麻煩。
干燥法
原理——利用極端的濕度條件來迫使螞蟻搬家。先將原住巢與目標巢互相連接,目標巢保持螞蟻喜歡的濕度條件,而原住巢保持干燥,不再加水,到一定時期就會往目標巢搬去。
方法——先給目標巢營造好適合螞蟻居住的條件(溫度濕度等),然后讓原住巢慢慢自然干燥掉,不再加水,或者采取一定的方式加速干燥,在螞蟻們受不了干燥的時候,它們就會搬到更舒適的新家。
提示與注意——此方法適用于不急于一下子讓螞蟻搬家的情況下,主要的一個缺點是需要時間很長。不過對于絕大多數螞蟻都適用,操作也很簡便的。
冷凍法
原理——通過低濕降溫措施讓螞蟻暫時失去活動力,人工轉移。
方法——先給目標巢營造好適合螞蟻居住的條件(溫度濕度等),打開準備好,然后可以將原住巢放入冰箱冷凍幾分鐘,溫度不宜過低,在幾度那樣它們基本不再動了,然后迅速打開蟻巢,將凍昏的螞蟻轉移到目標巢,用鑷子夾取或者直接手抓,有卵可以用毛刷撥過去,再將目標巢蓋好,讓昏眠的螞蟻慢慢蘇醒即可了。
提示與注意——此法適合于群落小數量不多,且個頭比較大的螞蟻,操作有點麻煩,如果有很多卵就更不方便了。
暴力法
原理——直接用你的雙手抓取螞蟻然后放到目標巢。
方法——先將原住巢里的螞蟻倒在一個比較開闊的容器中,當然這個容器要做好防逃措施(一般抹點防逃粉即可),然后用手直接抓它們放到目標巢里吧,當然你害怕的話最好戴上手套(一次性的橡膠手套就OK),一只只的直到抓完就完工了。
提示與注意——此法適合于群落小數量不多,且個頭比較大的螞蟻,操作倒是非常簡便,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以上僅用于人工飼養螞蟻,人工蟻巢之間的換巢。
采收加工
采收:人工飼養螞蟻的采收,主要是食物引誘,決定采哪一窩(必須有很多的數量)先讓這窩餓3-5天,全群螞蟻至少有80%以上的螞蟻有饑餓狀態,然后用編織袋,在袋中放上螞蟻喜歡吃的食物,用一棍小竹筒縛在袋口上,螞蟻因餓得慌,會很快進入編織袋內,當引誘的數量差不多時,取下編織袋入55℃高溫中,約5分鐘后螞蟻全部殺死,采收工作一般在晴朗天氣進行,以便很快曬干。
加工:把已被殺死的螞蟻倒入堰篇上,揀出雜質,將螞蟻盡快曬干,含水量不能超過8%,才能保持較長的貯藏期,以保證商品蟻的質量。
處死螞蟻萬不能炒、煮或灑施農藥等。成品的標準應是無霉變,無農藥污染,肢體完整,加工方法正確。成品包裝一般可用內有塑料薄膜的編織袋,切忌使用農藥、化肥的包袋包裝。
野外放養
螞蟻的野外放飼,方法簡便,但須注意以下幾點,才能收到較好效果。
蟻窩的選擇
蟻窩選擇得好壞,直接關系到野外放蟻的效果。在取巢時,應選擇大而老熟的蟻巢。這種蟻巢,蟻、卵及蛹都較多。蟻巢老熟意味著螞蟻本身將有分巢的趨勢。
擴散時機
為增加螞蟻的繁殖數量,可將蟻巢打爛,使螞蟻離開原巢走散,重新筑巢。散養時間應于溫度在27℃~33℃,相對濕度在66%~73%時進行。這時水源和食物都充足,有利于筑巢和分巢后繁殖。
江、浙地區5月初可進行放蟻養殖。放蟻量為0.2~0.4窩/平方米。
濕、溫度
在樹上的蟻巢和地下的蟻巢中休眠的螞蟻,約在驚蟄后,開始蘇醒出蟄。但早春氣溫偏低,江蘇、浙江地區月平均溫度為9.2℃。此期間管理重點以防寒、保溫為主。清明以后,氣溫逐漸升高,月平均溫度達15.2℃,螞蟻開始出巢爬到地面上和樹上活動、覓食。這時,若林地土壤干燥,應噴水,同時應將防逃水溝灌滿水。立夏后,溫度繼續升高,螞蟻進入活動、覓食、生長發育的旺季。此時要保證林地的濕潤,特別在氣溫超過35℃,天氣干旱,最好早晚各噴一次水。
立秋后,氣溫仍舊很高,這時要保持林地的潮濕。秋分后,天氣轉涼,氣溫開始下降,螞蟻處于入蟄冬眠的準備階段。此時可根據空氣濕度適當減少噴水量。立冬后,氣溫下降,螞蟻逐漸停止活動和覓食,進入冬眠狀態。冬眠期,要做好蟻巢保溫防寒防凍工作,確保螞蟻安全越冬。
飼料選擇
放飼螞蟻的飼料主要來源于樹上的昆蟲。大規模放養,僅靠自然的昆蟲不能維持蟻群的生長繁衍,必須經常補喂食物。補喂方法一般是在放飼螞蟻的林地多施有機肥,如人糞尿、禽畜糞等,這樣孳生大量蠅蛆、小蚯蚓和其他昆蟲。有條件還可定期噴喂稀釋的糖蜜,以促進螞蟻的活動和生長。另外,還可用死蛙、死蛇的尸體作補充飼料。在冬季來臨時,要經常投喂含脂肪較多的飼料,以使螞蟻積累足夠的營養物質,增強抗寒力,確保螞蟻安全度過休眠期。
蟻群分工
一般有蟻后、工蟻2級。在特定的時間出現未受精的雌蟻和雄蟻,有些種類的工蟻頭部特化變大變成兵蟻。有些種生活在其他種的巢內,其幼蟲由宿主的工蟻餵養。
蟻后:有生殖能力的雌性,或稱母蟻,在群體中體型最大,特別是胸部大,生殖器官發達,在大部分種類和情況下只有蟻后負責產卵,部分種類,如猛蟻,蟻后可自己捕食。但是蟻后不能掌控整個蟻群。
雌蟻:交尾后有生殖能力的雌性,交尾后脫翅成為新的蟻后,俗稱“公主”或“天使”,大部分雌蟻在交配后會脫翅,但是極少數不會脫翅。
雄蟻:或稱父蟻。有翅。頭圓小,上顎不發達,觸角細長。有發達的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職能是與蟻后交配,俗稱“王子”或“蚊子”。完成交配后不久即死亡。
工蟻:又稱職蟻。無翅,是不發育的雌性,一般為群體中最小的個體,但數量最多。復眼小,單眼極微小或無。上顎、觸角和三對足都很發達,善于步行奔走。工蟻沒有生殖能力。工蟻的主要職責是建造和擴大巢穴、采集食物、飼喂幼蟲及蟻后等。為了冬眠,螞蟻們要在秋天吃大量的食物來儲存體內的脂肪,而在接下來的整個冬天它們是不進食的。正因為如此,蟻群中的工蟻們幾乎每天都在尋找食物,以保證蟻群中的每個成員都能吃到足夠的食物來抵御冬季的寒冷。有些種類有生殖能力,如雙針棱胸切葉蟻,以及部分猛蟻。
兵蟻:“兵蟻”是對某些螞蟻種類的大工蟻的俗稱,是沒有生殖能力的雌蟻。頭大,上顎發達,可以粉碎堅硬食物,在保衛群體時即成為戰斗的武器。
主要品種
猛蟻亞屬類
猛蟻亞屬首先是由Jerdon在1851年描述,他描述的種是Harpegnathos Saltalor,他指出,這種螞蟻有四分之三英寸長,在受到驚嚇或打擾時會跳躍逃走。它們上顎強壯有力,并且有厲害的尾刺。它們在地下筑巢,特別是植物的根部,捕食小昆蟲。猛蟻是蟻科的一種,它們分布在全球亞熱帶,熱帶的潮濕地區。在大都市不常見。它們都是肉食性或捕食性螞蟻,但有些種類也會連群結伴進行捕獵。極少數多型。結節1結,幾無節前柄,后腹基部2節之間明顯縊縮,尾刺外露。全球共記錄42屬,2000種左右。
小黃家蟻
小黃家蟻體型較小,工蟻體長僅有1.5-2毫米左右,帶有針刺。國內各地都有發現,常在廚房、封閉的陽臺的雜物堆底下和墻壁縫隙等處筑巢棲息,危害較廣。
黃猄蟻
又名黃柑蟻、紅樹蟻,廣泛分布與我國南方。黃猄蟻是樹棲蟻種,會利用幼蟲吐絲卷起鮮活樹葉筑成“蟻包”棲息,大群落的黃猄蟻普遍有多個副巢。黃猄蟻生性兇猛,擅長捕食各種昆蟲,因此常在農業生產上被用于生物防治。
大頭蟻
大頭蟻在國內分布廣泛,繁殖迅速,大部分種類為多后制,少部分為單后制,蟻群內有兵蟻。
洛氏路舍蟻
洛氏路舍蟻在國內分布較廣泛,為鋪到蟻屬。
臭蟻
臭蟻國內江浙和南方有分布,在室外樹干或根部筑巢,體型小黑頭酸臭蟻可抵御入侵紅火蟻的危害。
切葉蟻
切葉蟻從樹木和其它植物上切下葉子,將葉片用來種植真菌。它們用長出的真菌喂養幼蟲(成蟲主要是吸食被它們切碎葉片的汁液)。能夠切下葉片的螞蟻實際只有2個屬螞蟻(美切葉蟻屬Atta和Acromyrmex)中的38種。中國國產切葉蟻屬螞蟻無切葉種植真菌能力。
牛頭犬蟻
也稱“澳洲巨蟻”、“斗牛犬蟻”,它們的體型在螞蟻物種中算是比較大的,體型最大可達到5厘米,它們的身體上長著一根可以致敵人于死地的毒刺。昆士蘭種的斗牛犬蟻(bulldog ant)最多可以長到三厘米。
紅火蟻
入侵紅火蟻是火蟻的一種。它是一種農業及醫學害蟲,源自南美洲。它在1930年代傳入美國,并于2001年及2002年透過貨柜箱及草皮從美國蔓延至澳大利亞及臺灣,然后又透過家居垃圾從臺灣再傳入中國廣東省吳川縣,繼而蔓延至省內其他城市及香港、澳門。蟻后存活2~3年。
寬節箭蟻
寬節箭蟻的學名是“Cataglyphis nodus”,它們是生活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環境中的一種螞蟻,是目前動物世界中最耐熱的物種之一。
大齒猛蟻
大齒猛蟻(Odontomachus bauri)又名誘捕顎蟻,它是自然界中上下頜閉合速度最快的掠食性動物之一,關于大齒猛蟻的一項研究顯示,它的上下頜閉合速度最快可達到126-230公里/小時。
行軍蟻
行軍蟻生活在亞洲和亞馬孫河流域,喜歡群體生活,一般一個群體就有一二百萬只,它們屬于遷移類的螞蟻,沒有固定的住所,習慣于在行動中發現獵物。
收獲蟻
收集種子和葉的數種不同屬蟻類的俗稱。收獲蟻屬(Messor)的種收集種子,并將之去皮、貯存。農蟻屬(Pogonomyrmex)螫人及痛。
織葉蟻
織葉蟻,它們的名字源自其獨特的生活習性:一群螞蟻一起協同工作,利用幼蟲吐出絲將新鮮樹葉捆起來形成巢穴。它們的壽命根據其體型不同而不同。
阿根廷蟻
阿根廷蟻原本生活在阿根廷,但已遍布世界上除非洲以外的其他地區,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生態環境。阿根廷蟻最早只生活在南美洲,這種黑色螞蟻雖然身長只有3mm,但卻具備極強的攻擊性。
游牧蟻
游牧蟻具體情況不詳,可達上萬只成群結隊一起出巢。
墨西哥蜜蟻
在北美沙漠中,墨西哥蜜蟻必須要學會利用自己的身體作為食物儲存器。它們體內充滿了大量的流體儲備食物。需要時,可以通過反芻重新獲取體內的營養。還有一種墨西哥蜜蟻專門以吮吸甜柞樹等的樹汁為生。除滿足每日正常生活需要之外,精明的蜜蟻把多余的甜汁釀制成蜜,小心翼翼地貯存在“活蜜桶”里。這些“活蜜桶”是一些享有特殊待遇的螞蟻,除貯蜜之外,它們不再參與其他任何勞動。待到蟻群斷糧季節,“活蜜桶”便“開倉放糧”,接濟同胞。
軍蟻
這是一個運動中的超個體。大量的“Eciton burchellii”行軍蟻正形成一個攻擊隊形。
子彈蟻
這是神經毒素引起的痛覺最強的螞蟻,位于亞馬遜熱帶雨林,體長2.5-4cm,被它蜇到的疼痛像被子彈擊中一般,而且會持續24小時(過幾小時可能會減弱)。
猛蟻
此蟻種就是猛蟻屬的一種,目前尚未正式列入分類學。猛蟻主要分布在地球亞熱帶以及熱帶的潮濕地區。在大都市幾乎不常見。
猛蟻都是肉食性或捕食性螞蟻,而且是蟻科中最原始的生活方式和形態結構。蟻巢一般都不大,最多只有幾百多只個體。一般都不連群結伴找食物,而是單獨找食物,但有些種屬也會成群結伴進行捕獵。猛蟻的上顎長有兩排牙齒,觸角12節,頭前部觸角根部的小葉也是該種螞蟻的一個特色。
下級分類
螞蟻有21亞科283屬〈主流沿用的是16亞科的分類系統和21亞科的系統相比,新的系統從猛蟻中分出了若干亞科〉。
據現代形態科學分類,蟻可分兩大種群:螞蟻類和白蟻類。螞蟻的種類繁多,已知世界上有9000多種螞蟻,中國已確定的螞蟻種類有超過600種。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傳統中醫認為螞蟻具有抗病、抗衰、抗風濕、活血化淤和增強體質的功效。
.經濟價值
螞蟻在自然界的作用較為重要,能夠改良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分解有機質、擴散植物種子、為植物授粉、控制害蟲數量,部分螞蟻種類還具有食用價值,少數螞蟻種類也可能對作物造成威脅或干擾人類生活。
化學成分
廣西田陽縣產之擬黑多刺蟻體內含有自動氨基酸分析儀可測出的約40種游離氨基酸中的26種,再加上蛋白質水解的氨基酸,共27種氨基酸。擬黑多刺蟻體內游離氨基酸中的蘇氨酸、苯丙氨酸、纈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及蛋白質水解的蛋氨酸均為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至于色氨酸,在此酸水解條件下,幾乎完全破壞,該儀器已無法確證,故尚不能認為不含色氨酸。
測定廣西中醫學院制藥廠用廣西貴縣產擬黑多刺蟻生產的螞蟻酒和螞蟻浸膏,含有18種氨基酸,結果與陳即惠氏報道的結果基本相等。
用原子吸收發射光譜法測Li;用催化極譜法測Se、Mo、As、Co;用等離子光量計測Yb、P等,證明擬黑多刺蟻及其醇浸膏中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對東方木工蟻Camponotus Japonocus Ater rimuslsmery和擬黑多刺蟻測定其氨基酸和主要微量元素的含量,觀察到東方木工蟻中的門冬氨基酸等17種氨基酸和總氨基酸含量均比擬黑多刺蟻的含量高。而Se、Zn、Fe、Mn、Cu等5種元素中,除Zn外,東方木工蟻的含量均低于擬黑多刺蟻。
防治方式
螞蟻對溫度的反應敏感,多半在炎熱天氣活動。它們喜歡香甜的食品,如蛋糕、蜂蜜、麥芽糖、紅糖、雞蛋、水果核、肉皮、死昆蟲等。它們能辨別道路,行動極為匆忙,如果個別工蟻死亡,尸體會被運回蟻穴。但它們不耐饑餓,在沒有食物和水的情況下,經過4晝夜就會有一半死亡。
專家建議,家居螞蟻可先用開水浸淹,然后用洗衣粉投放到溝阻隔等方法防治。也可用殺滅蟑螂、蚊蟲的噴射劑,這些藥品均對小紅螞蟻有殺滅功效。不過小紅螞蟻是一種半社會性昆蟲,一般的噴射藥劑只能殺死群體中出巢活動的工蟻,蟻后、蟻王這些繁殖機器仍在巢中瘋狂繁殖。一只蟻后每秒鐘能生出600只小螞蟻,因此滅蟻采取全樓集體行動較為理想。最好的辦法是選擇一種適口性好、對螞蟻沒有趨避作用的藥劑毒餌,工蟻將毒餌搬回后,能夠使巢內蟻王、蟻后及幼蟲中毒身亡,達到全巢覆滅。
利用螞蟻特點消滅之:
螞蟻多在廚房有油物食品處,可利用這一特點將其消滅。晚上睡覺前先將所有食物移至螞蟻去不到的地方,再將一片肥豬肉膘放在地上,并準備好一瓶開水。第二天早上,螞蟻聚集在肥肉膘上吃得正香,不要驚散螞蟻,立即用開水燙死。這樣幾次即可消滅干凈。
■室內螞蟻種類及其防治方法
室內螞蟻對家居的危害常被人們忽視,經調查室內螞蟻主要有小黃家蟻,大頭蟻,洛氏路社蟻和臭蟻,常筑巢于路邊,墻角和墻縫,危害方式主要為竊取食物,叮咬及傳播細菌。針對其活動特點,可采用一些物理化學方法進行防治,如阻斷活動路線、封堵巢穴等。條件可以的情況下還可用生物激素的方法防治。
隨著我們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螞蟻的生存環境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并逐漸適應了建筑密集,人口稠密的城市環境,還常常侵入室內覓食、筑巢。由于室內螞蟻會污染食物,破壞建筑,傳播細菌,叮咬人體,因此對人類生活會造成一定的危害。我們為更好的防治這種危害就必須了解室內螞蟻的種類及其習性,然后再針對具體情況提出一些有效的辦法。
■材料與方法:經過對家庭常見蟲害的調查統計,其中螞蟻主要有小黃家蟻、大頭蟻、洛氏路社蟻和臭蟻四種。通過對這四種螞蟻特性的分析,雖然其危害遠不及蟑螂、蒼蠅等,但對家居仍是一種隱患。所以針對其穴居和活動路徑上留下特殊化學氣味等特點,可采取如下方法清除:
濕布揩除:
若發現有一列或多列螞蟻活動,可用濕布揩去,并放入裝有洗衣粉水的盆中將其淹死;
洗衣粉水溝阻隔:
由于螞蟻一進入洗衣粉水便會被淹死,所以此法可用以保護一定的區域;
水淹:
即用澆水的方法淹掉螞蟻巢,比較適合在花盆中營巢的螞蟻;
化學防治:
粉塵:通常采用硅酸(二氧化硅)粉等吸入性粉塵使螞蟻體內缺水而死亡;
硅酸粉蟲菊酯粉混合物:
此種方法是上法的改良,可以縮短殺滅的時間,但應避免自己吸入粉麈或將粉塵吸入室中;
化學藥劑噴霧在蟻巢口周圍及蟻路上噴灑化學藥劑可直接觸殺害蟻
此法易造成環境污染和抗性。現多用藥劑如下:
90%以上敵百蟲原液500-1000倍液噴霧;
50%敵敵畏乳油或80%敵敵畏乳油1000-1500倍液,2000-3000倍液噴霧;
0.1%除蟲菊酯煤油溶劑噴霧等。
這些方法有較好的效果,見效迅速,但不徹底,不易根絕,且易造成環境污染和抗性。
毒餌:
毒餌即是由化學藥劑與螞蟻喜食的食物誘餌混合而成。根據螞蟻的交哺行為,一只工蟻取食毒餌后,只要其短時間內不死亡,就可將毒餌帶入蟻巢,引起其它個體死亡,死亡時間一般在七天之內,但螞蟻蛹不進食,因此可能存活,使除蟻不徹底。
保幼激素類似物毒餌:
即在餌料內配以保幼激素類似物,如抑太保(Chlorfluazuron),甲氧保幼激素(Methoprene)等,激素濃度一般為餌重的0.6%至1.5%。
將雞蛋殼用火燒焦研成粉末后,撒在墻角或蟻穴附近,可置螞蟻于死地。壁櫥上有螞蟻,可放一些香菜、芹菜等有味蔬菜,可以驅趕螞蟻。在螞蟻經常出沒的地方放一些核桃葉或煙絲、花椒,能起到驅逐螞蟻的作用。
檸檬香茅精油針對螞蟻格外有效。
螞蟻怕炭。就是那種黑黑的,木頭燒出來的炭,知道不?往邊上劃幾道就成了。
只要在糖罐中加入幾根折斷的韭菜,就可以防螞蟻。
把不要的香水瓶裝些水,放在飲水機旁的地板上,螞蟻就不會在飲水機周圍出現了。
在螞蟻走過的地方撒上爽身粉(痱子粉),隔幾天就看不到螞蟻了。
螞蟻怕橡皮筋的味道,把橡皮筋綁在桌腳或罐子上即可。
壁櫥里有螞蟻,可放一些香菜、芹菜等有味蔬菜,即可驅趕螞蟻。
用洗衣粉稀釋后直接抹在螞蟻常出路的路線上,讓它自然干,且不再用水擦拭干凈。
在拖地的水中加入幾滴熏衣草精油,螞蟻就會在家中絕跡。
用樟腦球磨成粉,撒在螞蟻常出沒的地方,效果很好。
用報廢的自行車圈環形剪成約1厘米寬的長橡皮條,用鞋釘和大頭針把它釘在門框上和玻璃窗與紗窗之間的窗框上。自釘上橡皮條至今,家中再沒有紅螞蟻進入。橡皮條雖然不能徹底消滅紅螞蟻,但能有效地避免紅螞蟻的侵擾,不妨一試。
用花椒投放在螞蟻出沒處可以驅趕螞蟻。不過沒法徹底消滅它們。
其他內容
相關研究
研究表明,一類名為獨角蟻的古老螞蟻,可能是已知最原始的螞蟻類群。它們并不像如今的同類一樣群居,而是一類獨居的捕食能手?。
2023年4月,研究團隊發現,雄性的黃瘋蟻嵌合體在螞蟻的種姓制度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