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氏小羚羊
詹氏小羚羊(學名:Cephalophus jentinki):是偶蹄目、牛科、小羚羊?qū)俚牟溉閯游铩n^體長135厘米,肩高80厘米,尾長15厘米;體重57-80千克。是體型最大的小羚羊之一。它們肩后是灰色的皮毛,肩前則是深黑色的。肩膀上有一道白色斑紋分隔兩種毛色,腹部也是白色的。雌雄皆有尖角,末端稍稍向后彎,長14-21厘米。臉頰在每只眼睛前面的狹縫里有一個腺體。額頭上沒有簇毛。
棲息在非洲西部的雨林中,主要是原始森林,但也會進入相鄰的次生林、人工林和農(nóng)墾區(qū)灌叢和農(nóng)田中。單獨生活,主要是夜間活動的動物。通常日間會躲在叢林間有遮蔽的地方休息或睡覺。主要以水果為食,也包括植物的堅果、花朵、葉子和根莖。分布在西非的利比里亞南部、科特迪瓦西南部及塞拉里昂森林等地區(qū)。
動物學史
詹氏小羚羊是于1884年發(fā)現(xiàn)的,但到了1892年才有正式的描述。之后就未有再發(fā)現(xiàn)它們,直至1948年在利比里亞發(fā)現(xiàn)它們的頭顱骨。自1960年代都有多次的觀察報告。于1971年,在格拉迪波特動物園成功的人工培育了詹氏小羚羊。
形態(tài)特征
詹氏小羚羊頭體長135厘米,肩高80厘米,尾長15厘米;體重57-80千克。該物種的皮毛顏色與同屬物種不同:頭部和頸部黑色,具光澤,身體皮毛灰白色。一條細細的白色帶環(huán)繞著肩膀和下胸部,將黑色的前肢和灰色的身體分開;腿的顏色也一樣蒼白。嘴唇是蒼白色的,但最主要的面部特征是在每只眼睛前面的狹縫里有一個腺體。額頭上沒有簇毛。雄性和雌性都有堅固的刺狀角,在成熟的個體中,這些角長14-21厘米,從前額向后傾斜。
近種區(qū)別
詹氏小羚羊與黃背小羚羊相似,這是西非唯一一種體型與詹氏小羚羊相似的物種。雖然成年詹氏小羚羊的黑色和灰色皮毛很容易區(qū)分它們,但這兩個物種的幼仔非常相似。?
亞洲貘的顏色表面與詹氏小羚羊很相似,但是亞洲貘有很長鼻子、黑色的腿和更大的體型,所以很容易與詹氏小羚羊區(qū)分開來。
棲息環(huán)境
棲息在非洲西部封閉的冠層雨林中,主要棲息于原始森林,但也可能會進入相鄰的次生林、人工林和農(nóng)墾區(qū)灌叢和農(nóng)田中。海拔高度為海平面至1200米。該物種最基本要求貌似是果樹的多樣性和非常密集的叢林和植被庇護所,而不是特定的森林類型。
生活習性
詹氏小羚羊單獨生活,主要是夜間活動的動物,也有個體偶爾在白天出沒。通常日間會躲在叢林間,休息或睡覺時使用有遮蔽的地方,如中空或倒下的樹干及大樹的樹側(cè)。當受威脅時,能跑得很快及躲藏起來,但這種動物的耐力很差,通常跑不了多遠。像大多數(shù)小羚羊一樣,詹氏小羚羊被認為生活在穩(wěn)定的家庭范圍內(nèi),但尚不清楚該物種是否具有領地性。
是植食性動物。主要水果為食,也包括堅果、花朵、葉子、莖、根,并可能在人工林中采食可可豆莢、芒果和棕櫚果。
分布范圍
分布于地區(qū)僅局限于上幾內(nèi)亞森林的西部,從塞拉利昂到利比里亞,再到科特迪瓦西部和幾內(nèi)亞東南部的尼烏努魯河(Niouniourou river )河。分布于利比里亞東部,沿塞恩庫恩河、錫諾河和布托油棕種植園。也存在于Grebo國家森林和Krahn-Bassa國家森林中。在科特迪瓦,生活在位于西南部的泰伊國家公園內(nèi),與附近的渡渡鳥島,Rapid Grah,Cavally-Gouin和Scio分類森林相鄰。幾內(nèi)亞的分布僅限于東南部,在齊亞馬生物圈保護區(qū)、迪克森林和山寧巴州自然保護區(qū)中都有記錄。
繁殖方式
詹氏小羚羊的妊娠期8個月左右。每胎產(chǎn)1仔,斷奶期未知,大概3-4個月。壽命長達21年。關于該物種的繁殖模式知之甚少。幼羚出生時皮毛呈深棕色,直到一歲時才呈現(xiàn)成羚的黑色和灰色。
保護現(xiàn)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3.1——瀕危(EN)。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CITES)2019年版附錄Ⅰ?
種群現(xiàn)狀
在整個分布區(qū)域內(nèi),詹氏小羚羊都非常罕見或稀有。伊斯特(East )1999年假設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千米0.1只,估計總數(shù)約為3500只,但是到了2001年,威爾遜(Wilson)認為僅剩下2000多只動物了。
瀕危原因
該物種整體數(shù)量呈下降趨勢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原因:對該物種的主要威脅是廣泛的森林破壞,例如伐木和農(nóng)業(yè)擴張,這些原因造成棲息地縮減。狩獵對該物種的影響也很大,獵食叢林肉在整個西非都存在,特別是使用電纜圈套器的狩獵方式正在增加。有些詹氏小羚羊生活在狩獵壓力較低且得到有效保護的地區(qū)之外,例如薩波國家公園,戈拉雨林國家公園和塔伊國家公園西段( 2013年),這使得詹氏小羚羊成為被偷獵者瞄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