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腰小羚羊
紅腰小羚羊(學名:Cephalophus rufilatus):是偶蹄目、牛科、小羚羊屬的哺乳動物。頭體長60-70厘米,肩高30-40厘米,尾長7-10厘米。成體重9-14千克。體型敦實,背部凸圓形。臉上有火焰紋。耳朵很大,深色的額頭上有一簇黑色的發毛。眼睛前有眶前腺。身體呈明亮的狐紅色,體側有一層橙紅色的皮毛,腹側的皮毛較淺。體背中線有一條深灰黑色的條紋,從肩膀一直延伸到臀部。尾部有一簇黑色的絨毛。成年雄性有黑色短角,角長6-9.5厘米。雌性的角比雄性短得多,角長3-4厘米,或者完全沒有。
棲居在西非和中非熱帶稀樹草原林地,沿著熱帶稀樹草原森林的過渡地帶和排水線茁壯生長。這些地區提供了充足的草地和適當的遮蔽物。該物種在清晨和傍晚最活躍,它們大部分時間都在尋覓食物。食物主要包括樹葉、水果、鮮花和嫩樹枝。分布于非洲中部和西部,大多數非洲森林中都很常見,但也有少量分布在非洲赤道雨林之外。
形態特征
紅腰小羚羊頭體長60-70厘米,肩高30-40厘米,尾長7-10厘米。成體重9-14千克。是一種體型敦實,有圓形的背部的小羚羊。身體呈明亮的狐紅色,體側有一層橙紅色的皮毛,腹側的皮毛較淺。它們的背中線有一條深灰黑色的條紋,從肩膀一直延伸到臀部。小腿在腹部線以下的顏色也是藍灰色的,尾巴也是這樣,尾部有一簇黑色的絨毛。一道黑色的火焰紋從臉的中央延伸下來,口吻和下唇深色,上唇和下顎白色。耳朵很大,深色的額頭上有一簇黑色的發毛。每只眼睛前面的一個非常突出的狹縫是眶前腺的開口。成年雄性擁有黑色的尖刺狀短角,從前額直接向后突出,角長6-9.5厘米。雌性的角通常比雄性短得多,角長3-4厘米,或者完全沒有。
一般來說,小羚羊屬的動物的獨特之處在于它們擁有不同于其他非洲羚羊的眶前腺。這些腺體位于鼻子的眼睛之外(不像其他羚羊),并在臉頰形成可見的凸起。在所有羚羊物種中,紅腰小羚羊擁有最大的眶前腺體。
近種區別
在野外,“紅腰小羚羊”可能很難識別,盡管紅腰小羚羊比某些小羚羊更容易區別,因為它們的背部條紋很寬,腿很黑,而且棲息在稀樹草原上。
騮毛小羚羊在夜間活動,背部有一條清晰的黑色條紋,從頸部一直延伸到后腦勺。類似地,奧氏小羚羊的背部有一條非常細且輪廓分明的黑色條紋。
白腹小羚羊背部有一條非常寬的黑色條紋,通常有一個扇形邊緣。青臀小羚羊的背條紋向尾部變寬,在后軀上展開。
黑額小羚羊和韋氏小羚羊沒有明顯的背部條紋。
棲息環境
紅腰小羚羊是棲居在西非和中非熱帶稀樹草原林地的物種。沿著熱帶稀樹草原森林的過渡地帶和排水線茁壯生長。這些棲息地的特點是高草(主要是象草、狼尾草)和灌木(山柑屬、喬木棘刺屬和其他),并提供充足的放牧機會和適當的覆蓋物。在塞拉利昂,該物種曾經是北部稀樹草原和南部邊緣農場灌木中最常見的小羚羊;其分布范圍在農場灌木和其他次生植被取代原始森林后,使該物種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向南擴展。
生活習性
領地
在野外,紅腰小羚羊占據不同的棲息地,很少重疊。在特定的家庭范圍內,它們單獨或成對生活。偶爾會在水源周圍發現更多的同類。紅腰小羚羊用來自眶前腺的氣味分泌物來標記它們的食物區域。與其他羚羊相比,這些棲息地很小,在放棄并進入到新領地之前會被占領幾個月。?
感官
紅腰小羚羊具有敏銳的聽覺和嗅覺,優于人類,可以使觀察紅腰小羚羊具有挑戰性。當它們受到威脅時,它們會發出刺耳的吠聲來與它們的孩子交流。紅腰小羚羊羊對其他物種的領地氣味標記也很敏感。
活動
紅腰小羚羊在清晨和傍晚最活躍,它們大部分時間都在尋覓食物。紅腰小羚羊相對是留居動物,在移居新領地之前會在同一個棲息地居住幾個月。進食時,它們會時刻保持警覺,很容易被激起逃跑行為。它們受到驚嚇時會低下頭,潛入附近的植被中。與其他小羚羊不同,紅腰小羚羊不參與社交游戲或互惠互利。這兩種行為在小羚羊屬的其他物種中很常見。
食物
紅腰小羚羊是食草動物,被描述為“割草機”。它們主要在離地面一米的范圍內進食,不會在任何區域花費大量時間。食物主要包括樹葉和水果,但也包括鮮花和樹枝。在一項對紅腰小羚羊胃內容物的研究表明,它們偏愛以潮濕稀樹草原次生林斑塊中的果實為食。
分布范圍
分布于貝寧、布基納法索、喀麥隆、中非共和國、乍得、剛果(金)、科特迪瓦、岡比亞、加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紹、馬里、尼日爾、尼日利亞、塞內加爾、塞拉利昂、南蘇丹、蘇丹和多哥。
繁殖方式
文獻中沒有詳細描述紅腰小羚羊的交配行為。然而,小羚羊屬物種的交配行為是相對同質的。求愛的特點是從發情前幾天(持續一天)到交配,雄性會跟隨、咬和舔雌性的生殖器。在發情期間,雌性小羚羊小便時蹲得異常低。在尿液檢測信息素時,雌性尿液會引起一種反應,即雄性會以獨特的鬼臉皺起上唇。雌性小羚羊通過外陰腫脹和變紅來展示性接受能力。?
交配系統為一夫一妻制。在圈養的雄性小羚羊中,配偶的競爭采取沖鋒、攻擊性追逐、頭撞和嘶咬的形式。在野外沒有觀察到雄性的競爭性攻擊,這可能是因為個體的家庭范圍通常相距甚遠。妊娠期240-245天,每胎產仔數1,幼羚出生時體重平均約為1000 克。斷奶期3個月。雌性紅腰小羚羊在出生后和梳理毛發時直接用眶前腺的分泌物標記它們的幼崽。在旱季或雨季早期在野外看到過幼體。幼羚出生后,母羚會將幼羚藏在植被中尋找掩護,然后回來喂養它。 在這個階段,即使有其他動物靠近,幼羚也會本能的保持安靜。幼齡斷奶并獨立生活時體重約為9千克。雌性性成熟年齡是18個月。壽命長達15年。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3.1——無危(LC)。?
種群現狀
1999年估計紅腰小羚羊的物種總數為170,000只,其中大約一半在保護區內。2013年公布的密度估計范圍為每平方公里0.1-4只。2001年的調配報告說,科特迪瓦科莫埃的數量下降到了每平方公里0.45-0.14只。2005年,幾內亞的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6只,下降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