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
-
組織架構
- 1998年-2005年
- 2005年-2012年
- 2012年,騰訊對自身組織架構進行了7年以來最大規模的調整,以產品為導向的業務系統制升級為事業群制,對原有業務進行了較為徹底的梳理與重構 。這套管理模式是由騰訊總裁劉熾平從國際先進企業中引進,也借鑒了麥肯錫等咨詢公司的意見。重組后,現有業務劃分成企業發展事業群(CDG)、互動娛樂事業群(IEG)、移動互聯網事業群(MIG)、網絡媒體事業群(OMG)、社交網絡事業群(SNG),整合原有的研發和運營平臺,成立新的技術工程事業群(TEG),并成立騰訊電商控股公司(ECC)專注運營電子商務業務。2014年5月6日,騰訊成立微信事業群(WXG),并撤銷騰訊電商控股公司,將實物電商業務并至騰訊入股的京東公司,O2O業務并至微信事業群。2012年-2018年
- 業務體系
- 名品堂
騰訊控股有限公司(英語:Tencent Holdings Limited,正式名稱: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簡稱騰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家跨國企業控股公司,為中國大陸規模最大的互聯網公司,1998年11月由馬化騰、張志東、陳一丹、許晨曄、曾李青5位創始人共同創立,總部位于深圳南山區騰訊濱海大廈。騰訊業務拓展至社交、金融、資訊、工具和平臺等不同領域,其子公司專門從事各種全球互聯網相關服務和產品、娛樂、人工智能和技術。目前,騰訊擁有中國大陸使用人數最多的社交軟件騰訊QQ和微信,以及最大的網絡游戲社區騰訊游戲。在電子書領域 ,旗下有閱文集團,運營有QQ閱讀和微信讀書。
騰訊于2004年6月16日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于2016年9月5日首次成為亞洲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并于2017年11月21日成為亞洲首家市值突破5000億美元的公司。2017年,騰訊首次躋身《財富》雜志世界500強排行榜,以228.7億美元的營收位居478位。
香港財經界把阿里巴巴(港交所:9988)、騰訊、美團點評(港交所:3690)、小米(港交所:1810)四只中國大陸科技股的英文名稱首個字母,合稱“ATMX”股份。
上市前
馬化騰于1984年隨家人從海南移居深圳,14年后的1998年11月,他和其他四位聯合創始人一起創立騰訊。次年2月,即時通訊軟件“OICQ”誕生 。OICQ原本是利用中國電信深圳分公司的資金和服務器資源開發,并提供給中國電信使用,后騰訊發現此軟件的潛力,通過與中國電信的交涉后收回此軟件的使用權。
馬化騰原計劃是提供一項通過尋呼機訪問信息的互聯網服務,并將此服務作為產品銷售給其它公司。但其前雇主潤迅通信以及TOM.COM對此產品不感興趣。其盈利的重要渠道之一是銷售OICQ號。這時美國在線對這家公司發出律師信稱其產品名字與旗下產品ICQ類似。其后騰訊將OICQ改稱QQ。 此時,國際數據集團(IDG)和李澤楷的盈科數碼分別向騰訊投資220萬美元,各占騰訊20%股份,馬化騰及其團隊只持股60%。 2001年6月,科技股泡沫破裂,香港盈科以1260萬美元的價格將其所持騰訊控股20%的股權悉數出售給米拉德國際控股集團公司(MIH)。 MIH還從IDG手中收購了騰訊控股13%的股份。
- 2002年3月,QQ注冊用戶數突破1億大關 。此時,進軍中文社區的MSN Messenger對其構成威脅。騰訊借用類似韓國社交網絡Cyworld的運作模式,銷售虛擬物品如人物形象服裝、背景等,此產品后來成為其重要的收入來源。針對其對手MSN,QQ在系統界面乃至網站VI等對其模仿。QQ也曾開設專賣店銷售QQ系列實體產品如服裝、錢包等,但后來經營不善退出。
- 2002年6月,騰訊控股其他主要創始人又將自己持有的13.5%的股份出讓給MIH,騰訊的股權結構由此變為創業者占46.3%、MIH占46.5%、IDG占7.2%。
- 2003年8月,騰訊推出QQ游戲,并以其VIP服務收取用戶費用。
- 2003年8月,騰訊創業團隊將IDG所持剩余股權悉數購回,并從MIH手中回購少量股權,經過股權結構的重新調整,最終完成了上市前MIH與創業團隊分別持股50%的股權結構。
- 2004年6月16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掛牌。
2005年到2010年
上市后,騰訊開始其一系列的收購行動。
- 2005年3月16日,騰訊收購Foxmail。
- 2010年4月12日,騰訊斥資23.28億元入股Digital Sky Technologies(DST),持有DST的10.26%經濟權益及0.51%總投票權 ;同年以3億美元(約19億元人民幣)入股東歐互聯網公司Mail.ru集團近8%股權,藉以進軍俄語及東歐的互聯網市場。2010年8月24日,騰訊斥資0.6億美元收購Discuz開發商北京康盛創想公司。
- 2011年5月17日騰訊出資8440萬美元(約人民幣5億4900萬元)收購藝龍旅行網16%股權,成為藝龍第二大股東。
- 2007年,騰訊開始涉足大型網絡游戲,并占有了一定的市場份額。所代理的穿越火線和地下城與勇士是其代表作品。
- 2008年6月10日起,騰訊獲納入恒生指數成份股(藍籌股)。
- 2010年3月,QQ同時在線用戶突破1億,QQ擁有了中國大陸即時通訊市場不可撼動的地位。
- 但此時騰訊與奇虎公司之間的市場沖突,卻引發“3Q大戰” 。由于兩者在各自主導領域的市場占有率極高,兩者的爭斗導致中國大陸數以億計的用戶受影響,事后騰訊及奇虎均受到市場及政府的批評,多年來騰訊復制其它公司運營模式所帶來的積怨也一同爆發。
- 2010年4月,騰訊投得南山科技園T204-0072土地地上權,以興建新總部大樓,即今天的騰訊濱海大廈。
2011年
相較短期的“3Q大戰”(雖然此后雙方公司仍有沖突),騰訊在更大層面上受到中國其他復制他人經驗的公司的挑戰。此前,SNS方面,模仿facebook的開心網、人人網已經對其社交市場構成威脅;其后,模仿Twitter的新浪微博以新的即時交流形式挑戰其即時通訊市場的霸主地位。2011年,騰訊開始推廣其“騰訊社區開放平臺”產品,號稱對第三方開發程序接口甚至通訊協議以吸引第三方合作者加入開發。
- 2011年10月20日,騰訊斥資1億美元(約7.8億港元),入股內地社交網站開心網;10月22日騰訊斥資2.48億港元,每股作價0.4港元,入股香港上市的文化中國8%的股權;11月16日騰訊斥資1.3億人民幣,每股作價25人民幣,入股深圳上市的順網科技(526萬股)3.98%的股權;11月16日騰訊加碼10億美元(77.64億港元)投資騰訊電貿整合拍拍、QQ商城、易迅、移動電貿、生活服務、數字發行業務等騰訊電貿旗下業務,其他電貿投資如F團、高朋網等,均未有注入騰訊電貿內。
此外,其對互聯網以外的公司也有一定動作。
- 2011年5月10日騰訊出資4億5000萬元人民幣入股華誼兄弟4.6%股權,成為第四大股東。
- 2011年7月6日騰訊控股入股金山軟件15.68%權益,總代價約8.92億元。
2012年
- 2012年4月6日,騰訊入股韓國即時通訊軟件KakaoTalk約13.84%股份,作價5億港元(約合4.032億人民幣,743億韓元);6月19日騰訊收購美國游戲開發商Epic Games少數股權;7月19日騰訊入股財新傳媒19.77%股權,作價約5647.6萬元人民幣;12月7日由F團和高朋合資成立的網羅天下公司(GroupNet)將統一公司的品牌名為高朋網,放棄F團和QQ團購品牌,新公司股權比例為:騰訊占到30%,Groupon占到超過10%,聯想投資占到將近10%,剩余40%左右股份為管理層持有;3月14日騰訊第四季度財報中披露,其已投資俄羅斯信箱服務商Mail.Ru集團7.8%股權。
2013年
- 2013年1月,騰訊以6千萬元全資收購了甲級測繪資質公司科菱航睿空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2013年7月24日,騰訊游戲與EA達成戰略合作,獲中國大陸EA SPORTS《FIFA Online 3》代理權,預計即將在2013年第四季度提供測試;9月9日騰訊與迪士尼媒體(Disney Media Distribution),發行合作,為“好萊塢影院”(Hollywood VIP)會員提供迪士尼電影和動畫片,該網絡視頻服務現已涵蓋逾1500部電影;
- 2013年7月29日騰訊與戴維斯咨詢公司和倫納德·格林伙伴公司合組的財團ASAC II LP投資集團以23.4億美元從維旺迪購入動視暴雪1.72億股,占后者24.9%的股份。
- 2013年9月16日騰訊透過旗下全資子公司THL A21 Limited,斥資4.48億美元向搜狐收購搜狗36.5%的非投票B類新股及可投票的B類優先股,而日后持股可能會增至40%。同時將搜搜業務,輸入法業務注入到搜狗公司。 2013年12月10日,騰訊向打車軟件嘀嘀打車注資1億美元。這是繼今年4月騰訊注資后的第二輪巨額投入;
- 2013年12月15日騰訊首次投資于國內獨立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好買財富。2013年,南非MIH集團持有騰訊33.93%的股權,馬化騰持股 10.22%,不及MIH的三分之一。然而南非MIH集團一開始就放棄了所持股份的投票權,因此騰訊公司的具體經營管理主要還是由馬化騰和幾位聯合創始人來負責。
2014年
- 2014年1月15日,騰訊將以15億港元入股華南城(1668)成為策略股東,合共認購6.8億股華南城新股,占華南城擴大后已發行股本約9.9%。認購價為每股2.2元,騰訊可于交易完成后兩年內,以每股3.5元增持華南城新股,令騰訊占華南城擴大后股本約13%。
- 2014年2月12日,騰訊全資擁有附屬Huai River與開曼群島大眾點評網、其附屬公司及其他獨立第三方訂立購股協議,并根據購股協議認購大眾點評網的新發行股份約20%,但未有公布作價。
- 2014年2月17日,騰訊與美國財經科技網站《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簽署合作協議,騰訊將成為《商業內幕》在大中華區(包含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臺灣)的獨家內容合作伙伴,并將獨家享有其內容的中文版版權。
- 2014年2月17日,騰訊、博裕、元禾三家機構投資5億元人民幣,入股總部位于蘇州的同程網,早在2012年,騰訊已獲同程網5%的股份,是次三家機構投資5億元,共擁有同程網50%股份,同程網創業團隊仍擁有50%的控股權。
- 2014年3月10日,騰訊控股,通過全資擁有附屬公司以2.147億美元+QQ網購+C2C拍拍網+少量易迅股權(據估算約10%)向京東商城認購351,678,637股普通股,占上市前在外流通京東商城普通股的15%,根據公告,第一部分股權交易完成后,騰訊數碼、騰訊電商、易迅物流及騰訊廣州都將屬于京東。認購相關數目的京東普通股,占上市后在外流通的京東商城普通股的5%。
- 2014年3月21日,騰訊以1.8億美元(約14.04億港元),收購中國房地產服務企業易居(中國)控股旗下樂居控股全面攤薄后15%的樂居股份。
- 2014年3月27日,騰訊以5億美元(39億港元),入股韓國上市公司CJ E&M旗下游戲公司CJ Games的28%股權,進軍韓國手游市場。交易完成后,騰訊將成為CJ Games的第三大股東,CJ E&M高級顧問房俊爀、CJ E&M則為第一及第二大股東,分別持有CJ Games全面攤薄后35.88%和35.86%股份。未來CJ Games將與姊姐游戲發行部門Netmarble合并,改名為CJ Netmarble。
- 2014年5月6日,騰訊產業投資基金以每股15.04元(人民幣,下同),總代價11.73億元(約14.6億港元)向四維圖新(002405.SZ)大股東中國四維收購四維圖新7800萬股無限售條件流通股,占公司總股本11.28%。轉讓完成后,騰訊將持股11.28%,中國四維將持股12.58%。2014年6月27日,騰訊斥資7.36億美元(約57.4億港元),入股在紐交所掛牌的58同城,交易完成后騰訊將擁有58同城共19.9%權益,以及投票權益15.2%。
- 2014年8月29日,萬達集團、百度、騰訊宣布共同出資在香港注冊成立萬達電子商務公司,全力發展O2O電商商務模式。三家公司對萬達電商的首期投資額高達50億人民幣,其中萬達持股70%,騰訊和百度各持股15%。
- 2014年9月2日,醫療健康互聯網公司丁香園宣布獲得騰訊戰略投資,投資規模為7000萬美元。
- 2014年9月12日,由中國人保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騰訊、麥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發起設立的深圳市人保騰訊麥盛能源投資基金企業,戰略出資100億元入股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占銷售公司本次增資完成后2.8%的股權。
- 2014年10月9日,騰訊控股全資子公司THL E Limited(下簡稱“THL”)。10月3日斥資約230萬美元,以37.3美元(每ADS)的價格買入58同城616,621股ADS(美國存托憑證),合1,2333,242股A類普通股。交易完成后,騰訊實益擁有58同城25.3%的股份,擁有16.02%的投票權。
- 2014年10月13日,騰訊控股牽頭財團以超過1億美元注資內地互聯網醫療平臺“掛號網”(guahao.com)。2014年11月,騰訊以20.40億港元(約等于人民幣16.16億元)。入股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23%股權。
2015年
- 2015年1月9日,騰訊將以1.5億美元入股易車網(BITA)A新發行普通股。交易完成后,騰訊將持有3.3%股權,此外,易車旗下專注汽車金融互聯網平臺的子公司易鑫資本,將獲騰訊1.5億美元的現金投資認購新發行A類優先股占26.6%。
- 2015年1月19日,騰訊以每股14.93元,向小米出售金山軟件3530萬股,占金山全部已發行股本2.98%,總作價約5.27億港元。完成后騰訊對金軟的持股減至9.6%。
- 2015年1月20日,根據工商局的最新信息顯示,騰訊已經全購盛大文學的注冊公司“上海宏文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收購價格約40~50億人民幣。
- 2015年1月28日,騰訊、中信產業基金、京東、大眾點評及紅杉資本聯合投資3.5億美元,入股內地最大在線外賣訂餐平臺“餓了么”,餓了么2014年交易總訂單量1.1億,日訂單峰值200萬單,市場占比60%,移動端交易額占比超過75%。
- 2015年2月1日,NBA官方宣布騰訊將以5億美元獲得NBA未來五個賽季的網絡獨家直播權,該協定自2015年7月1日起生效。據透露,騰訊除了獲得賽事直播權之外,還得到了在騰訊游戲平臺改編NBA游戲的權利。
- 2015年4月17日,騰訊將以52美元(每ADS)認購價值4億美元的58同城新發股票。截止目前,騰訊占股比例為25.1%(占股比例為全部發行股票總數完全稀釋后的數量) 。
- 2015年4月28日,騰訊宣布推出TencentOS操作系統 。
- 2015年4月30日,騰訊斥資1.26億美元(約9.77億港元)入股美國手機游戲開發商Glu Mobile Inc. 14.6%的股份。
- 2015年6月,騰訊聘用歌手周杰倫擔任旗下代理網游英雄聯盟的代言人暨明星召喚師,并由周杰倫創作游戲主題曲。
- 2015年12月18日 - 《英雄聯盟》游戲開發商Riot Games 宣布,該公司大股東騰訊將全資收購剩余股份,成為騰訊旗下的全資子公司。
2016年
- 2016年5月27日 - 騰訊投資3000萬美元,微影時代投資5500萬美元,分別獲得4.5%與8.2%的控股權,成為YG公司的第三、四大股東。
- 2016年6月18日騰訊全資擁有的財團Halti斥資86億美元現金,向日本軟銀收購73.2%、和向若干Supercell員工股東及Supercell的若干前員工,收購《部落沖突》、《海島奇兵》、《部落沖突:皇室戰爭》游戲開發商芬蘭Supercell12%股權,合共84.3%股權。根據 Supercell 2015 年財報顯示,公司一年內共實現營業收入 23.3 億美元,凈利潤達到 9.64 億美元。
- 2016年6月28日騰訊以每股20.23美元戰略投資易車網(BITA)7.1%股權。
- 2016年7月15日騰訊以現金加注入旗下資產QQ音樂的方式斥資12億美元(約92億港元)增持擁有“酷我音樂”和“酷狗音樂”兩音樂平臺的內地音樂流媒體公司China Music Corp(海洋音樂集團)由16%升至約60%股權,交易完成,騰訊在內地網上音樂市場擁有58%市場占有率。
- 2016年10月16日中航旗下的AVICT HK、中信資本、中信銀行旗下的信銀香港投資、信達資產、浦發銀行、Greater Global、HundredsCell Investment合共斥資8.5億美元(約66.3億港元)現金認購持有Supercell的財團Halti的股份,并擁有50%的投票權,收購完成后,Halti將擁有76.9%的Supercell權益。Halti現時的總資產值為37.2億美元(約290.2億港元)。
- 2016年10月19日騰訊通過聯合控股公司(Naspers控股91%、騰訊控股9%),將印度ibibo公司出售給印度最大在線旅游公司MakeMyTrip,交易結束后,MakeMyTrip將100%控股 ibibo,Naspers和騰訊聯合成MakeMyTrip最大股東,控股40%,
- 2016年12月21日騰訊收購泰國最大的門戶網站?Sanook.com,完成收購后公司將更改名為Tencent Thailand LTD“騰訊(泰國)公司”,騰訊持股比例為100%。
- 2016年12月27日北京四維圖新,伙騰訊及新加坡政府的GIC公司,投資荷蘭汽車導航商Here地圖一成股權。
2017年
- 2017年1月20日騰訊及高瓴資本分別收購英杰華香港20%和40%股權。
- 2017年1月24日騰訊公司QQ音樂業務和中國音樂集團(CMC)合并成為新的音樂集團,現已正式更名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
- 2017年3月27日騰訊斥資3.5億美元入股快手。
- 2017年3月28日騰訊斥資17.78億美元(約139億港元)入股特斯拉汽車5.01%(816.75萬股),成為Tesla第五大股東。
- 2017年4月10日微軟、eBay和騰訊控股向向印度電商Flipkart投資14億美元,此輪投資對該公司的融資后估值為116億美元。
- 2017年4月18日騰訊斥資2億美元現金及其他業務資源入股58同城旗下二手交易平臺轉轉。
- 2017年4月21日金山軟件公司以6,262萬美元(約4.85億港元)向騰訊出售游戲開發業務西山居3981.95萬股或4.34%股權,另外,騰訊擬向西山居其他股東,收購5.56%股權,合計對價約8000萬美元(約6.24億港元)。
- 2017年6月6日騰訊關聯公司以3億元人民幣入股創維數碼間接非全資附屬公司深圳市酷開網絡科技約7.7142%股權。
- 2017年7月2日騰訊斥資4.5億人民幣入股TCL集團旗下子公司深圳市雷鳥科技16.67%股權。
- 2017年7月20日(美國紐約東岸時間),美國財富雜志公布,該公司截至2017年度財富雜志全球500大企業,排名為478位 。
- 2017年7月30日騰訊以1770萬英鎊(約合1.563億人民幣)入股英國游戲開發商Frontier Developments 9%股權,這意味著騰訊成為繼Frontier CEO David Braben之后的第二大股東。
- 從2017年7月至2017年8月,騰訊提交計劃,擬分拆互聯網出版商閱文集團,將其在港交所上市;將分拆其與搜狐共同持有的中國第二大搜索引擎搜狗,將其在美國上市;另外,銀行家們預測,騰訊將接著進行全球第三大音樂訂閱業務中國音樂集團的上市。
- 2017年8月16日騰訊及中國信達財團以每股6.83元人民幣,斥資110億元人民幣入股中國聯通A股 5.18%股權。
- 2017年9月20日騰訊全資附屬公司Tencent Mobility Limited以每股13.8港元,斥資28.64億港元入股中國國際金融股份2.075億股新H股,占擴大后H股股本約12.01%及全部股本約4.95%。
- 2017年10月20日,騰訊擁有39.7%股權的Sea(原名?Garena)集團,今天正式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號 SE,申請時估計融資目標 10 億美元,而發行首日 8.84 億美元的 IPO,Sea集團旗下有3大網絡平臺,包括電子商務蝦皮購物、數位娛樂Garena,以及電子支付服務AirPay,超過5000名員工分布于臺灣、印尼、越南、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市場提供服務。
- 2017年11月8日騰訊以22億美元(約172億港元)購入閱后即焚軟件Snapchat母公司Snap,1.4578億不具有表決權的A級普通股的Snap股份,相當于Snap股份12%。
- 2017年11月28日,新總部騰訊濱海大廈正式揭幕啟用。
- 2017年12月1日騰訊音樂與瑞典串流音樂平臺Spotify互換股份,Spotify將發行855.24萬股普通股占7.5%股份以換取價值約9.1億歐元的9%騰訊音樂股份。
- 2017年12月15日張軒松、張軒寧以每股8.81元(人民幣,下同),分別轉讓2.31億股及2.48億股,(即合計4.79億股,占永輝超市總股本的5%)股份予騰訊,轉讓價分別為20.31億元和21.84億元,合共約42.15億人民幣(約49.75億港元)。
- 2017年12月18日騰訊斥資6.04億美元入股唯品會7%股權。
2018年
- 2018年1月14日,騰訊2018守護者計劃大會在北京舉行,馬化騰會內表示,騰訊將全面開放自身技術與能力,共同構建“網絡安全共同體”。大會中,公安部、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聯、順豐控股、中國聯通等宣布加入此計劃 。
- 2018年1月19日,谷歌和騰訊達成專利共享協議,兩大巨頭結成聯盟。
- 2018年1月29日騰訊旗下林芝騰訊科技以1.875億元人民幣認購永輝云創科技新增注冊資本增資完成后林芝騰訊科技將持股15%,永輝超市持股46.6%。
- 2018年2月2日騰訊以每股10.48元人民幣購入榮基國際(香港)持有的海瀾之家2.39億股,占該公司總股本的5.31%,涉及金額24.99億人民幣。
- 2018年2月3日步步高商業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與騰訊計算機系統在深圳市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一致同意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 2018年2月5日據工商注冊信息顯示,盛大游戲在內地的控制實體盛躍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進行了投資人(股權)變更,新增股東為林芝騰訊科技,并新增董事馬曉軼。換言之,盛大已引入騰訊作為新股東。
- 2018年2月8日中國網絡游戲開發商盛大游戲公布,騰訊以30億元人民幣入股該公司,占注冊資本比率為11.8%。
- 2018年2月14日步步高商業連鎖股份有限公司(002251.SZ)發布公告,公司股東張海霞、新沃基金與騰訊簽署股份轉讓協議,以每股17.1元人民幣合共向后者轉讓公司6%股份,涉資8.87億元人民幣。
- 2018年3月8日騰訊以6.3億美元戰略投資斗魚直播。
- 2018年3月8日騰訊以4.616億美元戰略投資歡聚時代旗下虎牙直播。
- 2018年3月10日騰訊旗下林芝騰訊科技以33.1704億元人民幣入股光線傳媒旗下新麗傳媒27.6420%股權。
- 2018年3月15日騰訊擴展科研戰線,宣布將成立機器人實驗室“Robotics X”,其與AI Lab將會成為騰訊AI產業的雙基礎支撐部門,為騰訊進一步探索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的載體。
- 2018年3月21日騰訊以每股66歐元,斥資4.5億美金購入育碧5%股權(5591469股)成為育碧股東之一。
- 2018年3月23日騰訊大股東Naspers以每股405港元配售1.8999783億股,占已發行股本約2%,涉及資金769.4億元,配售完成后,大股東Naspers持倉由33.17%減至31.17% ,仍為騰訊的控股股東。
- 2018年3月31日,騰訊向一間持有聯營公司拼多多作出額外投資,以10.19億美元(約等于64.62億人民幣)認購其8.92%股權。
- 2018年5月29日騰訊出資2.997億人民幣,以8.1元/股的價格受讓常山股份公司股東部分資管份額共占公司總股本2.24%的股權。
- 2018年6月6日騰訊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宣布,雙方組成的聯合體以43億人民幣成功中標動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49%股權轉讓項目。
- 2018年8月13日閱文集團以總代價155億人民幣的現金及發行新股,向騰訊旗下Tencent Mobility及新麗管理層成員,全購從事電視劇、網絡劇及電影的制作和發行的新麗傳媒,閱文會以發行新股方式向騰訊支付發行代價。透過收取代價股份后,騰訊占閱文持股比重將由目前57.63%增至62.42%。
- 2018年9月12日由英杰華伙拍高瓴資本集團及騰訊合組的香港首間網上人壽保險公司Blue今日正式推出,合資比例分別為英杰華香港及高瓴資本各占四成,騰訊占余下兩成。
- 2018年10月1日騰訊及投資公司高瓴資本,向名創優品合共投資10億元人民幣。
- 2018年10月3日騰訊控股以每股12.67美元的價格,認購bilibili新發行的普通股共計25063451股,價值3.176億美元持股量增至12.3%股權。
- 2018年10月4日騰訊和KKR公布,斥最多1.75億美元(約13.65億港元),認購菲律賓電訊公司PLDT旗下數碼科技子公司Voyager Innovations新股。
- 2018年10月8日騰訊向巴西金巴西網上銀行及信用卡營運商Nubank投資1.8億美元,并得到約5%的股份。
- 2018年12月7日,由安踏體育(占57.95%)、方源資本(占15.77%)、騰訊(占5.63%)及加拿大瑜珈服飾品牌露露檸檬創辦人Chip Wilson私人擁有的投資公司(占20.65%)合組的財團以每股40歐羅現金代價,斥資約46億歐羅(約408億港元)收購芬蘭體育用品商亞瑪芬體育。該公司旗下持有網球拍品牌Wilson、行山鞋品牌Salomon、滑雪設備品牌Atomic、戶外用品Arc'teryx,以及運動手表三大品牌之一Suunto等。
- 2018年12月2日騰訊音樂以每股13美元定價,發行的8200萬股美國預托股份(“ADS”),每股ADS代表兩股公司A類普通股,集資額約10.66億美元。如果承銷商完全行使其超額配售的權利,則本次公開發行的總規模將增至12.3億美元,12日在美國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股票代碼為“TME”,首日收市價報14.00美元,較發行價上漲7.69%,按收市價計算市值約228.94億美元。
2019年
- 2019年3月25日騰訊最大股東納斯帕斯將分拆包括持有31.2%騰訊,俄羅斯企業Mail.Ru、德國外賣公司Delivery Hero、電商網站OLX、印度外賣公司Swiggy、美國線上交易平臺Letgo、等海外互聯網業務成一家新公司,并于荷蘭阿姆斯特丹泛歐交易所上市,納斯帕斯將持有新公司的75%股份,其余25%為流動股份,新公司市值將高達1400億美元,成為歐洲最大的互聯網公司。
- 2019年4月3日長安汽車、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東風汽車、騰訊、阿里巴巴集團、蘇寧、深圳世嘉利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無錫飛葉投資有限公司,咸寧榮巽智慧出行產業投資基金,南京恒創云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領行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斥資97.6億元成立合伙企業南京領行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發展新能源汽車為主的共享出行產業
- 2019年5月23日·騰訊控股收購瑞典游戲開發商Sharkmob,但未公布收購金額。
- 2019年9月5日騰訊以1.2億美元參與客戶關系管理軟件銷售易的E輪融資。
- 2019年9月23日騰訊透過將可換股債券轉換為股份,增持控制芬蘭游戲開發商Supercell的財團股份權益,由50%增加至51.2%。轉換完成后,財團將成為騰訊附屬公司。
- 2019年9月30日,挪威游戲開發商Funcom確認騰訊收購了其公司的29%股份,成為該公司的最大股東。
股價跌勢反應中美熊市開始
2018年,港交所(香港交易所)資料顯示,騰訊控股有限公司的股價在一年內有向下走勢。由2月1日開始仆直,7月起插水。近52周,最高價HK$476.600及10月的最低價HK$265.000。 唯有不同建制媒體及經濟報導發功“唱好”,《香港01》聲言騰訊有秘密武器 《瑞信窩輪》指騰訊回軟,要留意 而有主流香港媒體涉質疑,《東方》指騰訊控股到10月15日都沒有公布回購股份。《AM730》甚至出現“拿騰訊填海”的報導,指騰訊是中美貿易戰如何害死中港美平民股民。另外,財經雜志《炒股幫》在8月份的一期封面故事,更直批騰訊祗值185元。
- 2019年11月15日,騰訊以2,310萬英鎊(約2.32億港元)向私募基金Perwyn Bidco購入英國游戲開發商Sumo Group1,500股股票,占其已發行股本的9.96%。
2021年
3月11日樂天 (Rakuten)向騰訊旗下的子公司Image Frame Investment(HK)Limited配售5738.3萬股,占已發行股份的3.65%,雙方將在數碼娛樂和電商領域展開合作。
7月12日,云頂新耀(1952)宣布與騰訊達成戰略商業合作伙伴關系,探索以數字化創新方式優化對患者和醫藥健康提供者的服務,包括與患者和醫療專業人士共同開展相關疾病,特別是針對各種癌癥、腎病和嚴重感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 。
組織架構
1998年-2005年
主要分為渠道、業務、研發、基礎架構部門,另設行政、人力資源、內部審計、信息等職能部門。首席運營官(COO)管理渠道和業務,首席技術官(CTO)管理研發和基礎架構,CEO統一協調 。
2005年-2012年
2005年,騰訊展開了第一次大規模的組織變革,由職能式改為業務系統(Business Unit)式。總體架構分為業務系統B線和平臺研發系統R線,B線和R線下設不同的業務單元,業務發展較為獨立。在這樣的架構下,騰訊形成了雙重分工系統,橫向是業務分工,縱向則是決策分工。
2012年,騰訊對自身組織架構進行了7年以來最大規模的調整,以產品為導向的業務系統制升級為事業群制,對原有業務進行了較為徹底的梳理與重構 。這套管理模式是由騰訊總裁劉熾平從國際先進企業中引進,也借鑒了麥肯錫等咨詢公司的意見。重組后,現有業務劃分成企業發展事業群(CDG)、互動娛樂事業群(IEG)、移動互聯網事業群(MIG)、網絡媒體事業群(OMG)、社交網絡事業群(SNG),整合原有的研發和運營平臺,成立新的技術工程事業群(TEG),并成立騰訊電商控股公司(ECC)專注運營電子商務業務。2014年5月6日,騰訊成立微信事業群(WXG),并撤銷騰訊電商控股公司,將實物電商業務并至騰訊入股的京東公司,O2O業務并至微信事業群。2012年-2018年
2018年至今
2018年9月30日,騰訊宣布開始新一輪架構調整,原有七大事業群中的業務按屬性重新分類合并,新建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原社交網絡事業群(SNG)、原移動互聯網事業群(MIG)、原網絡媒體事業群(OMG)重組到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 。
業務體系
即時通訊軟件
騰訊QQ,原名OICQ,是騰訊公司創始人馬化騰于1999年開發的即時通訊軟件。因與另一款1996年11月開發的即時通訊軟件ICQ(目前ICQ已經歸AOL旗下所有,騰訊間接控股)名字相似而被控侵權。雖然騰訊最終勝訴,但仍然將 OICQ 更名為 QQ 。
微信
微信是騰訊旗下針對智能手機平臺開發的帶有網絡社交功能的即時通訊應用。由張小龍擔任部門負責人。
游戲開發
騰訊游戲成立于2003年。
名品堂
“名品堂” 是騰訊代表公司級里程碑產品的最高榮譽,于2015年設立 。名品堂的入選名單在每年年底的騰訊公司員工大會上揭曉,獲獎的產品運營團隊將收到重量級獎金激勵。截至2018年,共有12項產品獲得此項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