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K
9630
國際極年
該活動主要對氣象、地磁等有關學科進行觀測和研究,并先后得到國際氣象組織和有關學術團體的支持。第一次國際極年從1882年8月至1883年8月,當時有奧地利、匈牙利、瑞典、法國、俄國等國家的科學工作者參加。規定參加單位在一年內環繞南、北兩極圈設立一些觀測站,配合各國已設站,對氣象、地磁、極光等現象作統一規定時間的觀測和記錄。第二次國際極年由1932年至1933年,這次有33個國家參加,獲得了高空物理現象和日地關系的有關資料。中國在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竺可楨的倡導下,于第二次國際極年設立了泰山和峨眉山兩個高山觀測站,上海徐家匯觀象臺和青島觀象臺參加了經度測量工作,佘山觀象臺參加了地磁和太陽輻射等工作。國際極年活動于1957年擴大為國際地球物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