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圖書館
玉林市圖書館是廣西地級市綜合性的公共圖書館,其前身是建于清乾隆年間的郁林州紫泉書院藏書樓,1928年由縣知名人士蔣子鰲等二百多人募款籌建為玉林縣圖書館,后經多次更名和館址變遷。1991年5月,新館落成啟用。新館位于玉林市教育中路553號,占地9.23畝,主樓高六層,總建筑面積4529平方米。
2018年5月14日,第六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結果公布,玉林市圖書館被為一級圖書館。
歷史沿革
玉林市圖書館前身是建于清乾隆年間的郁林州紫泉書院藏書樓,1959年被列為有獨立建制的文化事業單位,后經多次更名和館址變遷。
1983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撤消玉林縣,設立玉林市(縣級),玉林縣圖書館遂更名為玉林市圖書館。
1997年因撤地設市,升格為地市級圖書館。
1991年,玉林市圖書館投入使用。
場館布局
舊館址位于玉林市教育中路553號,占地9.23畝,主樓高六層,建筑面積4529平方米。
玉林市圖書館新館位于玉東新區玉東大道北側、石牛路西側,新館估算總投資約9786.71萬元,22293.61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13980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積8313.61平方米。建筑層數地下一層,地上五層,建筑高度23.40米。建筑設計總藏書量95萬冊,閱覽座位1000個,日接待讀者2000人次。建成后的玉林市圖書館新館將成為綜合型、開放性、現代化、多功能、廣西區內一流、國內先進的現代化中型公共圖書館。
館內設立辦公室、財務室、宣傳室、采編部、流通部、報刊部、科技咨詢部、少年兒童閱覽部、地方文獻部、輔導部、技術部、電子閱覽室等12個部門。
玉林市圖書館服務功能完備,擁有多種現代化的服務手段,提供外借、閱覽、參考咨詢、情報檢索、定題服務、讀者教育、館際互借、文獻復制、文獻傳遞等多種文獻服務。
1999年構建了本館局域網,有主服務器2臺,服務終端17個,并配有復印機、掃描儀等設備,使用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管理系統,實現了采訪、編目、流通、公共檢索等主要業務工作的自動化。
實行全開架借閱,設對外服務窗口8個,閱覽席位280個,全年正常開放,每周開館時間達66.5小時,全年接待讀者約25萬人次,書刊年流通總量100476冊次。
玉林市圖書館是玉林市的中心圖書館,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玉林市級分中心設在館內,由中心機房和電子閱覽室兩部分組成。
中心機房面積36平方米,有專門用于提供全國文化信息資源信息服務的服務器和相關設備。電子閱覽室面積138平方米,有微機40臺,可同時容納40名讀者查閱資料。
電子閱覽室通過1000Mbps光纖連接到主機房,主交換機為千兆,運行速度100Mbps到用戶桌面,采用10兆光纖接入互聯網,能保障用戶高速訪問互聯網,快速查詢、獲取所需信息。
館藏資源
玉林市圖書館館藏總量為38萬余冊,館藏以普及型的大眾讀物為主體,藏書以綜合性、普及性、實用性、連續性和地方性為特點,以地方文獻、中外文學作品、中小學教輔讀物、商業經營管理技術、醫學普及讀物、農業種養技術、中小型企業管理、服裝加工經營技術等專業文獻作為館藏采訪重點,兼顧各學科的重點圖書、代表著作、工具書的入藏。每年訂閱報紙260種,期刊1100種。
人員配置
玉林市圖書館隸屬玉林市文化局領導,現有事業編制職工45人,其中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9人,初級職稱26人;大專文化程度以上人員占職工人數的62%。
歷任館長
蔣剛、周仲新、梁立煥、盧永容。
榮譽稱號
玉林市圖書館以“愛館如家、愛書如命、愛讀者如親人”為宗旨,熱情周到地為廣大讀者服務, 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滿足公眾對文獻信息服務的多元化需求,進一步促進公民素質的提高和社會的和諧發展,為玉林市三個文明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多次獲得全國、廣西壯族自治區以及地(市)級表彰獎勵。
1981年獲國家文化部、人事部評為“全國農村文化工作”先進集體;
1991年獲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建設圖書館特別獎”;
1992年獲廣西區文化廳評為“全區一級圖書館”;
1994年獲“全國文明圖書館”、“全國一級圖書館”(縣市級)稱號;
1995獲 “全國文化先進集體”、“廣西知識工程先進單位”稱號;
1996年廣西知識工程領導小組授予“優質圖書館”稱號;
1997年獲廣西“知識工程”讀書活動獎;
1999年獲廣西“知識工程”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2001年獲廣西地方文獻資源建設貢獻獎;
2004年獲廣西“讀書—永遠的追求”讀書征文活動組織獎。
2022年被廣西壯族自治區婦聯授予“廣西三八紅旗集體”稱號。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
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系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