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絨鴨
王絨鴨為雁形目、鴨科、絨鴨屬鳥類,原產于北美洲、歐洲丹麥、芬蘭、格陵蘭、瑞典、冰島、挪威、俄羅斯等地。在北極苔原繁殖,其余時間都在水生環境生活。在冬季,會出現在海灣和峽灣的冰面上。1758年命名,無亞種。
體型最大的海鴨,色彩鮮艷、體大膘肥,絨乎乎的十分可愛,豐滿的羽毛是為了適應北極的嚴寒,是北極的氣候所使。王絨鴨的巢區十分靠近一種兇猛海鷗的巢,它能借助這種海鷗的力量,將其更強大的敵人如賊鷗、北極狐等趕走,保護自身安全。
科目分類:雁形
生存環境:海岸
顏色分類:黑色、黃色
性情分類:游禽
最大體型:60cm
遷徙類型:候鳥
壽命年限:20年
適宜溫度:20℃±10℃
食物飼料:雜食
王絨鴨形態特征
頭體長53-60cm,翼展94cm,重1.5-2kg。雄鴨有一個很大的酷似婚禮用的帽子,從頭頂到頸部罩住整個面頰,由淺灰色、藍色、綠色和紅色組成絢麗的面具和頭盔,橙紅色的嘴上有長方形覆頭面板。身體后半部的三分之二是黑色,與翕、喉嚨及胸部的白色形成明顯的對比。背上的羽毛相當突出。雌鴨是一致棕褐色與棕色組成較深的斑紋,是下體的羽毛是棕色和白色相雜。
王絨鴨生活習性
有些有遷移行為。像其他絨鴨一樣,該種原產于極北地區。繁殖于結冰的海岸,南到荷蘭和圣羅倫斯海灣。在南至法國、新英格蘭和阿留申群島的海域越冬。
王絨鴨飼養方法
雜食性,以水生動物:魚、甲殼動物和軟體動物為食,也吃植物類。從海底獲取大部分食物,所以喜歡在大陸邊緣的淺水區游來游去。為了捕捉獵物,可下潛至深達數十米深處。由于其主要是陸地生態模式,其飲食習慣差異很大,所以昆蟲等飲食也是王絨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冬季它們不完全是肉食性的,通常也吃藻類和海洋植物。
王絨鴨雌雄分辨
春季,雄絨鴨身披黑白分明的羽衣,雌絨鴨身體的大部分則呈褐色。
王絨鴨繁殖方式
一夫一妻制,由雌鴨孵育21-24天。這期間,雌絨鴨極少離開自己的巢區,一心一意撲在繁殖后代上。孵化后幼雛由雌鴨帶領,一起來到海邊,一邊嬉戲,一邊不停地潛入水中撈取食物。在通常情況下,幾個家庭的小絨鴨會聯合起來,過著集體生活,就像是幼兒園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