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全三冊)
偉大的經典作品往往有著豐富的詮釋空間,不同的讀者各有其理解。本書也是如此,作為中國小說史上難以被超越的經典,它很難被簡單地概括。賈寶玉由一個懵懂叛逆的少年最終"懸崖撒手"、看破紅塵、遁世出家,由此觀之,本書可以說是一部成長小說,也是一部頗具哲學意味、“以情悟道”的悟道書。書中寫賈、史、王、薛四大家族一度興盛,終又繁華散盡,各個人物各有其命運走向,這更是一部由盛轉衰的家族史,一幅精彩的群像畫卷。其中穿插著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三人的婚戀情感,曲曲折折,難以盡述,它似乎又是一部刻畫入微的愛情小說。與此同時,人情往來、婚喪嫁娶、理家治國等等事件層出不窮,如此看來,它又是一部世情小說。本書的飲食可以編成一本食譜,藥物可以編成一部藥典,服飾可以做好多期時尚雜志……總之,這本書內容豐富,無所不包。有人讀出反叛與抗爭,有人獲得啟悟和開解,有人為寶黛愛情而扼腕,有人為盛筵難再而嘆息,有人學習人情世故,有人研究風物習俗……本書是值得一讀再讀的。
本書的主題是永恒的。時代會變,人性不變。本書對一個時代的呈現,對人生意義的探討,對生命價值的追問,對情感與自我、真實與虛幻、生死與離合的展現,是送給每個讀者的禮物。本書是中國文學中不可不讀的作品,是對中國式哲學、中國式藝術、中國式生活的深度解析。
曹雪芹,名霑,字夢阮,號雪芹。生于南京,祖籍遼陽。祖上原為駐守遼東的漢人軍官,1621年歸附后金,入滿洲正白旗。曾祖母孫氏為康熙帝幼時奶姆。祖父曹寅為康熙帝的伴讀、御前侍衛,后任江寧織造,兼任兩淮巡鹽御史。雍正五年(1727年),雪芹叔父(一說父親)曹頫獲罪革職,被抄家,雪芹隨家人遷回北京。后住在北京西郊。曹雪芹工詩善畫,好飲酒,善談吐,娓娓然令人終日不倦,生活窮困潦倒而又嗜酒狂放,以至于“舉家食粥酒常賒”。乾隆二十七年,傷感于愛子早夭,貧病交加的曹雪芹離開人世。
重要批者脂硯齋:疑似作者生活伴侶,參與了《紅樓夢》的創作過程,扮演作者貼身編輯的角色,為《紅樓夢》留下大量批語,現身說法解析作者精妙的寫作技巧,更對書中大量的暗寫、隱喻、人物結局作了必要提示,為讀者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