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出瘋石
作品簡介
心理治療小組里陷入困境的病人、偷竊的年輕情侶、字幕組里通過網(wǎng)絡交流的譯者、制造假畫的畫家、赴美產(chǎn)子的孕婦、偽造手稿的詩人……《取出瘋石》書寫的,是這些人的故事。
這本小說集是著名學者、作家、藝術評論人周婉京的首部短篇小說集,收錄《出埃及記》《大榆樹》《字幕》《危機》《紐約最后一個政客》等九個短篇。周婉京圍繞當代城市生活,關注邊緣普通人的迷惑與痛苦,對生活的幽微之處進行了細致的刻寫。鋒利老練的文風書寫不乏溫情的當代故事,為我們呈現(xiàn)了她作為“文學新人類”精彩的跨文化、國際化寫作。
【書寫立體的城市生活】
與很多當代作家熱衷于寫鄉(xiāng)村和小鎮(zhèn)故事不同,周婉京的目光投向城市。文化視野、思維方式、價值取向、藝術與生活趣味的不同,讓作家的關注始終在宏達敘事之外,落在具體的人物身上。故事里的角色有溫度、有厚度,他們所展現(xiàn)的生活立體又鮮活。
【滾滾向前的狂野敘事】
周婉京故事里出現(xiàn)的角色,往往只生活在當下,在當下與其他角色或者故事中的“我”產(chǎn)生聯(lián)結與羈絆。情節(jié)之外,周婉京不會任由回憶和思緒彌散開去,這樣滾滾向前的書寫讓周婉京的寫作顯得老練、利落,毫不拖泥帶水,讓我們在閱讀中收獲一種智性的愉悅。
【跨文化意識&邊緣生活意識】
西川評價,周婉京的小說是“中國人跨大洋、跨文化書寫”,她的學者、藝術評論人身份及海外經(jīng)歷,使得很多故事都涉及海外生活,尤其是中國人在國外的生活。在這些故事里,主角們過著非典型的美國式生活,同時也過著非典型的中國式生活,他們是一群生活在“邊緣”的人。典型也好,邊緣也罷,歸根結底,周婉京的寫作是“關于人的書寫”。
【在現(xiàn)實與超現(xiàn)實之間】
書寫個人,寫著寫著,個人卻變得無關緊要;寫愛情,卻從不設置死去活來的橋段,愛情大多成了牽引故事的線索。周婉京的寫作是如此特別:一方面是寫實的,她總能用犀利的目光鎖定微妙細節(jié),繼而用非常有節(jié)奏感的敘事將其還原;另一方面,她的小說里有無數(shù)令人驚嘆的巧合,這些巧合又讓敘事一路朝著超現(xiàn)實狂奔,最終將故事推向難以想象的結局……
周婉京,青年學者,作家,藝術評論人。美國布朗大學哲學系訪問學者,北京大學藝術哲學博士?,F(xiàn)任教于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日語學院。著有《清思集》《相親者女》《隱君者女》《新貴》等五部小說與藝術評論文集,曾獲香港青年文學獎與臺灣羅葉文學獎。
作品目錄
- 序言
- 大榆樹
- 出埃及記
- 字幕
- SILENCE
- 危機
- 福利
- 朋友
- 星星
- 紐約最后一個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