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
英特爾是半導體行業(yè)和計算創(chuàng)新領域的全球領先廠商,創(chuàng)始于1968年。2022年營收631億美元。
如今,英特爾正轉型為一家以數(shù)據為中心的公司。英特爾與合作伙伴一起,推動人工智能、5G、智能邊緣等轉折性技術的創(chuàng)新和應用突破,驅動智能互聯(lián)世界。
2021年12月,英特爾聲明:禁用新疆產品。就涉疆事件,英特爾中國回應“‘對中國深懷敬意’,對信件引發(fā)顧慮‘深表遺憾’”。?2022年1月,英特爾CEO希望將芯片制造遷回本土;2月,英特爾設立10億美元基金建立代工創(chuàng)新生態(tài)系統(tǒng)。?2月,在2022年投資者大會上,英特爾公布了產品和制程工藝技術路線圖及重要節(jié)點。4月6日報道,美國芯片巨頭英特爾表示,已暫停所有在俄羅斯的業(yè)務。10月,13代酷睿家族將會有50多款產品,有超過500多款機型都會采用13代酷睿處理器。?2023年10月16日,14代酷睿正式發(fā)布,睿頻升至6GHz。2024年3月,英特爾擴展 “AI PC加速計劃”。4月10日,印度IT服務公司印孚瑟斯(Infosys)與美國芯片巨頭英特爾宣布擴大戰(zhàn)略合作。
2024年4月18日,英特爾發(fā)布Hala Point,支持類腦AI領域的前沿研究。
?2024年4月19日,英特爾宣布,首臺阿斯麥制造的High NA EUV光刻機完成組裝。
發(fā)展歷程
1965年,戈登·摩爾提出摩爾定律。
1968年,英特爾公司由羅伯特·諾伊斯和戈登·摩爾創(chuàng)立,安迪·葛洛夫隨后加入。
1970年,英特爾在美國加州圣克拉拉市設立全球總部。
1975年,摩爾成為第二任首席執(zhí)行官。?
1979年,諾伊斯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1983年,英特爾營業(yè)收入突破10億美元。
1987年,格魯夫成為英特爾第三任首席執(zhí)行官。
1988年,英特爾基金會成立。
1990年,摩爾榮獲美國國家技術獎章。
1991年,著名的“Intel Inside”品牌推廣計劃問世。
1994年,英特爾發(fā)布首個環(huán)境、健康、安全企業(yè)責任報告。
1997年,舉辦第一屆年度全球IT產業(yè)盛會“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IDF)。
1997年,英特爾開始冠名并全面支持“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Intel?ISEF)。
1998年,克雷格·貝瑞特成為英特爾第四任首席執(zhí)行官。?
1999年,英特爾市值突破5000億美元。
2003年,英特爾生產的處理器累計銷量達到10億片。?
2005年,保羅·歐德寧成為英特爾第五任首席執(zhí)行官。
2010年,英特爾營業(yè)收入突破400億美元。
2011年,英特爾營業(yè)收入突破500億美元。?
2013年,科再奇成為英特爾第六任首席執(zhí)行官。?
2017年,英特爾確立以數(shù)據為中心的轉型。?
2019年,司睿博成為英特爾第七任首席執(zhí)行官。
2019年,英特爾位列福布斯全球數(shù)字經濟100強榜第11名。
2020年,英特爾宣布面向新十年的RISE戰(zhàn)略和2030目標。?
2021年,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成為英特爾第八任首席執(zhí)行官。?
2021年3月,英特爾宣布IDM 2.0戰(zhàn)略。?
2021年,宣布成立全球視頻事業(yè)部。中國是這個事業(yè)部的總部。?
2021年11月22日,英特爾正式簽署CLA(Contributor License Agreement 貢獻者許可協(xié)議),加入歐拉開源社區(qū)。?
2021年12月30日,SK海力士宣布,已于圓滿完成了收購英特爾NAND閃存及SSD業(yè)務案的第一階段。?
2022年1月21日,美國公司英特爾宣布將在本土俄亥俄州投資2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00億元)新建兩座晶圓廠。?
2022年1月27日,歐洲第二高等法院“歐盟總法院”駁回了12年前歐盟對英特爾處以的10.6億歐元(約合12億美元)的反壟斷罰款。
2022年2月8日消息,全球開放硬件標準組織RISC-V International宣布,英特爾公司已加入RISC-V International高級會員級別。
2022年2月,英特爾(INTC.US)表示,已將臺式電腦獨立顯卡的發(fā)布時間推遲至第二季度,而筆記本電腦獨立顯卡則將按原計劃在第一季度發(fā)布。
2022年2月,英特爾Arrow Lake-P系列移動處理器爆料:核顯規(guī)格暴增至320EU。?
2022年4月,英特爾公司正計劃從根本上改變計算機芯片的制造流程,以實現(xiàn)其凈零排放的目標。
2022年6月1日,日經新聞報道,英特爾首席執(zhí)行官基辛格(Pat Gelsinger)與越南企業(yè)Vingroup簽署一項協(xié)議,共同開發(fā)包括自動駕駛在內的技術。
2022年7月,英特爾公布的2022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英特爾第二季度營收為153.21億美元,與2021年同期的196.31億美元相比下降22%;凈虧損為4.54億美元。
彭博2022年9月7日報道,印度道路運輸和公路部長Nitin Gadkari稱,英特爾公司將在印度建立一家半導體制造廠。Nitin Gadkari拒絕提供更多細節(jié)。?
2022年9月9日,英特爾在位于俄亥俄州哥倫布附近利金縣的一個園區(qū)內為兩個晶圓廠舉行奠基儀式。預計將于2025年上線。
2022年10月4日消息,Intel會在2025年量產20A及18A兩代工藝,相當于友商的2nm及1.8nm。
2022年10月8日,英特爾宣布,將會在10月20日舉行第13代英特爾酷睿上市分享會,發(fā)布相應產品。
2022年11月10日,英特爾正式推出了全球首款配備HBM內存的x86?CPU——Intel Xeon Max系列,也就是之前稱之為Sapphire Rapids(HBM)的旗艦級產品線。
12月,英特爾發(fā)布31.0.101.3959驅動,提升《英雄聯(lián)盟》等DX9游戲體驗。
2022年12月7日,英特爾確認適用于工作站的 Sapphire Rapids 處理器會進入工作站領域。
2022年12月28日,在 Linux 6.2 合并窗口期,英特爾工程師提交的線性地址掩碼(Linear Address Masking,簡稱 LAM)提案遭到了 Linus Torvalds 的拒絕。英特爾工程師再次提交第 13 個版本,希望在?Linux?6.3 或者更高版本中合并該功能。?
2023年1月,英特爾曾在2022年9月公布的Intel Unison協(xié)同程序正式上線,Windows版可以在微軟商店下載,安卓和iOS版則可前往Google Play與App Store下載。該軟件號稱將打破PC與安卓/iOS設備之間的隔閡,完成多平臺無縫互聯(lián)。1 月 3 日消息,英特爾正式發(fā)布 13 代酷睿非 K 系列處理器,包括?i3-i9 型號,旗艦型號 i9-13900 為 24 核 32?線程,睿頻?5.6GHz。1 月 3 日消息,英特爾正式發(fā)布 N 系列處理器,面向入門級計算,最高為 8 核 8 線程,32EU 核顯規(guī)格。1月11日,英特爾發(fā)布第四代至強可擴展處理器、至強CPU Max系列以及英特爾數(shù)據中心GPU Max系列。
2023年2月16日,英特爾宣布推出至強W-3400和至強W-2400系列臺式機工作站處理器,包括56核心的臺式機工作站處理器至強w9-3495X。該系列于2月15日開始接受預訂,系統(tǒng)從3月起發(fā)售,建議客戶價區(qū)間從359美元至5889美元起。5月,英特爾 NUC 13 Pro 的 i3-1315U 低配版海外上市,準系統(tǒng)售價 56800 日元(約 2937 元人民幣)。5月19日消息,據英特爾官網消息,英特爾發(fā)布了先進封裝技術藍圖。在藍圖中,英特爾期望將傳統(tǒng)基板轉為更為先進的玻璃材質基板。當?shù)貢r間5月22日,英特爾就其計劃于2025年推出的一款人工智能(AI)運算芯片提供更多細節(jié)。英特爾在德國舉行的一個超級計算會議上表示,即將推出的“Falcon Shores”芯片將擁有288GB內存,并支持8位浮點運算。2023年6月6日消息,據英特爾方面消息,其在產品級測試芯片上實現(xiàn)背面供電(backside power delivery)技術,以滿足邁向下一個計算時代的性能需求。6月8日消息,英特爾面向開發(fā)者發(fā)布了一款新的開源等寬字體“Intel One Mono”,英特爾表示在閱讀和輸入代碼時會讓人的視覺更放松,有助于減輕眼睛疲勞和身心的疲憊。7月12日消息,英特爾公司已經決定停止對 NUC(Next Unit of Compute,下一代計算單元)業(yè)務的直接投資,并轉變策略,讓其生態(tài)系統(tǒng)合作伙伴繼續(xù)推動 NUC 的創(chuàng)新和增長。8月8日消息,聯(lián)想集團將在秋季首批發(fā)布最新基于英特爾的AI PC。10月3日,英特爾公司宣布打算將其可編程解決方案事業(yè)部(PSG)分拆為一家獨立公司,并在未來兩至三年內為其進行IPO。可編程解決方案事業(yè)部將于2024年1月1日獨立運營,計劃在未來兩到三年內通過IPO出售股份,并計劃在2024年第一季度業(yè)績報告中單獨報告其業(yè)績。11月消息,英特爾在計劃推出Gaudi 2的改良版本。12月22日,據外媒報道稱,荷蘭阿斯麥公司將優(yōu)先向美國英特爾公司交付其新型高數(shù)值孔徑的極紫外光刻機。
2023年1月3日,美國英特爾公司宣布與一家投資公司合作,成立一個新的人工智能公司Articul8 AI,旨在為企業(yè)客戶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
2024年2月1日報道,由于美國政府提供的補貼發(fā)放緩慢、市場面臨挑戰(zhàn),美國芯片巨頭英特爾推遲了在俄亥俄州投資200億美元建廠的時間表。參與英特爾芯片項目的消息人士稱,該項目的生產設施建設預計要到2026年底才能完成。
2024年2月,為滿足網絡運營商對于提升能效的需求,英特爾公司公布了兩則重大消息,旨在降低5G核心網的功耗和總體擁有成本:一是展示了代號為Sierra Forest,且擁有高達288個能效核的英特爾至強下一代處理器;另一則是面向5G核心網的英特爾基礎設施電源管理器(Intel Infrastructure Power Manager,IPM)軟件正式上市。當?shù)貢r間3月20日,美國商務部宣布,美國政府與英特爾達成一份不具約束力的初步條款備忘錄(PMT),將根據美國《芯片與科學法案》向英特爾提供至多8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12億元)的直接資金和最高1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92億元)的貸款。
2024年3月27日,英特爾公司官微宣布,“AI PC加速計劃”再添兩項人工智能(AI)新舉措,即新增“AI PC開發(fā)者計劃”,并吸納獨立硬件供應商(IHV)加入“AI PC加速計劃”。?
2024年4月10日,印度IT服務公司印孚瑟斯(Infosys)與美國芯片巨頭英特爾宣布擴大戰(zhàn)略合作。Infosys Topaz平臺將采用基于英特爾的解決方案,使客戶能夠將生成式人工智能集成到其業(yè)務中。
2024年6月10日,以色列媒體報道,美國英特爾公司暫停在以色列南部擴建芯片工廠。7月18日,英特爾等14家科技公司成立安全人工智能聯(lián)盟(CoSAI)。
2024年7月31日,英特爾計劃裁員數(shù)千人,以降低成本并為扭轉盈利和股價頹勢提供資金。知情人士透露,英特爾最快本周宣布裁員計劃,該公司約有11萬名員工,其中不包括被分拆出去的部門的員工。當?shù)貢r間8月1日,英特爾公司宣布將進行裁員,削減超1.5萬個工作崗位。
2024年8月2日,英特爾CEO帕特?基辛格宣布進行一項“重大成本削減措施”—— 計劃在2025年實現(xiàn)節(jié)約100億美元的成本,包括減少約15000個職位,約占員工總數(shù)15%,大部分措施將于2024年年底前完成。8月,于深圳舉辦的盛大產品發(fā)布會上,英特爾正式揭曉了其“Arc Graphics for Automotive”獨立 GPU,該產品旨在賦能車載 AI 系統(tǒng)。?
重要創(chuàng)新
1969年,第一款產品3010雙極隨機存儲器(RAM)誕生。
1971年,英特爾推出人類歷史上第一枚通用芯片4004,所帶來的計算革命改變了整個世界。
1972-1978年,英特爾相繼推出8008和8080處理器,8088微處理器成為IBM PC的大腦?。?
1980年,英特爾、數(shù)字設備公司和施樂聯(lián)合開發(fā)以太網,簡化了計算機間的通信。
1982-1989年,英特爾陸續(xù)推出286、386、486,制程工藝實現(xiàn)了1微米,集成晶體管突破百萬個。
1993年,首次推出英特爾奔騰芯片,制程工藝首次降低到1微米以下,實現(xiàn)0.8微米水平,集成晶體管躍至300萬。
1994年,在英特爾的技術推動下,USB成為電腦類產品的標準接口。
2001年,首次針對數(shù)據中心推出英特爾至強處理器品牌。
2003年,英特爾發(fā)布迅馳移動計算技術,促進無線上網的迅猛發(fā)展,開啟移動計算時代。
2006年,英特爾酷睿處理器誕生,制程工藝65納米,集成晶體管數(shù)量實現(xiàn)2億。
2007年,宣布45納米高-K金屬柵極處理器全部實現(xiàn)無鉛化。?
2011年,世界上第一個3D三柵極晶體管在英特爾誕生并實現(xiàn)量產。
2011年,英特爾聯(lián)合產業(yè)推動超極本的發(fā)展。
2013年,英特爾推出低功耗、小尺寸的Quark微處理器,在物聯(lián)網領域邁出大步。
2014年,英特爾推出酷睿M處理器,處理器功耗進入個位數(shù)(4.5W)的新紀元。?
2015年1月8日,英特爾發(fā)布世界上最小Windows電腦Compute Stick,大小僅如一枚U盤,可連接任何電視機或顯示器以組成一臺完整PC。
2018年,英特爾宣布最新戰(zhàn)略目標,即以制程和封裝、XPU架構、內存和存儲、互連、安全、軟件六大技術支柱為核心,推動以數(shù)據為中心的轉型。?
2018年,英特爾推出業(yè)界首創(chuàng)的3D邏輯芯片封裝技術——Foveros。?
2019年,英特爾啟動雅典娜計劃,推動PC產業(yè)突破發(fā)展。
2019年11月,英特爾正式推出Xe架構以及三個微架構——低功耗Xe-LP、高性能Xe-HP以及用于超算的Xe-HPC,代表英特爾正式走向獨立GPU之路。
2019年11月,英特爾首次提出oneAPI行業(yè)計劃,并發(fā)布了oneAPI測試版本,表示這是為實現(xiàn)統(tǒng)一、簡化的跨架構編程模型所提出的愿景,希望能夠不受限于單一廠商專用的代碼構建,且能實現(xiàn)原有代碼的集成。
2020年8月,英特爾發(fā)布最新的晶體管技術10nm SuperFin技術、混合結合封裝技術、最新的WillowCove CPU微架構以及Xe最新微架構Xe-HPG。
2020年11月,英特爾正式發(fā)布基于Xe架構的兩款獨立顯卡,用于PC的銳炬Max GPU和用于數(shù)據中心的英特爾服務器GPU,同時公布了ongAPI工具包Gold版本將于12月發(fā)布。
2021年10月28日,英特爾宣布建立統(tǒng)一的開發(fā)者平臺,兼容微軟開發(fā)者工具。?10月,英特爾高級副總裁兼英特爾加速計算系統(tǒng)和圖形集團(AXG)總經理Raja Koduri在Twitter上透露,他們不打算將Xe-HP GPU陣容商業(yè)化。英特爾的計劃是停止該公司對其Xe-HP系列服務器GPU的后續(xù)開發(fā),且不會將其推向市場。
2021年11月12日,在第三屆中國超級算力大會上,Intel宣布與中科院計算所結成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雙方將共同建立中國首個oneAPI卓越中心。
2021年11月24日,12代酷睿高性能移動版已發(fā)貨。
2021年,Intel發(fā)布全新Killer網卡驅動:UI界面重做、一鍵網絡提速。
2021年12月10日消息,據Liliputing消息,英特爾將停產獵豹峽谷NUC(NUC 11 Performance)的部分型號。
2021年12月12日,英特爾在IEEE國際電子設備會議(IEDM)上通過多篇研究論文公布了三種新技術,從量子物理突破、新封裝和晶體管技術三個方向來延續(xù)摩爾定律。?
2021年12月13日,英特爾官網宣布,英特爾研究院近期成立了英特爾?面向數(shù)據中心互連的集成光電研究中心。該中心專注于光電子技術和器件、CMOS電路和鏈路架構,以及封裝集成和光纖耦合。
2022年1月5日,Intel在CES展會上又發(fā)布了多款12代酷睿處理器,相比之前的K/KF系列,這次的28款新品主要是非K系列,定位更加主流,6大核的酷睿i5-12400F只要1499元,性價比很高。
2022年2月,英特爾發(fā)布30.0.101.1298顯卡驅動。?
2022年2月,英特爾12代酷睿35W型號現(xiàn)已開始在歐洲和日本市場上市,包括i3-12100T和i9-12900T等型號。?
2022年2月11日,英特爾公司推出一款針對區(qū)塊鏈的新芯片,場景適用于比特幣挖礦和鑄造NFT,將其定位為“區(qū)塊鏈加速器”,并成立新的業(yè)務部門支持研發(fā)。該芯片將于2022年底出貨,首批客戶包括知名比特幣挖礦公司Block、Argo Blockchain和GRIID Infrastructure等。?
2022年3月11日,英特爾本周發(fā)布了最新的新的Windows DCH圖形驅動程序版本30.0.101.1404正式版,主要是在第11代英特爾酷睿Tiger Lake處理器上運行的Windows 11系統(tǒng)上的跨適配器資源掃描輸出(CASO)支持。新版本驅動支持跨適配器資源掃描輸出(CASO),以優(yōu)化具有英特爾銳炬Xe顯卡的第11代智能英特爾酷睿處理器上的混合圖形Windows 11系統(tǒng)的處理、帶寬和延遲。
新的30.0.101.1404驅動程序兼容所有英特爾6代及更高版本CPU,也支持Iris Xe獨立顯卡,支持Windows 10?版本1809及更高版本。
2022年7月,英特爾宣布將為聯(lián)發(fā)科提供芯片代工服務,采用 16?納米制程。?
2022年9月,英特爾在其以色列的工廠舉辦的國際技術之旅上,向國外媒體介紹了最新的Connectivity Suite 2.0技術,該技術將隨13代酷睿一同推出。Connectivity Suite 2.0版在Connectivity Suite 1.0版本支持將有線以太網和無線Wi-Fi連接聚合到一個更寬的數(shù)據管道中的基礎上,增加了對蜂窩連接的支持,從而在單臺PC上實現(xiàn)最快無線連接。
2022年10月,英特爾圖形v31.0.101.3729驅動程序發(fā)布:支持第13代酷睿Raptor Lake芯片。
2023年5月23日,據路透社消息,英特爾計劃推出“Falcon Shores”芯片,將擁有288GB內存,并支持8位浮點運算。
2023年8月28日,英特爾表示將于明年推出的一款新數(shù)據中心芯片,每瓦特電能可處理的計算工作量將增加一倍以上。
2023年11月,據外媒曝料,Intel將于12月14日正式發(fā)布的Emerald Rapids第五代至強處理器,旗艦型號為至強8592+、至強8592V,均為64核心128線程。
2024年3月1日,英特爾宣布成立全新獨立運營FPGA公司Altera。4月18日,英特爾發(fā)布了代號為Hala Point的大型神經擬態(tài)系統(tǒng)。在第一代研究系統(tǒng)基礎上,新系統(tǒng)將神經元容量提高了10倍以上,神經元數(shù)量達到11.5億,性能也提高了12倍。?
重要發(fā)展
1968年,英特爾公司創(chuàng)立,羅伯特·諾伊斯任首席執(zhí)行官(CEO),戈登·摩爾任首席運營官(COO),安迪·格魯夫隨后加入。1971年,英特爾推出世界上第一款商用計算機微處理器4004。1981年,英特爾8088處理器成就了世界上第一臺個人計算設備。?2001年,英特爾首次針對數(shù)據中心推出至強處理器品牌,為數(shù)字世界奠定堅實基礎。2003年,英特爾推出迅馳,開創(chuàng)無線移動計算時代。?英特爾在2016年世界五百強中排在第51位。2016年4月,英特爾推出處理器至強7290F采用了多達72個處理器核心,成為英特爾核心數(shù)最多的處理器。2019年2月,英特爾推出至強鉑金9282,它有112個線程,是線程最多的處理器。?2017年,英特爾確立以數(shù)據為中心的轉型戰(zhàn)略,開拓3000億美元的廣闊市場機遇。2018年6月,英特爾宣布接受CEO科再奇(Brian Krzanich)的辭職,首席財務官司睿博(Bob Swan)被任命為臨時首席執(zhí)行官,他于2019年1月31日成為正式CEO。2021年1月,英特爾宣布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成為新一任首席執(zhí)行官,該任命自2021年2月15日起生效。?
2020年,英特爾營收達到779億美元,連續(xù)五年創(chuàng)新高。2020年9月,英特爾推出新的品牌形象。2021年3月,英特爾宣布IDM 2.0戰(zhàn)略。2022年1月5日,英特爾正式發(fā)布12代酷睿移動版,有H、P、U三大系列,分別面向游戲本、全能本和輕薄本,共計28款型號。
2022年2月,英特爾旗下自動駕駛部門Mobileye宣布,計劃與合作伙伴在2024年在美國推出自動駕駛電動班車。
2022年3月14日,2022年游戲開發(fā)者大會(GDC22)將在3月21日開始。英特爾現(xiàn)已公布其GDC22大會的議程。?
2022年3月15日,英特爾宣布,其將在德國東部城市馬格德堡投資170億歐元建造其在歐洲的超級芯片制造廠。
2023年7月24日消息,德國計劃推出200億歐元芯片生產補貼,英特爾、臺積電已“鎖定”75%資金。
理論貢獻
摩爾定律
當戈登·摩爾在1965年提出“摩爾定律”時,集成電路才剛剛誕生六年。從那時起,摩爾定律便一直指引著半導體產業(yè)的發(fā)展。
1965年4月19日,摩爾在《電子》雜志上發(fā)表了題為《把更多元件塞進集成電路》的論文。在這篇論文中,摩爾做出一個著名的預言:未來10年里,最先進的微芯片所能容納的元件數(shù)量將以約每年一倍的速度增加。這被稱為“摩爾定律”。他還預見了這些更加強大的芯片的潛在應用,“集成電路將會催生家用電腦、汽車自動控制和個人便攜式通信設備等奇跡”。此外,基于微型集成電路片的技術會成為“在整個社會中更加普及的技術”,實現(xiàn)很多當時沒有被其它技術充分支持或根本沒有實現(xiàn)的功能。
事實證明,摩爾的預言非常準確。根據他的預測,到1975年,最先進的微芯片應該能夠容納多達65000個晶體管。當年發(fā)布的一個新的內存芯片系列的實際晶體管數(shù)量是65536個——摩爾長達十年的預測精準到了百分數(shù)的個位點。?
Tick-Tock模式(鐘擺模式)
Tick-Tock(工藝年-架構年)是英特爾的芯片技術發(fā)展的戰(zhàn)略模式,也被稱為嘀嗒模式或者鐘擺模式。Tick-Tock就是時鐘的“嘀嗒”的意思。每個Tick-Tock中的“Tick”,代表著工藝的提升、晶體管變小,并在此基礎上增強原有的微架構;而Tick-Tock中的“Tock”,則在維持相同工藝的前提下,進行微架構的革新。這樣在制程工藝和核心架構的兩條提升道路上,總是交替進行,一方面避免了同時革新可能帶來的風險,持續(xù)的發(fā)展也縮短了研發(fā)周期,并可以對市場造成持續(xù)的刺激,最終提升產品的競爭力。
重要收購
(自2015年開始)
2024年1月,英特爾宣布收購電動汽車軟件公司Silicon Mobility SAS。
2020年10月,收購SigOpt。?英特爾計劃在其AI硬件產品中使用SigOpt的軟件技術來幫助加速、增強以及擴展英特爾為開發(fā)者提供的AI軟件解決方案。
2020年5月,收購RivetNetworks,該公司是Killer Networking系列無線卡的制造商。
2020年5月,收購Moovit。英特爾以約9億美元收購出行即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Moovit。Moovit的加入將推動英特爾子公司Mobileye更快實現(xiàn)“成為全面的出行服務提供商”的目標。
2019年12月,收購HabanaLabs。英特爾以約20億美元收購Habana Labs,其總部位于以色列,是一家為數(shù)據中心提供可編程深度學習加速器的廠商。此次收購將增強英特爾的人工智能產品組合。
2019年10月,收購SmartEdge。英特爾與IT基礎設施和服務提供商PivotTechnology Solutions公司簽署協(xié)議,將收購后者旗下的Smart Edge智能邊緣平臺業(yè)務。
2019年6月,收購BarefootNetworks。作為數(shù)據中心以太網交換機芯片領域新興的領軍企業(yè),Barefoot Networks將助力英特爾數(shù)據中心事業(yè)部滿足超大規(guī)模云客戶快速變化的需求。
2019年4月,收購Omnitek。Omnitek是一家領先的優(yōu)化視頻和視覺FPGA IP解決方案提供商。收購Omnitek后,英特爾可以提供優(yōu)化的高效解決方案,幫助現(xiàn)有FPGA客戶加快上市速度,并贏得更多新客戶。
2018年9月,收購NetSpeedSystems。?NetSpeed Systems是一家系統(tǒng)芯片設計工具和互連架構知識產權(IP)提供商。NetSpeed高度可配置、可集合的產品,將幫助英特爾通過不斷增加的IP集,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好的性價比進行設計、開發(fā)和測試全新系統(tǒng)芯片。
2018年7月,收購eASIC。eASIC可為“結構化ASIC”開發(fā)FPGA設計工具,這次收購意味著eASIC團隊將成為英特爾可編程解決方案組(PSG)的一部分。
2017年3月,收購Mobileye。英特爾宣布將以153億美元收購Mobileye,進一步成為自動駕駛領域的領先技術供應商。
2017年1月,收購HERE公司15%股權。英特爾收購全球性數(shù)字地圖和位置服務提供商HERE公司15%的股權。
2016年11月,收購VOKE,這是一家專注于運動賽事和音樂活動直播的虛擬現(xiàn)實技術公司。
2016年9月,收購Movidius,它主要提供低能耗計算機視覺芯片組。
2016年8月,收購Nervana。英特爾收購創(chuàng)業(yè)公司Nervana Systems,從而使產品更好地適應人工智能的發(fā)展。
2016年5月,收購Itseez。英特爾收購計算機視覺公司Itseez,進一步加強在汽車和視頻等物聯(lián)網細分市場的努力。
2016年4月,收購Yogitech。Yogitech是一家專門為機器人、自動駕駛汽車以及其他自動化設備研發(fā)芯片的企業(yè)。
2016年3月,收購Replay。英特爾收購Replay,通過freeD技術打造沉浸式體驗。
2015年12月,完成對可編程芯片制造商Altera的收購。
2015年2月,收購Lantiq。?[94]英特爾收購Lantiq,切實推進互聯(lián)家庭業(yè)務。
公司聲譽
2022年
2022年5月23日,位列2022年《財富》美國500強排行榜第47名。
2022年8月3日,英特爾公司位列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145位。
2022年12月9日,名列《2022胡潤世界500強》第96位。?
2021年
2021年6月2日,位列2021年《財富》美國500強排行榜第40位。?
2021年10月,入選福布斯2021全球最佳雇主榜,排名第69位。
2020年
《福布斯》2020全球企業(yè)2000強榜單,英特爾排名第38位。
《福布斯》2020全球品牌價值100強,英特爾排名第12位。?
2020年《財富》美國500強,英特爾排名第45位。
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英特爾排名第138位。?
“品牌金融”2020年全球500大品牌榜單,英特爾排名第55位。
《華爾街日報》管理成效250強,英特爾排名第7位。
中國教育部:最佳合作伙伴。
2020中國軟件和信息服務業(yè)十大領軍企業(yè)。
第一財經:中國企業(yè)社會責任榜“責任典范獎”。
騰訊新聞:年度中國益公司。
中國社會工作聯(lián)合會企業(yè)公民委員會:2020中國企業(yè)公民520責任品牌60強。
2019年
Interbrand?2019年全球品牌100強,英特爾排名第13位。
《財富》“改變世界的企業(yè)”榜單,英特爾排名第24位。
Corporate Knights:全球最具可持續(xù)性公司百強。
Diversity?Inc.:多元化企業(yè)50強。
《快公司》(Fast Company):最具創(chuàng)新力企業(yè)榜單。
Gartner:供應鏈25強。
2018年
《福布斯》:世界最具聲譽企業(yè)及最具價值品牌。
《財富》:世界最受尊敬企業(yè)。
聲望研究院:2018年“中國最具聲望的公司”排行榜,英特爾排名第一。
2023年
2023年《財富》美國500強排行榜,英特爾排名第62位。?
2023年8月,以63054(百萬美元)營收,入選2023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排名第211位。
扎根中國
進入中國市場
英特爾1985年進入中國,員工超10,300人,在中國有22個辦公地點。中國是英特爾全球戰(zhàn)略之重,擁有除美國總部外最全面的業(yè)務部署,覆蓋前沿研究、產品技術開發(fā)、精尖制造、產業(yè)生態(tài)合作、市場營銷、客戶服務、風險投資和企業(yè)社會責任等。
英特爾扎根中國35年,與中國產業(yè)伙伴的合作久經考驗、風雨同舟。作為在中國扎根最久的跨國公司之一,英特爾在中國的戰(zhàn)略從未變過,始終如一,就是“做正確的事”,就是與中國同行遠行。
產業(yè)創(chuàng)新,與中國同行遠行
英特爾一路走來,是探索者、參與者和貢獻者,價值不斷深化。
第一階段,扶持中國PC產業(yè)的形成和崛起,培養(yǎng)了本地ODM產業(yè)鏈。
第二階段,應用先進技術,全方位推動中國互聯(lián)網以及云計算應用落地。比如,投資中國第一批互聯(lián)網公司;支持全球領先的電子商務平臺和搜索引擎的發(fā)展。
現(xiàn)在,中國企業(yè)具備了引領全球的實力,英特爾致力于做可信賴的性能領導者,釋放數(shù)據無限潛能,在中國客戶的成功中發(fā)揮更大作用。?
英特爾35年與中國共同發(fā)展,產業(yè)協(xié)作和產業(yè)貢獻得到認可,這也是英特爾成為可信和長遠伙伴的根基。英特爾構建了全面的產業(yè)協(xié)同創(chuàng)新、拉動發(fā)展的模式,為產業(yè)鏈的建設輸出全面的生態(tài)價值。
在推動創(chuàng)新方面,主要包括前瞻洞察、研究開發(fā)、行業(yè)標準、知識產權、參考設計、方案藍圖、人才教育、技術貢獻等。
在拉動發(fā)展方面,主要包括供應鏈帶動、產業(yè)對接、產學研合作、風險投資、孵化加速、品牌效應、示范效應等。
英特爾基于履責、包容、可持續(xù)、賦能的“RISE”戰(zhàn)略和2030目標,在中國積極履行企業(yè)社會責任——將環(huán)境可持續(xù)作為長期承諾,制定了企業(yè)整體環(huán)境目標,持續(xù)投資節(jié)能減排;將員工視為寶貴財富和創(chuàng)新資源,建設多元化和包容性文化;鼓勵并支持員工積極參與志愿服務,釋放社會價值。
人才培養(yǎng),與中國同行遠行
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英特爾一直致力于建立人才培養(yǎng)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英特爾連續(xù)24年被教育部認可為最佳合作伙伴,通過與教育界合作,大力推動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把基礎工作做好,前后共培訓270萬名教師,支持100多萬青少年參加各種競賽、提升科學素養(yǎng)。
培養(yǎng)產業(yè)人才。英特爾大力推動產學研合作,通過大學合作和各類大賽,為ICT產業(yè)培養(yǎng)人才后備軍。比如:英特爾中國與100余所大學合作,每年均有10余萬大學生受益;2018年,共有12,000多名學生直接參與英特爾舉辦的各類創(chuàng)新大賽。
培養(yǎng)前沿人才。英特爾瞄準AI等前沿人才缺口做出努力,培養(yǎng)能引領創(chuàng)新的人才。比如:英特爾AI百佳創(chuàng)新激勵計劃將分期選拔100+優(yōu)秀AI創(chuàng)新團隊,為其提供技術輔導、開發(fā)費用補貼、市場推廣、生態(tài)對接等全方位支持;英特爾攜手合作伙伴,三年將培訓一萬名FPGA開發(fā)人員。
精尖制造,與中國同行遠行
英特爾在中國的制造布局,與國家發(fā)展議程深度契合:一路支持了浦東開發(fā)、西部大開發(fā)、振興東北等戰(zhàn)略;英特爾的龍頭作用吸引上下游企業(yè)紛紛落地,形成當?shù)氐漠a業(yè)集群效應,帶動區(qū)域經濟的發(fā)展。特別是在抗“疫”過程中,英特爾工廠保持正常運轉,對穩(wěn)定相關產業(yè)鏈起到積極作用。
英特爾大連工廠和成都工廠,在技術領先性和英特爾全球制造網絡中的地位顯著提升,從制造體系的重要一環(huán),達到精尖制造的頂級水平。
英特爾最頂尖的“高端測試技術”水平。英特爾成都工廠于2003年宣布建立,并在2005年建成投產,是英特爾全球最大的芯片封裝測試中心之一和英特爾全球三大晶圓預處理工廠之一。2014年12月,英特爾宣布在未來15年內投資16億美元,對成都工廠的晶圓預處理、封裝及測試業(yè)務進行全面升級,并首次把高端測試技術引入中國,成為美國境外重要的高端測試技術工廠之一。
英特爾存儲制造的最高水平。英特爾2007年宣布投資25億美元建設大連工廠,2010年正式投產,是英特爾在亞洲的第一家晶圓制造廠。2015年10月,英特爾宣布投資55億美元,將大連工廠轉產為“非易失性存儲器”制造。目前,英特爾的96層3D NAND存儲芯片制造技術正在大連工廠應用,并將在2020年向合作伙伴提供采用144層堆疊的3D NAND產品。
2023年7月17日,英特爾高管與白宮官員會面,反對對華半導體出口限制措施。
2023年7月29日,英特爾同深圳市南山區(qū)政府啟動了英特爾大灣區(qū)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該中心將聚焦人工智能、芯片應用開發(fā)、邊緣計算、數(shù)字化發(fā)展等領域。
品牌合作
2021年12月22日晚,王俊凱工作室發(fā)表聲明稱,即日起,解除與英特爾品牌一切合作關系。
2024年4月11日,韓國信息技術公司Naver宣布,Naver Cloud與英特爾合作,將建立基于“Gaudi”的全新人工智能芯片生態(tài)系統(tǒng)。?
爭議事件
壟斷遭罰
北京時間11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歐盟競爭委員會發(fā)言人喬納森·托德(Jonathan Todd)周四表示,英特爾與AMD簽署和解協(xié)議,不會影響此前歐盟對英特爾的反壟斷裁決,它絕對要繳納14.5億美元罰金。
托德表示,“英特爾有義務繼續(xù)遵守歐盟的反壟斷裁決和歐盟競爭法,歐盟競爭委員會將繼續(xù)嚴密監(jiān)控英特爾執(zhí)行反壟斷裁決的情況。”
英特爾此前曾表示,由于將按照和解協(xié)議向AMD支付14.5億美元,因此調整了其第四財季的財報預期,而根據托德的表態(tài)來看,它將會再次對財報預期作出調整。
利息索賠
2009年,歐盟委員會對英特爾處以12億美元的罰款,理由是英特爾通過向戴爾、惠普、聯(lián)想等公司提供回扣,阻止他們向其競爭對手AMD購買芯片。這筆罰款約占英特爾公司2008年376億美元銷售額的4%。
2022年1月,英特爾贏得了針對歐盟12億美元反壟斷罰款的上訴,歐盟委員會向英特爾返還了12億美元罰款。
當?shù)貢r間2022年6月20日,路透社報道稱,英特爾公司向歐盟委員會提出了6.24億美元的利息索賠。
AMD和解
2009年11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芯片業(yè)兩大巨頭英特爾和AMD于周四達成全面和解協(xié)議,結束雙方此前所有的法律爭端,包括反壟斷訴訟和專利交叉授權爭端。
AMD首席執(zhí)行官德克·梅耶爾(Dirk Meyer)在聲明中樂觀地表示,以雙方和解為契機,芯片業(yè)將進入一個新的時代。但芯片業(yè)能否真的進入新時代尚有待時間檢驗,而且AMD的命運取決于芯片業(yè)能否真正實現(xiàn)健康有序的競爭。
根據雙方達成的和解協(xié)議,英特爾將向AMD支付14.5億美元;AMD和英特爾將根據一份新的5年交叉授權協(xié)議獲得專利使用權;英特爾放棄所有針對AMD的專利訴訟;英特爾同意遵守一系列商業(yè)行為準則;AMD放棄所有針對英特爾的訴訟。
英特爾和AMD在聯(lián)合聲明中表示,雙方將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中公布更多信息。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條款是Globalfoundries將成為一家獨立的公司,而非AMD的子公司。Globalfoundries是由AMD剝離芯片制造業(yè)務、與阿布扎比先進技術投資公司組建的合資企業(yè)。
在事先準備好的發(fā)言稿里,德克·梅耶爾表示:“今天標志著一個新時代的開端,進入了一個對于AMD來說改變了游戲規(guī)則的新時代。對于AMD公司、AMD的客戶、合作伙伴,以及全世界的消費者和企業(yè)用戶來說,這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另外,雙方和解表明多年來的法律爭端和監(jiān)管糾紛終于結束。芯片業(yè)將進入一個新的時代,我們對此表示樂觀。
“我們知道,人們理解處理器產業(yè)運營環(huán)境的變化還需要一些時日,但是毫無疑問,這些環(huán)境已經發(fā)生了變化。我要感謝世界各國的監(jiān)管機構,感謝他們的勤奮與堅持。沒有他們的工作,我們就無法實現(xiàn)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我們相信,他們仍會繼續(xù)自己的勤奮與堅持,為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尤其是完善芯片業(yè)的價格行為監(jiān)管而努力。”
英特爾表示,支付給AMD的14.5億美元的費用將計入第四季度。英特爾預計其第四季度的支出將達到42億美元,高于之前預期的29億美元。英特爾維持此前的業(yè)績預期。
英特爾:狡辯自己運營一向合法對第三方猜測拒做評論。北京時間11月13日消息,就英特爾和AMD周四宣布全面和解一事,騰訊科技第一時間聯(lián)系了英特爾,英特爾中國公共部孟軼嘉狡辯說:“英特爾在商業(yè)運營中一向堅持公平合法的商業(yè)規(guī)定。
孟軼嘉稱,英特爾在商業(yè)運營中一向堅持公平合法的商業(yè)規(guī)定,并不斷通過技術的創(chuàng)新為消費者帶來更加卓越的處理器產品。今天所看到的和解,結束了英特爾和AMD之間的法律爭端,有助于雙方專注于技術與產品的創(chuàng)新上。
據悉,英特爾周四剛剛與AMD達成和解協(xié)議,同意向AMD支付14.5億美元以了結雙方之間的所有司法爭端。這項和解協(xié)議,結束了美國商界歷時最長且最為激烈的爭端之一。路透社稱,此舉可能有助于削弱反壟斷監(jiān)管機構對英特爾的指控。?
裁員
2016年7月,英特爾宣布該公司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裁員計劃,準備削減1.2萬人,而這些被裁減的員工中,老員工占了很大的比重。不過,當科再奇參加英特爾內部的業(yè)務匯報會時,卻遭遇到了來自員工們的尖銳問題。
有員工問道,為何整個公司要通過裁員節(jié)約成本時,科再奇本人卻仍在漲薪水。對此,科再奇的解釋是,他的薪水起點很低,即使現(xiàn)在仍低于同行業(yè)這一職業(yè)的中位數(shù)。去年他的總薪酬為1460萬美元,較前一年上漲了約350萬美元。
有英特爾內部人士認為,將大量年齡大的、經驗豐富的老員工掃地出門,短期來看有利于整頓財務,但長遠來看卻是一個錯誤。
2016年11月,英特爾計劃大幅縮減在可穿戴設備市場的投資,甚至可能退出這一市場。英特爾將在NDG裁減大量員工。
安全漏洞
2017年5月1日,英特爾(Intel)公司公布了一個嚴重高危(Critical)級別安全漏洞,攻擊者可以利用該漏洞進行英特爾產品系統(tǒng)的遠程控制提權。漏洞影響所有英特爾企業(yè)版服務器和綜合利用技術,涉及版本號為6.x、7.x、8.x、9.x、10.x、11.5、以及11.6系列的所有固件產品。這意味著英特爾近十年來的固件芯片都會受到影響。
2018年1月,在英特爾處理器被曝存在重大漏洞之后,多家科技巨頭都在加緊采取措施,解決相關問題。這項漏洞非常嚴重,只能在操作系統(tǒng)層面重寫內核,所以,英特爾必須與多家軟件公司合作解決問題。在受影響的操作系統(tǒng)中,Linux和macOS已經在上月提供了補丁來解決這一問題。
針對新疆
2021年12月21日,觀察者網查詢英特爾官網發(fā)現(xiàn),在該公司以簡體中文、繁體中文、英語、日語等多種語言向供應商寫的一封信中,有一句話特別扎眼:
我們的投資者和客戶已詢問英特爾是否從中國新疆地區(qū)采購產品或服務。多個國家與地區(qū)的政府已對來自新疆地區(qū)的產品實行限制。因此,英特爾需要確保我們的供應鏈不使用任何來自新疆地區(qū)的勞工、采購產品或服務。
這封信發(fā)布于2021年12月,是英特爾對供應商的最新要求:禁止任何形式的販賣人口或非自愿勞工行為,如強迫勞動、債務勞工、契約勞工或奴役。
針對美國等西方國家污蔑新疆存在“強迫勞動”,中方早已表達嚴正立場:這是一個世紀謊言。個別西方政客特別是美國政客,鼓噪所謂的“強迫勞動”,實質是打著人權的幌子搞政治操弄,干涉中國內政,遏制打壓中國特別是新疆的發(fā)展。
但英特爾顯然聽信了美國政客的說辭。早在今年7月,就有美國政客拿新疆問題逼Airbnb、可口可樂、英特爾、寶潔以及Visa等5家美國企業(yè)表態(tài),但只有英特爾高管聲稱相信美政府結論:“我研究過它,所以我相信這份報告的結論。”
2022年1月10日,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報道,在激怒中國網民后,英特爾公司刪除了上月致供應商公開信中涉及中國新疆地區(qū)的內容。
處理器不穩(wěn)定
2024年6月19日消息,針對13/14代酷睿K/KF/KS系列處理器不穩(wěn)定的問題,Intel首次給出了一份正式的官方回復,公布了一個已確認的因素,而根本原因仍然有待更進一步的調查。Intel解釋說,之前的BIOS設置會讓處理器在高溫下仍然以睿頻加速的頻率和電壓運行,繼而導致處理器的輸入電壓過高,出現(xiàn)不穩(wěn)定現(xiàn)象。
2024年7月,英特爾公司宣布,他們找到了導致第13代和第14代臺式機處理器出現(xiàn)不穩(wěn)定問題的根本原因,并承諾將在8月中旬推出補丁來解決這一問題。自2022年底,即第13代英特爾臺式機CPU發(fā)布僅幾個月后,用戶就開始報告其存在不穩(wěn)定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配備第14代CPU的PC用戶也報告遇到了意外和突然崩潰的情況。
收購事件
收購GPU公司
北京時間11月21日下午消息,據美國IT網站Dailytech報道,英特爾與Creative Technology已達成協(xié)議,以5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后者的英國子公司ZiiLabs,同時獲得ZiiLabs的高性能圖形處理器(GPU)芯片技術授權。
據悉,英特爾支付給ZiiLabs的5000萬美元,其中有2000萬美元用于購買后者的GPU授權,剩下的3000萬美元用于吸收ZiiLabs的工程師資源和其它資產。
Creative公司CEO沈望傅(Sim Wong Hoo,音譯)表示:“由于下一代高級媒體處理器的開發(fā)在進入28納米及更先進的制程后會更加復雜和昂貴,我們必須尋求新的發(fā)展模式,與我們的合作伙伴及客戶一起持續(xù)推進產品創(chuàng)新。”
沈望傅補充道:“通過與英特爾的交易,我們獲得了更高的靈活性,具備了與多家半導體公司在先進設計和工藝技術方面協(xié)同發(fā)展的能力。這有利于我們在長期的產品規(guī)劃和發(fā)展過程中降低風險。”
據悉,英特爾與Creative之間的交易事宜將在今年年底前完成。之后Creative將把業(yè)務重心放在該公司核心的音頻產品領域。
收購Altera
英特爾2015年12月28日宣布完成公司史上最大一筆收購交易。斥資167億美元收購了Altera公司,這一交易凸顯出首席執(zhí)行官科再奇計劃運用新戰(zhàn)術拓展業(yè)務的意圖。
收購Mobileye
2017年3月13日晚間消息,英特爾和以色列科技公司Mobileye今日聯(lián)合宣布,雙方已達成最終的收購協(xié)議。根據該協(xié)議,英特爾一子公司將以每股63.54美元的現(xiàn)金收購Mobileye全部已發(fā)行流通股。
收購人工智能初創(chuàng)企業(yè)
2018年8月17日消息,英特爾一直在大肆收購人工智能初創(chuàng)企業(yè)。在收購Nervana、Mobileye以及Movidius之后,公司宣布將收購開發(fā)人工智能模型組件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Vertex.ai。
收購芬蘭圖形公司
2022年5月5日,英特爾宣布收購芬蘭的一家名為Siru Innovations的公司,以增強其在圖形領域的知識產權(IP)與技術儲備。?
收購高塔半導體
2022年2月15日,英特爾和高塔半導體(Tower Semiconductor)雙方宣布達成了最終協(xié)議。根據協(xié)議,英特爾將以每股53美元的現(xiàn)金收購高塔半導體,該價格比14日的收盤價溢價60%,總企業(yè)價值約為54億美元。?
當?shù)貢r間2023年8月16日凌晨,英特爾發(fā)布聲明,宣布終止以54億美元(約合394億元人民幣)收購以色列半導體代工廠高塔半導體的交易,原因是無法在最后期限(美國加州時間8月15日24時)前獲得并購案所需的監(jiān)管批準。
購買電視內容
2013年6月8日,英特爾正就購買內容一事同媒體公司談判。愿意提供比傳統(tǒng)有線電視廠商高出75%的購買價格,目前尚未有任何具體的交易達成。
在2013英特爾商用平板行業(yè)解決方案論壇上,廣安門中醫(yī)院計算機中心主任、教授張紅,對醫(yī)院移動醫(yī)療部署情況進行了介紹。
英特爾(中國)行業(yè)合作與解決方案數(shù)字醫(yī)療中國區(qū)經理黃慶春表示:“英特爾與合作伙伴攜手,充分了解了用戶的需求,為各個診療環(huán)節(jié)提供了適應需求的終端及應用。我們提供的基于Windows 8和安卓平臺的移動設備,配有一維碼和二維碼的掃描、800萬像素高清攝像頭等配套設備,并盡量將應用程序設計得更加智能和簡單,從而為護士查房、煎藥過程、醫(yī)療廢品的管理等應用提供了便捷的統(tǒng)一的應用體驗。”
投資
2014年4月1日,英特爾以7.4億美元收購Cloudera的18%股份。
與競爭對手HortonWorks和Pivotal類似,Cloudera專注于幫助企業(yè)用戶通過開源軟件系統(tǒng)Hadoop管理數(shù)據。Hadoop能分類及分析來自互聯(lián)網和移動設備的大量信息,即大數(shù)據。
集團合并
北京時間11月18日,《華爾街日報》報道,根據英特爾CEO科再奇(Brian Krzanich)向員工發(fā)送的一封電郵,英特爾計劃合并PC芯片和智能機、平板電腦芯片集團。此次重組正值英特爾面臨壓力增加移動設備市場滲透率之際。英特爾的此項調整定于2015年初生效。
開源通信系統(tǒng)
北京時間12月3日凌晨消息,英特爾周二發(fā)布了一種新的開源通信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是專門為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量身打造的,同時也可適用于全球300萬罹患四肢癱瘓和運動神經元病的患者。
英特爾開發(fā)的這個系統(tǒng)名為“ACAT”,即“輔助情境感知工具包”(Assistive Context Aware Toolkit),是該公司與霍金多年合作的成果。尤其是在過去三年中,該系統(tǒng)的開發(fā)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英特爾認為,這種系統(tǒng)有可能成為一種現(xiàn)代定制化系統(tǒng)的支柱,可被其他研究和技術人員用來幫助殘障人士。
商標
3D XPoint、ACEX、Altera、APEX、AnyWAN、Arria、Axxia、BlueMoon、BunnyPeople、Celeron、賽揚、Centrino、Cilk、CONVERGATE、Cyclone、Docea、eASIC、easicopy、Enpirion、Flexpipe、Hyperflex、Intel、英特爾、Intel 標志、英特爾標志、Intel Atom、英特爾凌動、Intel Cofluent、英特爾 CoFluent、Intel Core、英特爾酷睿、Intel. Experience What's Inside、英特爾. 精彩芯體驗、Intel. Experience What's Inside標志、英特爾. 精彩芯體驗標志、Intel Falcon、英特爾 Falcon、Intel Inside、Intel Inside 標志、Intel Nervana、英特爾 Nervana、Intel?Optane、英特爾傲騰、Intel RealSense、英特爾實感、英特爾Saffron、Intel Shooting Star、英特爾 Shooting Star、Intel SingleDriver、英特爾 SingleDriver、Intel Sirius、英特爾 Sirius、Intel Speedstep、Intel Unite、英特爾 Unite、Intel vPro、英特爾博銳、Intel Xeon Phi、英特爾至強融核、Iris、銳炬、Itanium、安騰、MAX、MCS、Movidius、Myriad、Nios、OpenVINO、OpenVINO?徽標、Pentium、奔騰、Puma、Quark、Quartus、SICOFI、Simics、SMARTi、SoftSilicon、Sound Mark、StarPro、Stratix、Stratix標志、Stay With It、Engineering Stay With It 標志、StreamSight、Tarari、The Journey Inside、Thunderbolt、Thunderbolt 標志、Transcede、Ultrabook、Xeon、至強、X-GOLD、XMM、X-PMU?和 XPOSYS 是英特爾公司或其子公司在美國和/或其他國家(地區(qū))的商標。
助力冬奧
2022年2月4日,2022年北京冬奧會正式開幕,地面鋪設的LED大屏與演員之間的實時“互動”,成為了本次冬奧開幕式的一大亮點。總導演張藝謀曾透露,本次冬奧會開幕式運用了大現(xiàn)場實時捕捉的一種互動技術。
根據英特爾官微介紹,這種“默契配合”來自于一個更高效、更科技的手段——英特爾?3DAT三維運動員追蹤技術,可以讓地面的屏幕瞬間對演員位移做出實時反饋并呈現(xiàn)藝術效果。英特爾聯(lián)合北京電影學院專業(yè)團隊,基于英特爾的3DAT技術針對冬奧開幕式場景定制開發(fā)的“基于AI的大型演出實時特效系統(tǒng)”,是實現(xiàn)整個節(jié)目創(chuàng)意的關鍵技術。
據了解,英特爾在國家體育場部署了5臺搭載第三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的邊緣計算系統(tǒng)、大容量光纖、攝像錄制系統(tǒng)、渲染系統(tǒng)等。同時,本次使用的AI實時特效系統(tǒng)不僅用于現(xiàn)場演出,也用于輔助演員進行節(jié)目排練,以及根據排練結果生成實時動畫,以提高開幕式視頻效果制作中擬人類角色動畫的自然度、逼真度。?
企業(yè)事件
2021年12月消息,市場監(jiān)管總局收到SK海力士株式會社收購英特爾公司部分業(yè)務案的經營者集中反壟斷申報。經審查,市場監(jiān)管總局決定附加限制性條件批準此項經營者集中。
2021年12月21日,觀察者網查詢英特爾官網發(fā)現(xiàn),在該公司以簡體中文、繁體中文、英語、日語等多種語言向供應商寫的一封信中,有一句話特別扎眼:我們的投資者和客戶已詢問英特爾是否從中國新疆地區(qū)采購產品或服務。多個國家與地區(qū)的政府已對來自新疆地區(qū)的產品實行限制。因此,英特爾需要確保我們的供應鏈不使用任何來自新疆地區(qū)的勞工、采購產品或服務。
2021年12月23日午間,英特爾發(fā)布關于供應商信函的公開聲明稱,英特爾對中國深懷敬意。我們與中國有著長久的合作關系。我們對中國和我們中國的商業(yè)合作伙伴、客戶、員工以及公眾都秉承執(zhí)堅定和持續(xù)的承諾。?[141]據環(huán)球網12月23日報道,英特爾近日被曝光禁止其供應商使用來自新疆的產品,引發(fā)軒然大波。@英特爾中國 在微博上就此事發(fā)表公開聲明,稱對中國深懷敬意,對于此事“引起諸多的疑問和顧慮深表遺憾”,并宣稱致供應商的“信中關于新疆的段落只出于表述合規(guī)合法的初衷,并非它意或表達立場”。?
2021年12月23日,英特爾就其涉疆言論表示道歉。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趙立堅當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相關問詢時表示,我們注意到有關聲明,希望有關企業(yè)能夠尊重事實,明辨是非。趙立堅說,我們已經多次強調有關新疆地區(qū)強迫勞動等說法,完全是美國反華勢力炮制的謊言,目的是抹黑中國形象,破壞新疆穩(wěn)定,阻遏中國發(fā)展。新疆的民眾勤勞勇敢,新疆的產品質量優(yōu)良,個別企業(yè)如果選擇不用,也是他們的損失。
2022年1月20日,英特爾將在俄亥俄州哥倫布市新建一家工廠,花費多達200億美元。英特爾CEO基辛格(Pat Gelsinger)此前表示,自己一直游說在美擴大芯片生產,希望美國在未來十年的芯片生產占比能達到全球的30%,并表示將很快宣布英特爾在美國和歐洲制造的拓展計劃。
2022年1月22日,英特爾周五表示,將初步投資200億美元在美國俄亥俄州建設兩家芯片制造工廠,并計劃最終投資多達1000億美元,在俄亥俄州建造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基地。
2022年1月26日,英特爾贏得了針對歐盟10.6億歐元反壟斷罰款的上訴。
當?shù)貢r間2022年3月4日,英特爾公司已暫停向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發(fā)貨。
2022年3月14日,據德國《商報》報道。半導體制造商英特爾首席執(zhí)行官Pat Gelsinger宣布將在德國薩克森-安哈爾特州首府馬格德堡,投資數(shù)十億歐元建設在歐洲大陸的第一家工廠。
2022年4月11日,據IT之家援引外媒消息,歐盟委員會已決定就此前法院推翻10.6億歐元罰款的裁定提出上訴。
2022年4月,三家美國領先芯片制造商——英特爾、美光和ADI——已加入名為Mitre Engenuity的半導體聯(lián)盟,目的是增強美國半導體行業(yè)的彈性。
2022年6月21日消息,5個月前英特爾說服歐盟第二高等法院撤銷了10.6億歐元反壟斷罰款,現(xiàn)在英特爾更進一步,它向歐盟索要5.93億歐元(6.24億美元)利息賠償。
2022年7月29日,英特爾在第二季度財報中提到,“我們開始逐步關閉我們的英特爾傲騰內存業(yè)務。”這表明一直在虧損的傲騰內存業(yè)務的結局即將到來。英特爾首席執(zhí)行官Pat Gelsinger(帕特基辛格)在財報電話會議上也證實將會關閉傲騰內存業(yè)務。
2022年,英特爾負責重要技術工作的高管表示,該公司正在努力實現(xiàn)為重新奪回芯片制造行業(yè)領導地位而制定的所有目標。?
2022年12月,英特爾和專利公司VLSI Technology已達成和解,雙方同意結束價值40億美元的專利糾紛。這一決定標志著英特爾將擺脫VLSI的糾纏,過去幾年,英特爾已經在與 VLSI 的專利糾紛中損失了約30億美元。
2023年1月,美國芯片巨頭英特爾正在裁撤加州硅谷的員工,涉及數(shù)百個工作崗位,數(shù)量高于公司此前宣布的裁員數(shù)量。?
2023年5月,英特爾針對曝光的微星產品泄露事件,表示正在調查私鑰泄露情況,并采取相應的措施為用戶提供保護,阻止在設備上安裝惡意 UEFI 固件。
2023年9月6日消息,美國當?shù)貢r間周二,芯片巨頭英特爾宣布,該公司將向以色列晶片代工廠商高塔半導體(Tower Semiconductor)提供代工服務,而后者則向英特爾的新墨西哥州工廠投資3億美元。
2023年9月22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再次對英特爾公司處以約3.7636億歐元的罰款,原因是英特爾公司此前在名為x86中央處理器的計算機芯片市場上濫用支配地位。?
最新消息
英特爾已通知其客戶,計劃停產其面向數(shù)據中心的 Optane SSD DC P4800X 部分固態(tài)硬盤,這是最后一批基于 3D XPoint 內存的存儲設備之一。英特爾表示,其最后的 Optane SSD DC P4800X 產品將在 10 月前發(fā)運給客戶。盡管如此,英特爾仍有一些其他 Optane 品牌的產品。
2023年9月12日,臺積電召開臨時董事會,重要決議包括核準于不超過4.328億美元之額度內,自Intel Corporation取得10%之IMS Nanofabrication Global, LLC股權。
2024年5月7日,拜登政府進一步收緊了對華為的出口限制,撤銷了美國芯片企業(yè)英特爾公司向華為出售半導體的許可證。據路透社2024年5月8日報道,在有消息稱美國撤銷了一些企業(yè)向中企出口芯片許可證后,美國芯片巨頭英特爾公司當天表示,其銷售額可能將受到打擊。對于美國針對中企的這一最新限制芯片出口舉動,中國商務部7日回應稱,這是典型的經濟脅迫做法,不僅違背世貿組織規(guī)則,也嚴重損害美國企業(yè)利益。
2024年8月,在英特爾宣布全球裁員15%之后,英特爾已經開始在愛爾蘭萊克斯利普(Leixlip)的Fab 34晶圓廠啟動了自愿離職計劃。消息稱,自愿離職的員工可能將獲得高達5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392.8萬元)的自愿遣散費。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友創(chuàng)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yè)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yè)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yè)人士。
如您發(fā)現(xiàn)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