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
用中國傳統的紙、筆、墨來書寫漢字的一門藝術。
類別? 社會實踐、禮儀、節慶活動;傳統手工藝 |
項目類型?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
首次申報時間? 2009 |
入選時間? 2009 |
申報國家? 中國 |
中國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也是東亞書法的杰出代表。書法不僅僅是一種交流工具,還同時融入了藝術元素,是一種很獨特的視覺藝術。中國書法以筆、墨、紙等為主要工具材料,通過漢字書寫,有自身悠久、深厚的傳統,是琴、棋、書、畫四藝之一。書法家使用毛筆書寫五種不同風格的字體,即“篆書”“官書”“草書”“行書”和“楷書”。這種藝術可以出現在任何書寫表面上,甚至是懸崖的石壁上,但在書信、卷軸、文學作品和扇面上尤其常見。
在中國古代,書法具有非常高的參與程度,一般的知識分子都付出不同程度的努力學習書法,產生了數量眾多的書法家。中國自從秦漢以來的各個朝代,都產生了相當多的書法作品,其中最優秀的作品成為皇室、貴族和文人最珍貴的收藏品。此外,中國書法有豐富、完整、一脈相承的理論體系,這表明書法在中國古代已是一門很成熟的藝術。
如今,在大量使用現代文具和電腦的時代,書法仍然受到人們的重視。它已超越其信息交流的含義,更多的成為了專業工匠和業余愛好者的專利,并且以特有的造型符號和筆墨韻律,融入人們對自然、社會、生命的思考,展現著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人格精神與性情志趣。中國書法伴隨著漢字的產生與演變而發展,歷經3000多年,已成為中國文化的代表性符號。
?當前在中國,除了傳統的師徒教學外,學校還教授書法。書法對現代藝術、建筑和設計都有影響,書法以其獨特的中國形式,為欣賞傳統文化和藝術教育提供了重要渠道。一定程度上,書法也是中國人民的驕傲和快樂的源泉,體現了中國知識和藝術遺產的重要特征。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國書法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