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爾瑪火腿
帕爾瑪火腿屬于生火腿,其色澤嫩紅,脂肪分布均勻,口感在各種火腿中最為柔軟。2012年獲批中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登記。在2021年3月1日正式生效的中歐地理標志協定中,帕爾瑪火腿是首批受保護的歐盟地理標志產品之一。
帕爾瑪火腿的歷史悠久,迦太基軍事家漢尼拔(前247~前183/前182)駐扎在帕爾馬北部時,就是用當地的葡萄酒、面包和帕爾瑪火腿來供養他的部隊。在帕爾馬的一座建于13世紀的大教堂正門上,有一個雕塑,描繪了一年中每個月的情況,其中11月被確定為殺豬日。還有一個被稱為“maialata”(意為豬肉)的冬季節日,這時,所有地區的餐廳提供的都是各式各樣的豬肉特色菜。直到19世紀,在火腿制作的季節,私人家庭都忙于這件事。帕爾瑪火腿上的五角星公爵的皇冠標志是對帕爾馬大公國的記憶,具有深厚的歷史內涵。
帕爾瑪火腿具有嚴格的生產流程。用來制作帕爾瑪火腿的原材料(新鮮豬后腿)選料精細:新鮮的豬后腿的重量是12~14千克,對脂肪的一致性和脂肪層厚度都有嚴格標準,同時除冷藏外不允許采用包括冷凍在內的任何防腐處理。精選出來的新鮮豬后腿要經過不少于12個月的專門處理,這個過程中唯一的添加物是海鹽。工序包括:隔離和屠宰、冷卻、修割、上鹽、擱置、清洗干燥、前期風干、后期風干、涂豬油、成熟和陳化、切片包裝。 帕爾瑪火腿受歐盟法定產區保護和規范。帕爾瑪火腿生產區域的居民掌握有獨特技能,風干過程嚴謹,必須經過鹽腌、風干、熟成三個階段。工會的檢驗師會在火腿制作一年后進行檢測,通過后在火腿皮上以烙鐵印上標著Parma字樣的公爵皇冠。
帕爾瑪火腿的產地位于帕爾馬省南部山區,維西利亞海吹來的海風拂過松樹和橄欖樹而變得和緩,掠過亞平寧山脈而變得干燥,而且充滿了栗子樹的氣味,最后在制作區域將帕爾瑪火腿風干,賦予其特有的甜蜜香氣。制作區域位于海拔262米的浪卡亞諾鎮,有些火腿廠甚至在高達900米的山區熟成火腿,其品質更佳。 上好的帕爾瑪火腿至少要有9千克以上,色澤呈暗紅,切片后有透視感,帶云石紋理的脂肪,嗅起來有陳年的肉香及煙熏的氣味,入口味道咸香,脂肪能在口中溶解,有回味。
帕爾瑪火腿的產品加工區為意大利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帕爾馬省5千米范圍內,南至艾米利亞,東至恩扎河,西到斯蒂羅內河。帕爾瑪火腿的產品原材料區域為意大利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威尼托大區、倫巴第大區、皮埃蒙特大區、莫利塞大區、翁布里亞大區、托斯卡納大區、馬爾凱大區、阿布魯齊大區和拉齊奧大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