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創建
29K
6667

核雕

核雕是中國傳統民間微型雕刻工藝。以桃核、杏核、橄欖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藝品,已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江蘇蘇州和揚州、山東濰坊、廣東,浙江,北京,河北石家莊,遼寧等地均有核雕,較有特色。

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

    核雕

  • 批準時間

    2008年6月7日

  • 非遺級別

    國家級

  • 遺產編號

    Ⅶ-59

  • 遺產類別

    民間工藝美術

?
  • 申報地區

    江蘇蘇州、山東濰坊、廣東增城

  • 所用原料

    核桃,桃核,橄欖核,杏核等

  • 代表人物

    王毅(明代核雕家)

  • 贊譽

    "微雕神技,藝術奇葩"


歷史源流


民間多以桃核雕刻,穿孔系掛在身上作為"辟邪"之用。有制成佩件、扇墜、串珠等為文人清玩。其藝術特點是在較小的果核上表現出復雜的題材,雕刻手法也細致入微。所刻有詩文或漁家樂、百花籃、羅漢等題材。江蘇蘇州和揚州、山東濰坊、廣東等地均有核雕,較有特色。

確鑿見于著述的出神入化之最早核雕作品,是明代之物。《清秘藏》記載明代宣德年間有個叫夏白眼的,"能于橄欖核上刻十六娃娃,眉目喜怒悉具。或刻子母九螭,荷花九鷥,其蟠屈飛走綽約之態,成于方寸小核"。明人魏學洢作《核舟記》,描述明代天啟年間虞山(今蘇州常熟)核雕藝人王毅(字叔遠)所作核舟"東坡赤壁游",人物栩栩,舟棹如畫,《核舟記》已被選進人教版初二語文課本。明代王叔遠精雕之桃核,邢獻之精雕之核桃,夏白眼精雕之橄欖核可謂之核雕三絕,其作品傳世絕少。

清代,廣州核雕的代表人物有清代乾隆年間的廣州籍宮廷匠人陳祖章和咸豐年間的新塘民間藝人湛谷生等,以"東坡游赤壁"為題材的核舟是廣州欖雕的傳統樣式,歷代名家均有此類作品傳世。陳祖章的雕橄欖核舟作品現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邱山核雕技藝精湛,作品傳世亦少。晚清核雕藝人楊芝山的核桃雕"西園雅集圖記"為其力作,林木扶疏處,怪石參差間,竟雕刻三組人物共19人,其精微之妙令人拍案驚奇。

光緒年間出生的核雕藝人都蘭桂技藝精絕,周恩來總理1955年出訪,贈送外國元首的禮品中有了件為其核雕作品。

1957年原蘇聯領導人伏羅希洛夫訪華,都蘭桂時已75歲高齡,應外交部之請,仍以所刻核雕相贈。核雕代有傳人,江蘇蘇州人陳素英即為都蘭桂之后又一核雕名家。

橄欖核、核桃、杏核、桃核皆為揚棄之物,核雕堪為化腐朽為神奇之工藝品,凡核或橢圓或扁圓,又以山核桃最為皺脊錯綜詭雜,因此核雕的造型布局皆比平面雕刻艱難十倍,筆者現將匣中核雕搬來"共樂樂",期盼贏來讀者諸君共鳴之聲。

果核,在一般人的眼里,是品嘗鮮果后的棄物,可這一枚枚小小的果核(桃核、杏核、橄欖核)到了微雕師的手中,就會化腐朽為神奇。

古代,我國南方的微雕工藝一向有特色。特別在江浙地區,傳統手藝一直注重精巧雅致,微中見宏,尺幅之間展示大千世界以及人生種種情趣天地。在各式各樣的工藝巧作中,一種用果核雕刻的藝術可謂在中國工藝的藝術長河中獨樹一幟。

明清時期,我國大型雕塑藝術無大發展,然而小件雕塑品和工藝品的裝飾制作卻搞得生氣勃勃,富于創造性。其中的桃核、杏核雕刻和橄欖核雕刻是一個頗有特色的品種,其作品的構思和雕刻都達到了極高的工藝水平和藝術境界,被人稱作是"微雕神技,藝術奇葩"。明、清兩代這種核雕的微雕藝術堪稱一絕,當時江浙一帶官宦商賈中流行玩賞竹木牙雕等古玩奇珍,精湛而玲瓏的核雕藝術品就是當時人們搜羅的熱門之一。

據了解,明代的核雕最早的核材都是桃核與杏核,未曾見到當時用橄欖核或胡桃核等進行雕刻的物品。據現存世的核雕來看,明代以后到了清乾隆年間才出現了用橄欖核和胡桃核雕刻的花船和人物等核雕。明代的桃核、杏核雕刻大多是神仙人物、避邪神獸、吉祥物等等。小小核雕作為一種垂掛在衣帶、紈扇或是繡袋下面的墜物,作為裝飾和點綴,一方面也可玩賞。后來至清代中期開始,核雕物品就不光作為墜物裝飾和點綴了,許多橄欖核和胡桃核雕刻工藝品專門供文人雅士或富家子弟手里摩挲把玩。


工具工藝


工具

欲善其事,必利其器。核雕也不例外。無論是大師,還是初學者,都要有一套好的工具才行,我們就說說核雕工具吧。

刀具:

核雕刀主要有三類,

1平刀,形狀象單刃的篆刻刀,按刃寬分很多規格,可做大形。也可雕細部。一些高手就用大平刀開眼。

2 半圓刀。就是在半圓的鋼條上,磨出斜刃。同樣有很多規格。用途廣泛。一件核雕作品上的起伏,轉折處,多用半圓刀。

3 角刀。形狀象個倒三角。多用于細部雕刻,象眼,牙齒等。一個好藝人可能有二,三十把刀放在手邊,隨取隨用,運刀如指。看其雕刻過程就是一種享受。

4 修光刀。 形狀像斜刀,但是沒有斜刀那么鋒利的刀尖, 只是用來刮削表面光滑用的。

5 掏肉刀。形狀很像一段鐵絲,或者鋼絲,但其實是用來挖核里面的仁的,因為仁如果不掏出會生蟲不利于保存核雕。

6 特小刀。 形狀和以上幾種類似,只是刀頭直徑更微型,甚至達到零點幾毫米! 適合雕刻米粒大小的景物。

7 刻刀把。 常見的有雙頭索,也叫拿子、金屬刀把等,原本為鐘表修理工具,因為小巧玲瓏方便使用后為核雕界人士采用。2013年,在以往工具的基礎上研發了一種新款刻刀把,結合了傳統木把與現代金屬刀把的雙重優點,既有木把的華麗大方手感好上檔次,又滿足了使用方便好攜帶的需求。

電動輔助工具:吊磨-(用于鏤空,鉆眼) 牙雕機(打磨)

其他: 1.5米高工作臺 翹刀床 鋼銼 砂紙 卡尺等

工藝

核雕工藝分:

薄意,淺浮雕,高浮雕,圓雕,鏤空雕,鑲嵌。

核雕的制作與其它的雕刻手法基本雷同,首先要精于選料,因烏橄欖品種繁多,須根據其大小、形狀、顏色進行分類,一般以粒大、核厚、色紅,飽滿為佳;然后是設計,需根據核的形狀進行構思,并將需刻劃的形象在核上勾勒;其三是定形,即根據勾勒的圖案打坯,即初步加工;其四是粗刻,即對整件作品的細部進行刻劃;第五為細刻,即對雕刻好的作品進行細部完善,特別是對人物的臉部、手部等重要部位作調整,使之更加生動;第六打磨,一般以粗細砂紙打磨作品,使之光潔細膩;第七是拋光,布輪拋光后的核雕作品細膩、潤滑而富有手感。如果雕刻羅漢頭這類常規作品,胸有成竹則無需在核上勾畫草圖,自殷根福始就形成了五刀"定位"的技藝,一直流傳至今,即鼻頭一刀,眼睛二刀,耳朵兩刀,關鍵是下刀部位要準確。誠然,同樣是雕刻羅漢頭,其形象刻劃也有高低之分、文野之別。

核雕制作工具有鑿子、銼刀、扶鉆三類。鑿子有圓鑿、線鑿、平鑿等多種,需自行制作,才能得心應手。圓鑿,快口呈圓弧狀,有大小之分,大圓鑿可用來雕毛坯,小圓鑿既可在核體較小的原料上履行代替大圓鑿的功能,又能往深處挖,特別是透雕,往往需要用小圓鑿來處理。線鑿可用來刻細線條,如發絲、眼皮、眼黑、衣褶的細線條等,人物開相一般用線鑿來完成,在一些細微處需清理的,小圓鑿無法施展的地方,均可用線鑿來代替。由于線鑿靈活、雕刻有深度而被廣泛應用。平鑿用來雕刻塊面,把物件輪廓勾刻出來,又可把橄欖核一些表層鏟去,突出布局的立體感。毛銼以其細密的鋼刺來修正橄欖核形狀,使其達到圓整,扶鉆則用來鉆孔。

蘇州核雕吸收了石雕、玉雕、木雕、竹刻、微雕等藝術精華,在保持果核外形的前提下,無論浮雕、圓雕、透雕均以"精、細、奇、巧"取勝,呈現出獨特的地方特征。精、細,體現在核雕作品工藝細微,點睛之處既細如針尖,又形象生動。刻劃的羅漢等人物刀法簡潔,形神兼備,即使將其放大數十倍,仍栩栩如生。奇、巧,體現在核雕作品均有巧奪天工之奇效,如核舟,不僅能在細微之間表現人物數十人,而且舟上門窗每扇都能開合自如,其落榫處以毫厘計算,令人難以置信。核雕體積雖小,卻構思縝密,設計精巧,工藝細密,以小見大,其作品可作為頸項、衣帶、折扇或繡袋的墜掛件,若穿成珠串,可作為手腕、頸項飾物。它曾是歷代手藝人生活的主要經濟來源,代代相傳,至今依然如故。當今悄然興起的核雕市場,不僅使中國傳統優秀技藝得以傳承,而且將會不斷光大,顯示出中華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強大的生命力。


代表作品


桃核雕刻,是用桃子的果核為原料進行雕刻。

揉手核桃為明清時期核雕的一種健身、娛玩之物,一般為一對。選取只有一條圈匝式皺脊且殼厚仁少,而又形狀相近的兩只山核桃雕上圖紋而成,掌上盤玩,"嗑嗑"作響,時人視為時髦之物。文人學士閑庭靜坐,王公貴

胄后院賞花,手里盤玩著一對揉手核桃,既可以添助雅逸,又能夠彰顯清高。故宮博物院收藏十余對揉手核桃,有雕仙人祝壽的,有天生連理并蒂的,大多附有"丹貝勒預備"、"恭進"等墨書,表明為王公貴族貢送皇室的,用極考究錦盒裝盛。末代皇帝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提到,紫禁城皇宮保存一只乾隆皇帝的"百寶匣",其中有一格裝的是一對揉手核桃,雕刻著神話人物。乾隆酷愛核雕等微雕,曾下旨將當時的核雕名家杜士元召進宮廷造辦處。但皇宮珍藏的這批揉手核桃中,不見雕螭雕龍雕松竹梅圖紋的。

"歲寒三友"揉手核桃呈不規整橢圓狀,色澤紫褐,潤亮生輝,最大直徑不足4厘米。藝人利用圈匝式皺脊之兩側雕刻成一松一梅,松樹蒼勁,梅樹欹古,叢竹則繁茂于亂石之中。方寸之中,寒梅綻放,松針堅潔,翠竹搖風,對嚴寒無所畏懼的共同品德鑄結了它們千古不渝的"歲寒三友"佳話。藝人巧妙地利用核桃上錯落參差的結梗皺脊施以刀筆,梅花瓣芯清晰,松葉針針可數,竹葉婆娑有態,花迭葉累可見五六層次,于是如詩如畫常相伴,亦核亦桃好揉手。

核桃紋路各不相同,雕刻中非常考驗雕刻師的功底,需能隨形、隨意,因失敗率過高,能成對完成的作品更少見,"招財聚寶"即以成對核桃精雕而成,四面采用了金蟾吐寶、貔貅納財、錦鋰聚運、如意祈福的傳統題材隨形雕刻,寓意招財聚寶、富貴吉祥。

橄欖核雕

其次是"庭園嬰戲"橄欖核雕。雕件高3.4厘米,色澤紫褐,光潤熟滑。分別在核之兩側雕刻一針葉樹、一闊葉樹,綠葉婆娑,枝干挺拔。樹下有童子?名,一童抱另一童雙腿作倒立狀,一童站立另一童肩上正欲攀援上樹,其他或蹲坐,或旁觀,或扶協,童趣躍然刀筆之下。采用浮雕和鏤雕手法,用刀爽索,造型生動,層次豐富,氣氛熱烈。

嬰戲圖為明代裝飾工藝中最常見圖案之一,為時人唱贊國泰民安的一種表達模式,但用在橄欖核雕上尚為鮮見。把玩于指撮之間,紫褐紅潤之古風古韻捫摩可觸,嬉戲玩耍之童聲稚氣似乎側耳能聞,些小棄核竟成了童子樂園!

十八羅漢

第三件是"十八羅漢"核桃雕。核雕高3.6厘米,呈梨狀,色澤棕紅油潤,老氣盎然。作者依憑硬核皺脊回谷式的錯雜刻面循勢造型,羅漢或正襟危坐,或岸立嘯風,或雙掌合十,或開懷朗笑,神情態勢各不相同。施刀細膩,手法老到,粗獷處勾勒剛勁,精微間線條柔綿,意到手到,攬云天霧海中的十八羅漢于一核。

"十八羅漢"核桃雕佩掛于腰間,賞玩于案頭,臆想著具有"最高果位"的羅漢們為你驅滅煩惱貪癡,替你爭取衣食無憂,讓你脫離生死輪回,便如佛光罩體一般,可以樂哉悠哉了。

春宮圖

第四件是清代"春宮圖"桃核雕,高僅3厘米,棕紅色澤,熟舊瑩潤。

"春宮圖"桃核雕一側雕林中小屋,瓦棱歷歷可數,墻上小窗明亮,窗下有一公雞同母雞觸喙親昵。另一側雕一裸男同一裸女求歡送愛,眉眼傳情,心愫纏綿。構圖布局著眼于農家院宅,俗塵難拂不假,隱而不秘是真,藝人一定是意在直白表達對安居樂業的憧憬的。奏刀者線條圓逶,設計則別出心裁,各種雕刻手法兼而施用。人愛以雞歡作襯,最坦誠地表達這樣一個道理:大自然的玄機就濃縮在"傳宗接代"四字之中。因此可以說,核雕小不盈寸,卻是載喻著大自然一個不朽法典的。

第五件是"福祿壽"桃核組雕。福祿壽三星高不過2.8厘米,皆熟滑潤亮,色澤棕紅。其中以壽星雕刻最為傳神,眉眼慈祥,美髯垂胸,精神矍鑠,袍服結帶寬松得體。福星比壽星胖大些,體形敦厚,笑容可掬,刀法雖顯見比壽星工藝簡潔爽利,富貴氣仍然逼人。祿星胖瘦高矮介乎福壽二星之間,其用刀之簡潔一如福星,而笑臉卻更加明朗,莫非作者要留他個見錢眼開的笑柄?且三星中唯壽星須眉衣褶寫工而其他二星寫意,又莫非捉刀人自嘲與福祿無緣,唯求淡泊以求長壽?三星脫刀之日想見約百年,硬核上竟像古瓷一般開了片紋,粗細錯落,但皆紋而不裂,平添了幾多古舊香色。終不知哪一位買了"三星"來,把玩于掌上足以怡情,懸佩于腰間尤可養性,集"福祿壽"于一已,雖小而又小,卻包羅了人生大愿,想是用來聊以自慰的。

九螭

"九螭"揉手核桃和"九龍"揉手核桃各有千秋,我是特地留作壓陣之說的。

"九螭"揉手核桃呈不規則橢圓狀,最大直徑近4厘米,色澤紫褐油亮,有滋潤感,手感熟滑,是積舊熟陳之物。螭與龍皆為龍,而九條龍至尊至極,于是漢魏時有九龍殿,五代時有九龍帳,九龍冠、九龍袍、九龍壁、九龍柱,不一而足,龍的圖騰成了中華文明的象征。

"九螭"揉手核桃和"九龍"揉手核桃皆選取山核桃雕制,藝人依憑胸竹駕馭刀筆,將滿刀錯綜復雜皺脊結梗之核殼視為混沌一天地,雕卷云飄飄,琢紫氣漫漫,九螭或屈側回首騰挪于朵云之上,或昂頭舒展在霧漫之中,而九龍穿飛翻騰,推云撥霧,或兩現其身,或凌云直上。4只核桃,龍騰螭躍,皆嬉戲翻飛于云天霧海之中。

山核桃錯雜的表面皺脊有如縱橫交結的高岡深谷,捉刀者不單要具備巧借這種復雜形貌為九螭、九龍作意向造型的能力,更要具備依據刀路隨時修改意向造型的豐富聯想,設計布局力求九螭、九龍不擁不塞,螭與螭有呼應,龍與龍有顧盼,云與氣有貫通,"球"與"球"分立而又渾然一氣。"九螭"揉手核桃刀路粗獷,線條圓轉不足,剛健有余,野趣重于雅逸。藝人分明注重造型而不在乎細微處的精雕細琢,螭頭明顯為"方斗形"。"九龍"揉手核桃紫銅色澤,手感滋潤熟滑,刀法圓潤,線條細婉,圖面雖繁滿,但龍與龍條分縷析,鱗甲分明。至于用刀之大膽,想象之豐富,構圖布局之疏朗繁滿有致,皆可見駕輕就熟之功力。盡管這兩件揉手核桃皆未署款字,誰又能說,它的作者不該享有無名大師之譽?

與揉手核桃相比,杏仁核雕真就微不足道了,它是核雕中的小不點,但小巧精微,玩賞可添雅興。像杏仁核雕"獼猴",高僅2厘米,雕整核為一坐猴,雙手捧食,正大口大口咬吃,形態活脫,刀法粗獷,但線條準確而洗練,幾筆幾刀,調皮的小猴呼之欲出。雖然小得如此不起眼,但精微處見功夫,乖巧若此,也就人見人愛了。

無論是揉手核桃,還是橄欖核雕、桃核雕、杏核雕,其精妙之作都足以讓人著迷,若非如此,王爺貝勒們憑什么將揉手核桃進貢皇宮供皇室權貴賞玩呢?王公貴胄乃至文人士大夫之鐘愛揉手核桃,要么編織絳絲網袋懸佩腰間為飾,搖之有"嗑嗑"之聲悅耳盡興;要么或沉思或閑散時把玩于指掌,揉摩有松爽之愉,強健身心。于是揉手核桃得到盡善盡美的一個昵稱,叫"文玩核桃",其他核雕自然為"文玩核雕"了。所謂"文玩",是說核雕該是躋身于藝術品之列的,其精妙,其典雅,其香色,其氣韻,皆可包涵于"清高雅逸"四字之中,可不是非"文玩"莫屬了?在當今收藏界愈來愈向藏珍玩雅的高境界發展之時,文玩中的既是精妙品,又是藝術品的核雕,自然而然便身價扶搖了。

核舟

核舟:是專門用果核雕刻成畫船和小舟的民間工藝品,起源于古代,興盛于明清時期,表明古代工藝的高超境界和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是核雕技藝中微雕的一種。

明朝有個特殊技藝的人叫王叔遠,他能夠將直徑一寸的木頭,雕刻成宮殿、器具、人物,甚至飛鳥、走獸、樹木、石頭,都能按照這木頭原來的樣子刻成各種事物的形狀,各自具備各自的情態。王叔遠就是一位雕刻核舟的藝術高手,他雕刻的"蘇軾游赤壁"核舟,后被散文家魏學洢寫成《核舟記》一文,生動的描述了這件精巧絕倫的微雕工藝品。其中有"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等語句,可以看出核舟具有很高的藝術和觀賞價值。

蘇州核雕

明清時期,蘇州核雕漸興,江浙一帶官宦商賈崇尚風雅,流行玩賞竹木牙雕等奇珍,以顯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由此核雕風靡朝野,出現了"凡文人必手持折扇,有折扇必有核雕扇墜"之盛況,精湛而玲瓏多巧的核雕被人們爭相佩帶和收藏。清末民初也出現了不少核雕名家,如楊芝山、都蘭桂。楊芝山的核桃雕"西園雅集圖記"技藝精絕;都蘭桂的核雕還被周恩來總理1955年出訪時作為贈送外國元首的禮品。

民國時期,蘇州太湖邊上的舟山村核雕逐漸興起。舟山村自古就是出雕工藝匠之地。據《香山小志》記載:"香山梓人,巧者居十之五六。又有雕工,專將竹根、竹節、黃楊、紫檀、以及象牙、牛角、桃核、橄欖核、刻山水人物、花卉鳥獸等玩品,精巧有致,雅俗共賞"。上世紀三十年代,舟山村曾涌現了開創蘇州核雕新局面的一代核雕高手殷根福,在蘇州核雕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今天,不由不使業內人士常常懷念他將技藝傳承于后世的業績。

殷根福(1885-1939),自幼對工藝雕刻倍感興趣,在蘇州深厚歷史文化的浸潤和豐富而精湛的眾多傳統手藝的熏陶下,曾先學竹雕、牙雕,雖默默無聞,但也能聊以維持生計。1930年前后,他在上海老城隍廟開設了"永興齋",專門出售竹雕、牙雕工藝品。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從廣東船工手中獲得橄欖核,此橄欖核產自廣東一帶的"烏杭"品種,其顆粒大,質地硬而細膩,便于執刀雕鑿,經其精心琢磨后,隨形設計雕成羅漢頭像,稍經撫摸,便滋潤光滑。而后他將雕成的羅漢頭穿成手串在上海店內銷售,普受民眾歡迎。為塑造好羅漢形象,他多次到東山紫金庵羅漢堂內臨摹觀察,并反復揣摩,融匯于心。此后,他刻制的羅漢頭像越發挺刀爽勁,厚樸凝重,表情自然,雙目傳神,且形象生動、神采各異,使求購者絡繹不絕。自此,他專事核雕羅漢頭像,并形成殷派獨特技藝。為滿足市場需求,他培養了兒子殷榮生、女兒殷雪蕓和徒弟須吟笙等多名藝徒,并在舟山村組織生產,一時全村年耗橄欖核10擔左右。

殷派一脈的核雕技藝由殷榮生、殷雪蕓、須吟笙、鐘年福等繼承下來,并逐漸發展壯大。1970年,他們幾個召集村上核雕藝人創辦雕刻組,通過上海工藝品進出口公司銷往香港、澳門及東南亞各國;1973年,又帶領20余人參與創辦吳縣東山雕刻廠;而后于1975年在本村建立舟山核雕廠。而殷雪蕓則在1972年被邀至蘇州工藝美術廠、蘇州工藝美術研究所傳授核雕技藝,先后培養了董蘭生等多名藝徒。

一段時期,蘇州橄欖核雕處于低潮時期,人員散失,技藝荒疏。"有心栽花花不發,無意插柳柳成行",自本世紀以來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逐漸富裕,喜愛核雕的民眾與日俱增,由此核雕生產又峰回路轉,使一度沉寂的核雕市場活躍起來。如今的舟山村,家家戶戶都在制作核雕,從業人數達五六百人。北京等北方大城市民眾對蘇州核雕鐘愛有加,當地村民足不出戶,客戶卻紛至沓來。由于市場前景看好,附近從事木雕的藝人紛紛轉入核雕,從業人員不斷擴大,也涌現了一批出類拔萃的民間藝人,如陳素英、周建明、宋水官、董蘭生、須培金、殷毅軍、汝鳳倫等繼往開來的新一代核雕高手。同時,通過薪火相傳,使年輕一代的核雕能手也隨之大量涌現,大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之勢。

廣州核雕

廣州欖雕是流行于廣州市增城區一帶的一種傳統雕鐫藝術,其歷史可以上溯到明清時期,代表人物有清代乾隆年間的廣州籍宮廷匠人陳祖章和咸豐年間的新塘民間藝人湛谷生等。廣州欖雕以烏欖核為基本材料,增城自古盛產烏欖,為欖雕的形成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秉承嶺南文化精神的廣州欖雕刻工細膩精微,形態小巧玲瓏,造型秀麗雅致,線條流暢生動。它可以分座件、掛件、珠串、核舟等品類,技藝形式則包括浮雕、圓雕、鏤空雕等。以"東坡游赤壁"為題材的核舟是廣州欖雕的傳統樣式,歷代名家均有此類作品傳世。20世紀中葉以來,廣州欖雕得到進一步發展,花色品種增加至五十余種,出現了多層花舫、通雕蟹籠、撒網漁船、國際象棋等一些新品種。

品種

當今的核雕品種、花色更加豐富多彩,其表現形式可分為三個系列。一是珠串式,即把多個核雕穿成一串,多為十八羅漢頭像,各種祥獸,群仙聚會等;二是墜件式,即以單粒核雕為主,配以紅線,可掛在頸項或腰間佩帶,也可掛在衣服、折扇上,墜件表現形式豐富,人物有仕女、觀音等,還有花鳥、龍鳳、山水植物等;三是擺件式,即將核雕鑲嵌在象牙或紅木底座上,供人玩賞,尤其是核舟,更以巧奪天工而名震四方。從題材內容分,主要有四個系列,一是吉祥如意系列,如十二生肖、避邪神獸等;二是神仙人物系列,如十八羅漢、觀音、彌勒佛、八仙過海等;三是民間民俗故事系列,如東坡泛舟赤壁、羲之戲鵝、桃園三結義等;四是山水園林系列,如山水風景、古典園林等。除上述形式和題材內容外,年輕的核雕人還在孜孜以求地探求多形式、多題材表現手法的核雕作品,似乎要將世事萬物、歷史人文都在方寸之間盡情揮灑,令人刮目相看。


價值意義


1、與物的感應讓人體會萬物有靈而心有寄托

核雕與人感情是很深的。愛核之人佩戴了核雕一般都是不離身的,閑時還要常常把玩于手中,這樣久而久之核雕就會與人體的分泌物相結合,使其越來越富有光澤和溫潤,充滿了生機與靈性。這就是一顆普通的核雕,在人賦予其溫情真心后給主人最好的感應和反饋,直讓人心有所寄。

2、現代都市人的一個理想精神意境載體

核雕所塑造之意境萬千,山水、人物,還有園林等等,世間百態盡在其中。不能遠行,亦不能離開鋼筋混泥土森林,但若能有幾枚自己喜歡的核雕佳作于辦公桌或書房,工作間隙觀想遐思,亦不失為一種理想精神意境的歡喜感受。

3、回歸傳統,回歸自然的一條路徑與載體

在核雕藝術作品中,總是有不少傳統文化及中國古代那些回腸蕩氣的故事題材。在賞玩核雕作品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會去了解這背后的文化底蘊與故事。在傳統故事與自然的合一中找尋自身的終極關懷方式。

4、讓人安靜的一種方式

對于核雕者來說,其實核雕的過程也是讓人心安靜的過程。學習核雕就是一種緩解壓力的好方法,因為制作核雕要求制作者把心中雜念拋去,專注于每一個細節才能做好。


核雕名家


古代名家

明代核雕名家有王叔遠、夏白眼、邱山、刑獻之等。魏學洢的《王叔遠核舟記》一文描寫王叔遠能在細小的核桃雕刻出一條船,船上有五人、八窗,明代夏白眼在一顆橄欖核上雕刻16個嬰兒,童身只有半粒米大,"眉目喜怒悉具。或刻子母九螭,荷花九鷥,其蟠屈飛走綽約之態,成于方寸小核",人稱一時圣手。

清代桃核雕藝人有丁念廷、高家俊、都渭南、張大眼、陳子和等人,屬于山東濰坊桃核雕。乾隆酷愛核雕,曾召杜士元入宮。國立故宮博物院今存有乾隆年間陳祖章的"赤壁夜游橄欖核舟"。

共和國解放初期代表人物有:鐘元慶、趙林生、殷根福、須吟笙、鐘年福蘇派核雕。

橄欖核雕顧名思義就是在小小的橄欖果核上雕刻出各種動物,人物的形象,其中以十二生肖的雕刻最具代表性。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各具情態,惟妙惟肖。還有十八羅漢、八仙過海、各種花鳥蟲魚等雕刻,刻的大多是神仙人物、避邪神獸、吉祥物等等,精巧玲瓏,是一種垂掛在衣帶或紈扇或繡袋下面的墜物,作為裝飾和點綴,亦可玩賞。清中期始,核雕物品多用橄欖核和胡桃核雕刻,專門供文人雅士或富家子弟手里摩挲把玩。用橄欖核雕刻的各種花船小船還可配上鏤空雕刻的象牙、紅木座架,陳設在微型博古架上欣賞。

核雕的主要工具為銼、鑿、鉆。銼有毛銼、光銼、圓銼;鑿刀有方鑿、圓鑿兩種。先用毛銼、光銼將果核進行初步加工,再設計構思,并在果核上畫樣。經過了畫樣工序后,用圓銼按畫樣進行粗加工,做出粗糙的造型;用鑿刀雕刻細部,并以小方鑿刻畫人物的眉毛、眼睛,以小圓鑿刻畫嘴部等;最后經過磨光,上蠟,打眼,串連成念珠,或配以底座,就成了欣賞品。

核雕藝人之核雕作品最早見著的則是明代魏學洢作《核舟記》一文。明人魏學作《核舟記》,描述明代天啟年間核雕藝人王毅(字叔遠)所作橄欖核舟"東坡赤壁游",人物栩栩,舟棹如畫。

在橄欖核雕刻方面頗有影響的是在蘇州光福、舟山一帶;橄欖核雕刻成的各種圖案,多如真的一般無二,工藝相當精湛。




6667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

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系進行刪除處理!

上一篇:玉雕
下一篇:錫雕
一秒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永久国产在线视频| 欧美精品第一页| 最新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四区在线观看|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公阅读|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 2020狠狠操|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成| 成av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小说|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53| 老司机免费在线| 校园放荡三个女同学|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绿色|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黄色a级在线观看| 欧美高清视频一区| 天天色天天射综合网|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两个男gay的做污污的过程|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好爽~好大~不要|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紧| 一级特黄色毛片免费看| 黄色毛片免费观看| 日本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观看| 五月婷婷在线免费观看| 高清亚洲综合色成在线播放放| 日日婷婷夜日日天干| 又粗又黑又大的吊av|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自慰| 中文字幕无码无码专区| 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小说 | 菠萝蜜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柔佳呻吟乳峰喘息高耸入云| 国产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丰满妇女做a级毛片免费观看|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xxx| 国产美女视频免费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