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爾夫·福勒(英國物理學家、天文學家)
拉爾夫·霍華德·福勒爵士?OBE?FRS(Sir Ralph Howard Fowler,1889年1月17日-1944年7月28日),英國物理學家、天文學家。
人物生平
學習經歷
福勒最初在家接受教育,而后則進入埃文斯預備學校和溫切斯特公學就讀。之后他獲得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獎學金,并且在此學習數學。并且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在第三年的測驗里,福勒以優異的成績通過測驗。
軍旅生涯
一次大戰的時候,福勒隸屬于英國皇家海軍炮兵隊。他在加利波利受到了嚴重的肩傷。 因為受傷的緣故,他被介紹給阿奇博爾德·希爾并為他工作。希爾帶領福勒進到了物理領域。這段期間,他擔任希爾的副手在鯨魚島進行研究,并且對于螺旋導彈的空氣動力學做出重大貢獻。因為這項工作,他在1918年獲得了大英帝國勛章。
學術生涯
1919年福勒回到了三一學院,并于隔年被任命為數學科的學院講師。在此他進行熱動力學與統計力學的研究,為物理化學引入了新的研究方法。他與愛德華·亞瑟·米爾恩合作,在恒星光譜、壓力、溫度等方面作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1925年,他被選為皇家學會會士。1926年,他于其學生保羅·狄拉克運用統計力學作了白矮星的研究。1928年,他與洛薩·沃爾夫岡·諾德海姆合作發表了論文解釋被稱作場致電子放射的物理現象,并且幫助建立了電子價帶理論。他最先在1931年提出了熱力學第零定律。1932年,他被選為卡文迪許實驗室理論物理的主持人。
1939年二次世界大戰開戰,盡管身體狀況不佳他仍恢復與軍械局的工作,并被選為與美國、加拿大的科學聯絡人。由于曾經訪問普林斯頓大學和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他對美國相當了解。因科學聯絡人的工作,他在1942年被授予了騎士爵位。之后他在戰中回到英國,在軍械局與海軍總部工作幾個星期后過世。
共有十五名皇家學會院士、三位諾貝爾獎得主在1922年到1939年這段期間受到福勒的指導。除了米爾恩之外,他還曾經與亞瑟·愛丁頓、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保羅·狄拉克、威廉·馬克瑞等人合作。正是福勒在1923年將量子理論介紹給了保羅·狄拉克,也是他請玻爾居中牽線,使狄拉克得以認識海森堡。在劍橋大學擔任教職期間,他總共指導了64名博士學生。
個人生活
福勒是一名業余的板球好手,專門擔任守門員。1908年、1909年曾代表諾福克郡板球俱樂部在乙組錦標賽中出賽。
1921年,他娶了歐尼斯特·盧瑟福的獨生女艾琳·瑪麗(1901-1930年)。他們共有四的孩子,兩男兩女。艾琳在生完最后一個孩子后過世。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
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系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