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車
賽車是一項運動,分為場地賽車和非場地賽車兩大類,起源距今已有超過100年的歷史,最早的賽車比賽是在城市間的公路上進行的,后來許多車手因為公路比賽極大的危險性而喪生,于是專業(yè)比賽賽道應運而生。
第一場賽車比賽于1887年4月20日在巴黎舉行。
賽車運動
?賽車運動分為兩大類,場地賽車和非場地賽車。
場地賽車
顧名思義,就是指賽車在規(guī)定的封閉場地中進行比賽。它又可分為漂移賽、方程式賽、轎車賽、運動汽車賽、GT耐力賽、短道拉力賽、場地越野賽、直線競速賽等。
非場地賽車
基本上的比賽場地不是封閉的,主要分拉力賽、越野賽及登山賽、沙灘賽、泥地賽等等。
方程式賽中又包含了一級方程式、三級方程式、GP2、F3000、印地賽車、美國冠軍方程式、福特方程式、康巴斯方程式及卡丁車等。
比賽分類
?
方程式
這是汽車場地比賽的一種。賽車必須依照國際汽車聯(lián)合會制定頒發(fā)的車輛技術規(guī)則規(guī)定的程式制造,包括車體結構、長度和寬度、最低重量、發(fā)動機工作容積、汽缸數(shù)量、油箱容量、電子設備、輪胎的距離和大小等。
各級方程式賽車的制造程式不同。屬于方程式汽車比賽的項目有:F1、 F-3000、 F-3、亞洲方程式、無限方程式、福特方程式、雷諾方程式、卡丁車方程式等。
一級方程式賽車(F1/Formula 1)
格蘭披治一級方程式(Grand Prix Formula One 簡稱:F1)大獎賽是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費用最昂貴、技術最高的比賽, 也是方程式汽車賽中最高級別的比賽。世界上首次舉行賽車場上的賽車是1900年在法國的默倫。現(xiàn)代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是于1950年在英國銀石賽車場開始的, 現(xiàn)在每年舉行18場比賽,04年中國上海參加了,由國際汽車聯(lián)合會安排比賽。
其最初的定義為"一種至少有四個不在一條線上的輪子的車輛,其中至少有兩個輪子用于轉向,至少有兩個輪子用于驅動"。更為具體的定義則是指氣缸容積3.5公升,約600馬力,最高時速315公里的方程式賽車。這里的"方程式"取一定格式的含義,即嚴格規(guī)定賽車的重量、長、寬、輪胎的距離及大小等。在所有的方程式賽車中,一級方程式賽車是級別最高級的。
所謂"方程式"賽車是按照國際汽車運動聯(lián)合會(FIA)規(guī)定標準制造的賽車。這些標準對"方程式"賽車的車長、車寬、車重、發(fā)動機的功率、排量、是否用增壓器以及輪胎的尺寸等技術參數(shù)都作了嚴格的規(guī)定。 F1大賽的統(tǒng)籌工作,均由FIA安排。他們負責制訂車賽的規(guī)則,擬定比賽時間表和選擇賽車的場地等。
FIA要求F1賽車采用排量為1.6L、6缸、加裝增壓器的發(fā)動機。F1賽車的底盤采用碳化纖維制造,重量很輕,很堅固。車賽的底盤很低,最小離地間隙僅有50-70毫米。與普通的汽車相比,F(xiàn)1賽車有許多獨特的地方,它的車身細而長,車身高度很低,寬大的車輪極為顯眼,而且是完全暴露的,即所謂"開式車輪"(Open Wheel)。
每輛F1賽車都是世界著名汽車廠家的精心杰作。一輛這種賽車的價值超過七百萬美元,甚至不亞于一架小型飛機的價值。F1汽車大賽,不僅是賽車手勇氣、駕駛技術和智慧的競爭,在其背后還進行著各大汽車公司之間科學技術的競爭。福特汽車公司就形象地把汽車大賽比作"高科技奧運會"。在汽車大賽中推出的新型賽車,從設計到制造都凝聚著眾多研制者的心血,并代表著一家公司乃至一個國家的高科技最新水平。汽車大賽還是各國科技人才素質的較量。據(jù)悉,德國約有2000多名專業(yè)人才直接從事賽車的設計、制造和研究工作、美國約有1萬人;而日本則最多,估計近2萬人左右。
所有參加F1大賽的車手,都是經(jīng)過千挑萬選的世界車壇的精英。每一位車手在躋身F1大賽前,都必須經(jīng)過多個級次的選拔,例如小型車賽、三級方程式(F3)車賽等等,堪稱過五關、斬六將,而要成為世界冠軍,更非易事。他必須身經(jīng)百戰(zhàn),集賽車技術、天賦及斗志于一身。
根據(jù)FIA的有關規(guī)定,每年全世界能有資格駕駛世界F1賽車的車手不超過100名。所有駕駛F1賽車的選手,都必須持有FIA簽發(fā)的"超級駕駛執(zhí)照";每年只有少數(shù)的優(yōu)秀車手有資格參加決賽。
F1大賽每年都要選擇地理條件迥然不同的20個賽場。有的選在高原上,那里空氣稀薄,用以考驗車手的身體素質;有的則是街道串成的賽道,那里路面相對狹窄曲折,車手弄不好就會撞車;有的賽車場就顯得路面寬闊,但也有上下坡考驗車手的技術;還有的賽車場建在樹木蔥郁的森林中,那里跑道起伏大,車手很難控制賽車。由于賽車經(jīng)常出現(xiàn)意外,F(xiàn)IA要求所有主辦國的賽車場必須有足夠的草地緩沖區(qū)。各賽場的救護人員也必須分布在全場的每一個角落,爭取在出事的一剎那,跑進現(xiàn)場,進行搶救。
每一賽車都需在車賽前二至三天進行練習賽,然后根據(jù)正賽前一天的排位賽排列起跑位次。正式比賽開始,各車手按排位從相繼不遠的起跑位置出發(fā)。進入前10名可得分。第一名是25分,第二名是18分,第三名是15分,第四到第十分別是12、10、8、6、4、2、1分。
F1底盤簡介
在普通的汽車教科書中,關于車輛的底盤是這樣定義的。底盤是用于支承、安裝發(fā)動機及其各部件、總成,形成汽車的整體造型,并接受發(fā)動機的動力,使汽車產(chǎn)生運動,保證正常行駛的整體。它由傳動機構、行駛機構、轉向機構和制動機構四部分組成。也就是說除了引擎、輪胎和車身外殼,幾乎全部被納入底盤的范疇。
既然是對所有車輛的廣泛定義,那么也同樣適用于F1賽車;但是在F1中,我們通常所說的底盤主要指單體殼和傳動行駛機構,在2014版F1技術規(guī)則中,對底盤的參數(shù)做了嚴格的定義和限制。
根據(jù)國際汽聯(lián)運動第20條規(guī)定,車隊冠軍(制造商冠軍)只頒發(fā)給底盤制造商。這足見底盤制造在F1中的重要地位,一支F1車隊可以使用購買其它廠商的引擎,但是要成為合法的注冊車隊,必須具備自己生產(chǎn)制造底盤的能力。F1現(xiàn)役的車隊總共有10支,也就意味著有10支底盤制造商,分別是:梅賽德斯、雷諾、邁凱輪-本田、法拉利、威廉姆斯、紅牛、紅牛青年、印度力量、哈斯和索伯。
F1底盤規(guī)則
F1技術規(guī)則關于底盤的限制主要包含:制造材料、尺寸定義和安全測試指標。其中制造材料統(tǒng)一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而在后兩方面的限制則較為具體,下面我們將分開闡述。
一,尺寸限制
F1技術規(guī)則要求,車身總寬最大不得超過1400毫米,長度不設限制;車身總高(不含攝像頭)不得超過950毫米,左右輪中心線之間的寬度不得超過1400毫米。尾翼總寬度為950毫米。前輪軸心到前翼最前沿的距離不得超過1200毫米,后輪軸線到尾翼最后沿不得大于500毫米,尾翼總高度不得超過800毫米。
二,安全測試,
安全測試主要針對駕駛倉以及車頭和車尾,其中對駕駛倉的安全撞擊測試最為嚴格,要求座艙側面必須能承受直徑為300毫米,質量為780公斤的鋼片以10米/秒的速度以90度的夾角撞擊。總質量為780KG的單體殼與支架捆綁,以14米/秒的速度垂直撞向水泥墻時,必須能保證駕駛倉完好無損。
F1引擎規(guī)則
引擎形式:1.6升V6Turbo
引擎排量:1600cc
引擎夾角:90度
氣閥結構:每缸4氣閥,共24個
進氣方式:單渦輪增壓,無增壓限制
驅動方式:中置后驅
引擎質量:最低145KG(含Turbo和ERS)
引擎是F1賽車最核心、最昂貴、最機密和最復雜的構成部分。國際汽聯(lián)為了節(jié)約開支、降低動力輸出和提高安全,從2014賽季開始改用1.6升V6Turbo引擎。根據(jù)FIA發(fā)布的2014版F1技術規(guī)則,動力單元被細分為六個模塊:內(nèi)燃機(ICE),渦輪增壓器(TC),動能電機(MGU-K),熱能電機(MGU-H),能量存儲單元(ES)和控制單元(CE)。
三級方程式汽車賽(F3)
方程式汽車場地比賽項目之一。使用的賽車是四輪外露的單座位純跑道用方程式賽車, 外形與一級方程式賽車相類似,但體積較小, 最低重量為455公斤, 配備4汽缸、工作總容積為2公升的自然吸氣式汽油發(fā)動機,輸出功率約170馬力。
方程式3000(F3000/Formula 3000)
1.0公升方程式汽車賽。方程式汽車場地比賽項目之一。設有國際大獎賽等比賽。使用的賽車是四輪外露的單座位純跑道用方程式賽車, 裝備8汽缸、工作總容積為3公升的自然吸氣式汽油發(fā)動機,輸出功率約475馬力。
雷諾方程式(Formula Renault)
雷諾方程式 2000 是世界上著名及最普及的一種方程式賽車,該項賽事是由法國雷諾集團推廣發(fā)展起來的,方程式賽車由意大利TATUUS 公司制造,該類單座賽車的馬力為 200HP, 最高時速可達到一小時 260 公里。雷諾方程式 2000 賽車的良好性能和價錢的完美結合保證了其在全世界的普及程度,這種 2000 型的賽車每年制造超過 700 輛。雷諾 2000 方程式賽車給全世界的熱衷賽車運動的年輕人提供了一個駕駛技能和身體心理狀態(tài)適應的學習及提高的環(huán)境,為他們走向該項運動的頂級賽事 F1 ,成為未來之星做下鋪墊。雷諾方程式 2000 賽事從 2000 年起舉辦至今,短短的四年里,已經(jīng)成功地把雷克南(邁凱倫車隊),馬薩(索伯車隊)及克萊恩(美洲虎車隊)推向 F1 的大舞臺。
亞洲方程式(Formula ASIA)
方程式汽車場地比賽項目之一,限在亞洲地區(qū)開展。使用的賽車是四輪外露的單座位純跑道用方程式賽車, 車身規(guī)格與三級方程式相似, 配備1臺" 福特 "4汽缸工作總容積為2公升的自然吸氣式汽油發(fā)動機, 輸出功率約160馬力。近年來出現(xiàn)了寶馬亞洲方程式,是亞洲比較流行的方程式賽車。
拉力賽
汽車拉力賽的道路狀況十分復雜,每一段特殊路段為一個賽程,例如一個賽程全是曲折蜿蜓的山路,另一個賽程則是陰暗森林中的泥路。拉力賽的路線都是一致的,但并不同時出發(fā),而是一輛接著一輛,每一輛賽車在不同階段都由裁判員記錄下所需時間,總時間最短的便是勝利者。
大型拉力賽的車隊往往由幾十名隊員和多種運輸工具組成,其中有負責傳遞信息的摩托車、裝載備用部件的卡車、醫(yī)療用車,甚至有時還有直升飛機。
賽車不同于街道上行駛的普通汽車,雖然外觀一樣,但參加國內(nèi)比賽的汽車要求是年產(chǎn)量在2500輛以上的小轎車,并且至少有兩套改裝:安全改裝和技術改裝。
主要形式
一種為由甲地出發(fā),到達乙地結束,歷時五六天甚至十幾、二十幾天的直線型、長距離馬拉松拉力賽(格拉納達-達喀爾拉力賽、555港京拉力賽和巴黎-莫斯科-烏蘭巴托-北京拉力賽都屬于這類比賽),這類比賽每年只舉辦一次,每次持續(xù)五天至二十幾天不等;另一種為每天行駛的方向不同但均返回同一地點、歷時兩到三天的錦標賽系列賽事,這類比賽每年在不同國家和地區(qū)舉辦數(shù)場或十幾場。 如果把每天的出發(fā)和返回的地點看作一個圓心,那么每天行駛的路線都是以這個圓心而向外輻射的,其形狀如同梅花一般,因此,這一類的拉力賽又稱為"梅花型"拉力賽,WRC便是這類比賽。WRC全年在世界各國舉十四站比賽,每個分站產(chǎn)生一對車手和領航員分站冠軍,全年各分站成績總積分最高的一對車手和領航員賽手成為當年度的WRC世界冠軍。
WRC世界拉力錦標賽
在世界各國舉行達十四分站的"世界拉力錦標賽"(World Rally Championship),簡稱WRC。拉力賽一詞取自英文" Rally",有集結的意思。它表示參賽車輛必須嚴格按照比賽 資料中規(guī)定的行駛路線,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到達每一個封閉 路段或維修區(qū)域等地點進行規(guī)定的比賽和規(guī)定時間的維修等 項目。由于比賽不僅考驗車手的水平,還要考驗領航員的配合、車輛的性能以及維修的力量。因此,無輪對于選手還是 車隊都是一項無比復雜的綜合性考驗。拉力賽的賽段為各種 臨時封閉后的普通道路,包括山區(qū)和丘陵的盤山公路、沙石 路、泥濘路、冰雪路等,也有無法封閉的沙漠、戈壁、草原 等地段。拉力賽是采取間隔發(fā)車的形式,世界一級種子選手發(fā)車間隔為1分鐘,其他選手為2分鐘。參賽車輛均為各大汽 車廠家年產(chǎn)量超過2500輛的原型轎車,只是必須經(jīng)過不同程 度的改裝方可參賽。無限制改裝的稱為A組車,除了保留外型 和原廠標志以外,幾乎所有的部件都可以改裝。經(jīng)過A組標準 改裝的賽車,如同坦克一般結實,但費用昂貴,一般都是由 汽車廠商直接贊助的職業(yè)賽車隊才能達到。所謂職業(yè)賽車隊就是和那些著名的NBA球隊、足球隊一樣,不論選手還是工作 人員,每年的工作任務就是參加比賽,并依靠比賽的收入生 活。有限制改裝的稱為N組賽車,它只允許進行安全改裝和有 限的性能改裝,引擎內(nèi)部必須維持民用車的標準,不允許改 動。由于N組改裝費用相對較少,因此多為業(yè)余車隊和個人選 手使用。業(yè)余車隊和個人參賽的選手等人員,平時都有自己 固定的職業(yè),只有在比賽時才會出現(xiàn)在賽車場內(nèi)。
達喀爾拉力賽(Dakar Rally)
曾稱為巴黎達喀爾拉力賽,是一個每年都會舉行的專業(yè)越野拉力賽。比賽對車手是否為職業(yè)選手并無限制,80%左右的參賽者都為業(yè)余選手。
雖然名稱為拉力賽,但事實上這是一個遠離公路的耐力賽。比賽中需要經(jīng)過的地形比普通拉力賽的要復雜且艱難得多,而且參賽車輛都為真正的越野車,而非普通拉力賽中的改裝轎車。拉力賽的大部分賽段都是遠離公路的,需要穿過沙丘、泥漿、草叢、巖石和沙漠。車輛每天行進的路程從由幾公里到幾百公里不等。
該比賽為多車種的比賽,共分為摩托車組、小型汽車組(包括轎車和越野車)以及卡車組,賽車的號碼依次以1,2,3開頭。如105,表示摩托車組的第5號賽車,208表示小型車組的第8號,312則表示卡車組的第12輛賽車。而工作車則以4為開頭數(shù)字。比賽路段分布在寬闊甚至漫無邊際的撒哈拉沙漠、毛里塔尼亞沙漠以及熱帶草原,與WRC相比,基本上沒有現(xiàn)成的道路。車手和領航員除了依靠組委會的路線圖以外,還要借助指南針直至今天的GPS全球定位系統(tǒng),才能到達和通過每一個集結點。由于維修隊不像WRC那樣可以通過一般的公路提前到達指定的區(qū)域等待賽車前來檢修和補給,因此,每個車隊都會包租專機攜帶所有的配件、給養(yǎng)和維修技師,在賽車之前飛抵指定區(qū)域(多為簡易機場)。幾十架分別畫滿了各自車隊LOGO的飛機停在一起,其場景蔚為壯觀。當貼滿同樣LOGO的賽車來到維修區(qū),便會集中到機翼下進行維修和補給。這時候,又如同小鳥在大鳥的羽翼下休息一樣,特別有趣。所以除了比賽極具觀賞性以外,巴黎-達喀爾拉力賽的維修區(qū)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該比賽也是采取間隔發(fā)車的方法。但是,比賽的賽段只有十幾個,每個賽段都十分漫長,因此,會在某個賽段出現(xiàn)摩托車、小型車輛和大卡車并駕齊驅的宏大場面。
巴黎-達喀爾拉力賽的過程異常艱苦,賽手白天要經(jīng)受40度的高溫,晚上又要在零下的低溫中度過。而且,除了通常的賽車故障以外,一旦迷失方向,就要面臨斷油、斷糧甚至放棄賽車的局面。因此,這是一場人與自然真正較量的比賽。也是因為這樣,雖然每場冠軍的獎金只有4500美元,但還會吸引那些不惟艱險的賽手前來參加。格拉納達-達喀爾拉力賽每場產(chǎn)生摩托車組、小型汽車組和卡車組的冠軍各一名。
直線競速
汽車場地比賽項目之一。比賽按不同車型及發(fā)動機工作容積分為 12 - 14 個級別,在兩條并列長1500米、 各寬15米的直線柏油跑道上進行,實際比賽距離為 1/4英里或1/8英里。比賽時每 2 輛車為1組,實行淘汰制,分多輪進行,直至決出冠軍。采用定點發(fā)車方法,加速行進,通過電子儀器測量從發(fā)車線到終點線的行駛時間評定成績。
使用特別設計制造的活塞式或噴氣式專用賽車,以汽油、甲醇或煤油為燃料,車重500- 1000公斤。其中"高級酒精發(fā)燒友(TAFC)"級的發(fā)動機容積達8930CC,輸出功率2500馬力, 速度達382公里/小時;"三角架高級燃料車(TFD)"級的發(fā)動機容積為8127CC,輸出功率5000馬力,速度可達460公里/小時;"噴氣發(fā)燒友"級的發(fā)動機輸出功率達10000馬力。
耐久賽
亦稱"GT賽"。汽車場地比賽的一種。為長時間耐久性汽車比賽。比賽車輛分旅行車和運動原型車兩類,并根據(jù)發(fā)動機的工作容積分為若干級別。比賽中每車可設 2- 3 名駕駛員,輪流駕駛。
每年國際汽車耐力系列賽分為11站, 在世界各地舉行。比賽一般進行8- 12小時, 以完成圈數(shù)的多少評定成績。 較著名的比賽有:法國勒芒( Le Mans) 24小時耐久賽、日本鈴鹿(Suzuka) 8小時耐久賽。
印地車賽
印地車賽(Indy Car)
汽車場地比賽的一種。設有世界錦標賽。該車賽起源于美國, 原為美國汽車協(xié)會主辦的錦標賽。1978年由18支印地車隊聯(lián)合成立了"印地錦標賽賽車隊有限公司", 建立了賽事管理機構舉辦系列車賽,制訂了獨特的比賽規(guī)則。1979年舉辦了第一次比賽,成為不受國際汽車聯(lián)合會管轄的汽車比賽。
比賽使用車輛的整體結構類似一級方程式的四輪外露式單座位純跑道用賽車,但使用8汽缸、工作容積為 2.6- 3.4 公升以甲醇為燃料的渦輪增壓式發(fā)動機, 輸出功率700~850馬力。依不同的比賽場地比賽距離為320公里至800公里不等。
卡丁車賽
卡丁車賽(Karting)
汽車場地比賽項目的一種。分方程式卡丁車、國際A、B、C、E級和普及級六類, 共12個級別。使用輕鋼管結構,操縱簡單,無車體外殼,裝配100CC、 125CC或 250CC汽油發(fā)動機的4輪單座位微型賽車, 重心低,在曲折的環(huán)型路線上行駛,比賽速度感強。
卡丁車是世界方程式賽車的最初級形式, 始于1940年。由于許多著名的一級方程式賽手都是從卡丁車起步的,因此卡丁車被視為"F- 1"的搖籃。
創(chuàng)紀錄賽
在某個場地或路段以單車出發(fā)創(chuàng)造最高行駛速度記錄的汽車活動。按汽車發(fā)動機的工作容積分A - J共10個級別。
現(xiàn)今以輪胎驅動的汽車的最高速度記錄是1965年11月由賽默兄弟( Summer Brother )創(chuàng)造的,時速達660公里/小時; 以噴氣式發(fā)動機為動力驅動的汽車最高速度記錄是1983年由英國人理查德·諾貝爾( Richard Noble )駕駛他自己設計的 Thrust II 車在美國內(nèi)華達州西北的鹽湖上創(chuàng)造的,時速達1019.89公里/小時。其發(fā)動機的輸出總功率為60000馬力。
越野賽
汽車道路比賽項目之一。是在一個國家的公路和自然道路上舉行的允許對該國進行考察的汽車比賽。經(jīng)過幾個國家的領土、總長度超過10,000公里或跨洲的比賽稱馬拉松越野賽。除國際汽聯(lián)特別批準外,越野賽的賽程不得超過15天,比賽必須在白天進行。采用單車發(fā)車方式。 比賽每經(jīng)過10個階段后至少休息18個小時。
每階段的行駛距離自定, 但每個賽段的最大長度, 越野賽規(guī)定不超過350公里, 馬拉松越野賽規(guī)定不超過800公里。 必須使用在國際汽聯(lián)注冊的全輪驅動汽車參賽。
1996年國際汽聯(lián)首次對越野賽實行世界杯賽制,其中較著名的比賽有巴黎-達喀爾越野賽、突尼斯國際汽車賽、巴黎至莫斯科至北京馬拉松汽車越野賽、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沙漠挑戰(zhàn)賽等。
最早的汽車比賽是在公路上比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跑完規(guī)定的賽程。隨后人們又嘗試了難度更大的爬坡比賽,看參賽選手誰能最快地駕車爬上山坡。此后隨著賽車運動的不斷升級,出現(xiàn)了在環(huán)型賽道上進行的汽車比賽。人們在今天所見到的號稱賽車運動頂峰的一級方程式(F1)比賽也毫不例外的是經(jīng)歷了賽車運動的漫長歷史才逐漸演化成今天的形式的。然而在賽車運動進化過程中產(chǎn)生的各種各樣的競賽形式無論在什么時代都保持著自己特有的規(guī)則,形成了今天多種多樣風格各異的汽車賽事。如名為"PIKESPEAK·INTERNATIONAL·HILLCLIMBING"的山地賽車最早開始于1916年,盡管當中因戰(zhàn)爭而一度中斷,但延續(xù)到今天又將在美國科羅拉多州迎來它的第77屆比賽。另外,在公路上進行的汽車拉力、在環(huán)型賽道上進行的場地賽車等無一不擁有各自顯赫的歷史。
在眾多的汽車賽事當中,作為世界錦標賽轉戰(zhàn)于各國之間,由全世界的賽車選手爭奪每年一度的世界冠軍頭銜的重大比賽,當首推一級方程式(F1)和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WRC)兩項。各國的賽車選手和賽車生產(chǎn)廠家為爭奪這兩項賽事的車手冠軍和廠商冠軍(在F1中稱為Con?structorChampionship)的桂冠,每年都要展開激烈的角逐。
特別是WRC的比賽,從在摩納哥公國的冰天雪地中舉行的蒙特卡洛拉力到在肯尼亞的熾熱荒原上上演的薩法利拉力,賽手們在一年當中要與嚴酷的自然環(huán)境展開總共14戰(zhàn)的殊死搏斗。由于WRC每年都要把各國眾多的賽車運動愛好者們卷入比賽的狂熱漩渦,所以它已經(jīng)成為當今一項舉世矚目的重大國際賽事。
賽車意外
美國賽車起火爆裂 61歲車手毫發(fā)無傷
國際在線專稿:據(jù)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美國堪薩斯州托皮卡一場精彩的賽車比賽中,老將吉姆的車突然因發(fā)動機著火整輛車像顆大火球般燒了起來,令人驚訝的是,61歲的吉姆竟完好無傷地從"火球"中走出來。 事發(fā)美國堪薩斯州托皮卡,當時吉姆的賽車突然起火爆裂,爆炸甚至將車身和碎裂物噴到車道附近的擋土墻,飛濺開的燙火小碎片還擦傷了現(xiàn)場一名賽車迷。
賽車小游戲
雙人旋轉賽車
小游戲說明:雙人版的經(jīng)典賽車游戲,游戲開始后場景可以分為兩個主視角,讓玩家能夠單獨操作,同時可以觀察對方的進程。
操作方法:玩家一:WASD控制,玩家二:方向鍵控制。
沙灘越野車
小游戲說明:沙灘越野車,一款非常獨特的賽車小游戲,在沙灘上開著越野車狂奔會是什么感覺?大家如果喜歡就趕緊的去看看。
操作方法:點擊"play"開始游戲,方向鍵↑↓鍵前進后退,方向鍵←→鍵掌握平衡,空格鍵跳躍。過關后點"play"進入下一關。
超級瑪麗賽車
小游戲說明:超級瑪麗的賽車小游戲,你可以選擇超級瑪麗游戲中的馬里奧或怪獸與其他對手進行比賽。
操作方法:WASD控制賽車的移動和跳躍,吃到道具后按空格鍵使用。
3D瘋狂賽車
小游戲說明:一款無比帥氣的瘋狂F1賽車,玩家的座駕比法拉利舒馬赫的賽車還拉風,3D的視角,轟鳴的馬達聲,讓人不禁熱血沸騰。這么精彩的比賽怎么可以少了你,趕緊加入我們,開始瘋狂賽車之旅。
操作方法:游戲使用鍵盤操作,方向鍵↑↓鍵前進后退,←→鍵控制方向,↑+↑鍵加速,C鍵切換視角,空格鍵暫停。
光能量賽車
小游戲說明:名字是叫光速跑車,可以用光能量加速,速度很快,至于有沒有光速玩玩就知道了,控制光速跑車在高速公路馳騁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看看你能開多遠。
操作方法:鍵盤方向鍵↑↓控制前進后退,←→鍵控制方向,Ctrl鍵加速,空格鍵剎車。
提示:汽油有限,可收集路上的汽油進行補充。
相關賽事
?
2010年我國汽車摩托車賽事共有100場,其中拉力賽、越野賽、卡丁車賽等汽車賽事多達73場,將使廣大車迷大飽眼福。
2009年12月23日在廣東肇慶結束的2009年中國汽車運動聯(lián)合會、中國摩托運動協(xié)會工作會議上,中國汽聯(lián)公布了明年的暫定賽歷。其中全國汽車拉力錦標賽初定有8站比賽。為了改變外援車手在國際組中的壟斷局面,鼓勵中國車手取得好成績,明年國際組比賽將取消階段積分,中國車手如果沖進全場前三名,將被額外獎勵3分。另外為了降低各參賽隊成本,增加油料運輸過程的安全性,明年各參賽隊將統(tǒng)一使用97號汽油。為了增加透明度、減少爭議,獲得全場第一名和國際組國內(nèi)車手第一名的賽車在賽后車檢中將進行發(fā)動機檢查。國家組除保留原有的1.4升組、1.6升組和2升組外,還將增加2升以上組以及CRCCAR組別(放開車輛改裝規(guī)定),在國家組中增設超級廠商杯,此舉意在提高國家組的競爭力,增加賽事的精彩程度,吸引更多國產(chǎn)廠商投入拉力運動。明年全國短道拉力錦標賽則暫定為10站。
全國汽車房車錦標賽明年計劃有9站比賽,數(shù)目比往年大幅增加,體現(xiàn)了這項賽事的生機和活力。技術規(guī)則仍將沿用2009年規(guī)則。為了更好地公平競爭、適應國際趨勢,比賽中將采用單一輪胎品牌提供商。除了像往年一樣取車隊成績和車手成績之外,還將新設廠商杯,把對于汽車廠商的宣傳報道放在重點地位,以吸引更多的廠商積極參與這項賽事。
全國汽車場地越野錦標賽明年初定有12站比賽,擬增加賽前試車環(huán)節(jié),便于選手更深刻了解賽道,并給新聞媒體提供方便的拍攝機會。為了增加比賽的安全性,推薦車手使用頭頸保護HANS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