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三國時期曹魏第二位皇帝)
摘要:魏明帝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字元仲,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魏文帝曹丕長子,母文昭皇后甄氏,三國時期曹魏第二位皇帝,公元226年-239年在位。曹叡能詩文,與曹操、曹丕并稱魏氏“三祖”,文學成就不及曹操、曹丕。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輯有其散文二卷、樂府詩十余首。 曹叡二十三歲即位,在位期間指揮曹真、司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吳、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鮮卑,攻滅公孫淵,頗有建樹。... [閱讀全文]
摘要:魏明帝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字元仲,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魏文帝曹丕長子,母文昭皇后甄氏,三國時期曹魏第二位皇帝,公元226年-239年在位。曹叡能詩文,與曹操、曹丕并稱魏氏“三祖”,文學成就不及曹操、曹丕。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輯有其散文二卷、樂府詩十余首。 曹叡二十三歲即位,在位期間指揮曹真、司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吳、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鮮卑,攻滅公孫淵,頗有建樹。... [閱讀全文]
摘要:曹真(?~231年)字子丹,曹操族子(一說原姓秦),其父戰(zhàn)死后,曹操收為養(yǎng)子 。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曹真幼年喪父,被曹操收養(yǎng),力大勇猛,授虎豹騎。因討伐靈丘的賊寇,封為靈壽亭侯。 歷任偏將軍、中領(lǐng)軍、征蜀護軍等職,參與漢中之戰(zhàn)。曹丕繼位后,拜為鎮(zhèn)西將軍,都督雍涼諸軍事,負責鎮(zhèn)守西北邊境,進封東鄉(xiāng)侯。遷使持節(jié)、上軍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成為曹魏軍隊的最高統(tǒng)帥之一。大破羌... [閱讀全文]
摘要:丁夫人(?-219年)曹操的原配夫人,是曹操長子曹昂的養(yǎng)母。因養(yǎng)子之死與曹操決裂,后來離異,丁夫人去世后,葬在許都城南。生平丁夫人一開始嫁給了曹操,曹操另有劉夫人,生長子曹昂和清河長公主,劉夫人死得早,兒子曹昂由丁夫人撫養(yǎng)。 建安二年(197年),曹昂在宛城之戰(zhàn)戰(zhàn)死,丁夫人常常說:"你殺了我兒子,都不懷念他!"于是不加節(jié)制地哭泣,曹操很憤怒,把她打發(fā)回了娘家,想讓她屈服 。后來曹操到家里去見她,丁... [閱讀全文]
摘要:曹嵩,字巨高,沛郡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東漢大臣,大長秋曹騰的養(yǎng)子,曹操之父。門蔭入仕,歷任司隸校尉、鴻臚卿、大司農(nóng),位列九卿,位高權(quán)重。中平四年(187年),通過賄賂中官及捐錢西園出任太尉,位列三公。 中平五年(188年),黃巾起義爆發(fā),曹嵩身為太尉,引咎免官。 后來曹嵩投奔兒子兗州牧曹操,遇害于徐州。延康元年(220年),追尊魏國太王。曹魏建立后,追尊為"太皇帝"。人物生平入嗣曹騰曹嵩是曹... [閱讀全文]
摘要:曹憲(生卒年不詳),女,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東漢末年歷史人物,漢獻帝劉協(xié)嬪妃,魏武帝曹操女兒。建安十八年,嫁給漢獻帝劉協(xié), 受封為貴人。 黃初元年(220年),兄弟曹丕稱帝后,漢獻帝成為山陽公,不知所終。人物關(guān)系父親:魏武帝曹操兄弟: 魏文帝曹丕、曹彰、陳思王曹植、曹熊、曹昂、曹鑠、曹沖、曹據(jù)、曹宇、曹林、曹袞、曹玹、曹峻、曹矩、曹干、曹上、曹彪、曹勤、曹乘、曹整、曹京、曹均、... [閱讀全文]
摘要:曹華,東漢末年人物,曹操之女,為漢獻帝妃嬪。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進為魏公,把曹憲、曹節(jié)、曹華三個女兒,一齊都送給漢獻帝劉協(xié)做了妃子,皆封為夫人,聘以束帛五萬匹,年齡尚小者在魏公國待年長而聘。人物簡介次年曹華晉封貴人,后獻帝被廢為山陽公,二姐曹節(jié)為山陽公夫人。曹華后來不詳。家庭成員父親曹操丈夫漢獻帝劉協(xié)兄弟姐妹曹憲、曹節(jié)、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昂、曹鑠、曹沖、曹據(jù)、曹宇、曹林、曹袞、曹玹... [閱讀全文]
摘要: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東陽武,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后謚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曹植是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文學家,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后人因其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其詩以筆力雄健和詞采畫眉見長,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為宋人所編。曹植... [閱讀全文]
摘要:曹鑠,曹操之子。沛國譙人,相殤王,與曹昂、清河公主皆為劉夫人所生。早薨,無后。人物生平曹鑠,沛國譙人。魏武帝曹操第二子,豐愍王曹昂、清河長公主胞弟。母劉夫人,曹操的平妻(正妻為丁夫人),是曹操起兵前最敬愛的妻子之一,生下了曹操的嫡長子曹昂,但紅顏薄命,很早就去世了。曹鑠從小由日后的卞皇后撫養(yǎng)長大,深受曹操的疼愛。但天妒英才,建安初,曹鑠早早便病逝了。太和三年(229年),魏明帝曹睿追封曹鑠謚號為相... [閱讀全文]
摘要: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曹操的次子,三國時期魏朝的創(chuàng)建者。丕少時好弓馬,誦詩、論。及長,熟讀《五經(jīng)》、《四書》、《史記》、《漢書》;諸子百家之言,無不畢覽。他生于戰(zhàn)亂年代,青年時便隨軍作戰(zhàn)。建安16年(211年),任五官中郎將、副丞相。建安22年(217年),被曹操立為嗣。曹操死后,丕襲魏王、丞相。延康元年(220年),曹丕代漢稱帝,為魏文帝,都洛陽。在位期間,平定邊患。擊... [閱讀全文]
摘要:塞繆爾·佩皮斯是17世紀英國作家和政治家,畢業(yè)于劍橋大學,是著名的《佩皮斯日記》的主人,其日記包括有對倫敦大火和大瘟疫等的詳細描述,成為17世紀最豐富的生活文獻。曾任英國皇家海軍部長,是英國現(xiàn)代海軍的締造者,他治下的皇家海軍艦隊為日后英帝國統(tǒng)治海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曾任英國皇家學會會長,以會長的名義批準了牛頓巨著《自然哲學之數(shù)學原理》的出版印刷。人物生平塞繆爾·佩皮斯(Samuel Pepys,1... [閱讀全文]
摘要:亨利·弗雷德里克·貝克,1866年7月3日出生于英國,教授,1898年6月當選為皇家學會院士。亨利·弗雷德里克·貝克(Henry Frederick Baker 生于1866年7月3日,卒于1956年3月17日),英國數(shù)學家,主要工作范疇是代數(shù)幾何,但也在其他領(lǐng)域中有杰出貢獻:偏微分方程和李群。他生于英國劍橋,1884年10月進入劍橋大學圣約翰學院就讀。1898年6月當選為皇家學會院士。1914年... [閱讀全文]
摘要:雅可夫·澤爾多維奇是前蘇聯(lián)著名的理論天體物理學家,是最早提出活動星系核的能量來自超大質(zhì)量黑洞的人之一。人物生平1931年畢業(yè)后前往莫斯科的蘇聯(lián)科學院化學物理研究所工作。澤爾多維奇早年從事核物理的研究,并參與了蘇聯(lián)的氫彈研制計劃。1950年代,澤爾多維奇的研究領(lǐng)域轉(zhuǎn)向宇宙學和粒子物理學,1958年成為蘇聯(lián)科學院院士。他是最早提出活動星系核的能量來自超大質(zhì)量黑洞的人之一。1964年,澤爾多維奇提出銀河... [閱讀全文]
摘要:克里斯托弗·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1632-1723年),英國皇家學會會長,天文學家和著名建筑師。生平生于威爾特郡蒂斯巴里。在牛津大學學習,1651年獲文學士學位,1653年獲文學碩士學位,1661年獲民法博士學位。曾獲劍橋大學法學博士學位。1652-1661年在萬靈學院任教。1657-1660年兼任倫敦格雷沙姆學院天文學教授。1661-1673年任牛津大學天文學教授... [閱讀全文]
摘要:愛德華·威滕是猶太裔美國物理學家、數(shù)學家,菲爾茲獎得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教授。他是弦理論和量子場論的頂尖專家,被美國《生活》周刊評為二次大戰(zhàn)后第六位最有影響的人物,當代物理學家中H指數(shù)最高的一位。父親路易斯·威滕是研究廣義相對論的理論物理學家,母親是洛蘭·沃拉克·威滕。威滕原先就讀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在轉(zhuǎn)學布蘭代斯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后,曾參與民主黨候選人喬治·麥戈文的總統(tǒng)競選工作一段短時間。他于... [閱讀全文]
摘要:約翰·圖佐·威爾遜(John Tuzo Wilson, 當代著名地質(zhì)學家,板塊構(gòu)造理論的集大成者,1908年10月24日-1993年4月15日)是一位加拿大地球物理學家和地質(zhì)學家,因?qū)Π鍓K構(gòu)造論的貢獻而在全世界享有聲譽。威爾遜是加拿大勛章獲得者,大英帝國勛章獲得者,英國王家協(xié)會會員,加拿大王家學會會員,愛丁堡王家學會會員。人物簡介板塊構(gòu)造論認為,地球的堅硬外層(包括地殼和上地幔的一部分),即巖石圈...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