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勃羅·聶魯達(智利詩人、外交家)
摘要:巴勃羅·聶魯達(Pablo Neruda,1904年7月12日—1973年9月23日),智利當代著名詩人。13歲開始發表詩作,1923年發表第一部詩集《黃昏》,1924年發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絕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詩壇。他的詩歌既繼承西班牙民族詩歌的傳統,又接受了波德萊爾等法國現代派詩歌的影響;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詩歌特點,又從沃爾特·惠特曼的創作中找到了自己最傾心的形式。聶魯達的一生有兩個主... [閱讀全文]
摘要:巴勃羅·聶魯達(Pablo Neruda,1904年7月12日—1973年9月23日),智利當代著名詩人。13歲開始發表詩作,1923年發表第一部詩集《黃昏》,1924年發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絕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詩壇。他的詩歌既繼承西班牙民族詩歌的傳統,又接受了波德萊爾等法國現代派詩歌的影響;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詩歌特點,又從沃爾特·惠特曼的創作中找到了自己最傾心的形式。聶魯達的一生有兩個主... [閱讀全文]
摘要:弗蘭克·比修斯·凱洛格(Frank Billings Kellogg,1856年2月22日~1937年12月21日)美國著名律師,外交家、曾任地方檢查官、全美律師協會會長,聯邦參議員,駐英大使,國際聯盟常設法庭法官。在卡爾文·柯立芝總統任期內出任第45任美國國務卿。1927年,和法國外交部長阿里斯蒂德·白里安發起非戰公約。凱洛格因此獲得1929年度諾貝爾和平獎。基本信息弗蘭克·比修斯·凱洛格是美國... [閱讀全文]
摘要:保羅·德康斯坦Paul-Henri-Benjamin d'Estournelles de Constant (1852.11.22-1924.5.15),法國外交家、政治家,國際仲裁倡議者,因為促進美法和解而獲得1909年諾貝爾和平獎。德康斯坦在薩爾特省拉弗萊什一個貴族家庭出生。青年時曾就讀于巴黎一所公立中學,后來考入巴黎東方語言學院。畢業后,于1876年進入外交界,從事外交工作近20年。后來擔任... [閱讀全文]
摘要:弗里喬夫·南森(挪威語:Fridtjof Wedel-Jarlsberg Nansen,1861年10月10日-1930年5月13日),挪威探險家、科學家和外交家。他因1888年跋涉格陵蘭冰蓋和1893-1896年乘“弗雷姆”號橫跨北冰洋的航行而在科學界出名。1922年,他由于擔任國際聯盟高級專員所做的工作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人物生平早年經歷南森于1861年10月10日出生在挪威奧斯陸(舊稱克里斯...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