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K
5891
勾勒
原來是繪畫術語,指用墨雙鉤對象輪廓。運用到詞的創作之中,指用筆有力、勾畫出所寫人物或所抒感情的大致線索的創作手法。長篇慢詞尤須用勾勒法,在緊要處指明詞意的來龍去脈。如周邦彥《蘭陵王》“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便是在一片的結尾處點明此詞乃是詠柳抒離別之情的。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說:“鉤勒之妙,無如清真。他人一鉤勒便薄,清真愈鉤勒愈渾厚。”
原來是繪畫術語,指用墨雙鉤對象輪廓。運用到詞的創作之中,指用筆有力、勾畫出所寫人物或所抒感情的大致線索的創作手法。長篇慢詞尤須用勾勒法,在緊要處指明詞意的來龍去脈。如周邦彥《蘭陵王》“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便是在一片的結尾處點明此詞乃是詠柳抒離別之情的。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說:“鉤勒之妙,無如清真。他人一鉤勒便薄,清真愈鉤勒愈渾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