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汀·德·迪夫(英國細胞學家與生物化學家)
克里斯汀·德·迪夫(Christian René de Duve,1917年10月2日-2013年5月4日)是一位細胞學家與生物化學家,出生于英國,是比利時移民的后裔。1920年與家人一起回到比利時。
生平
迪夫主要的研究領與在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他發現了細胞中的一些胞器,包括過氧化體(peroxisome)、與溶酶體(lysosome)。1974年,由于對細胞構造的研究,而與阿爾伯特·克勞德(Albert Claude)及喬治·帕拉德(George Palade)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近年的研究則主要在于生命的起源,例如內共生學說。
著作
A Guided Tour of the Living Cell?(1984) ISBN 0-7167-5002-3
Blueprint For a Cell: The Nature and Origin of Life (1991) ISBN 0-89278-410-5
Vital Dust: Life As a Cosmic Imperative?(1996) ISBN 0-465-09045-1
Life Evolving: Molecules, Mind, and Meaning?(2002) ISBN 0-19-515605-6
Singularities: Landmarks on the Pathways of Life?(2005) ISBN 978-0-521-84195-5
相關簡介
自噬作用”就是:餓了就把自己吃了
1974年諾貝爾獎醫學獎的獲得者是克里斯汀·德·迪夫,他在1963年發明了“自噬(autophagy)”這個詞。它來自希臘語,auto-意為“自我”,phagein意為“吃”——別想了,你們人類并不能餓了就吃自己肚子上的肉。
自噬就是細胞降解回收自己零部件的過程, 這個過程能快速提供能量和材料用于應急, 還能用來對抗病原體、清除受損結構, 自噬機制的受損和帕金森病等老年疾病密切相關,雖然人們早就知道自噬存在,但是只有在大隅良典的精巧實驗之后,人們才意識到它的機制、懂得了它的重要性。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
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系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