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富(東漢末割據(jù)漢中的閬中侯張魯長子)
張富,三國時期人物。西漢留侯張良的十一世孫、道教創(chuàng)立者張道陵的曾孫、東漢末割據(jù)漢中的閬中侯張魯長子。張魯卒,張富嗣位。
史料記載
[元]趙道一編、殷誠安點校《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之十九·張滋傳
張滋[《漢書》名富],字元微,系師長子也。辟丞相掾給事,黃門侍郎,歷漢中太守,封昌亭侯。久之,得道,尸解而去。四弟:曰永、曰盛、曰溢、曰巨。
永,字齡宗,歷奉車都尉議郎,封樓亭侯,得道尸解。
盛,字元宗,歷奉車都尉散騎侍郎,封都亭侯。嘗喟然嘆曰:"吾先世教法,常以長子傳授,而諸兄皆不娶,可使至此,遂無傳乎?"西晉永嘉中,夜望大江之東,有瑞氣徹天,謂其妻曰:"是可成吾丹矣。"乃棄官,南游至鄱陽郡,望之曰:"近矣。"即山行五日,至一處山嶺,秀麗登無,喜曰:"吾得之矣。"山頂有真人丹穴井灶存焉,乃昔日煉丹修養(yǎng)之地。遂就其井穴左右結廬,居一年,盧氏來尋之,遂與同居此山,得一子[一云:盧氏攜一子自蜀來,處之山下]。居九年,丹成。一日,尸解而去。人呼其為龍虎子孫,多居山之東北。
溢,字立宗,仕歷牙門將軍,駙馬都尉,討寇將軍,漢中、南鄭太守,閬中侯。久之,得道尸解。
巨,字儒宗,仕歷侍御史、安南正參、義陽太守。久之,得道尸解[一云:第四弟盛,第五弟溢,第六弟巨,第七弟夢得,字文宗,歷諫議大夫,宗正得道尸解。今臨貿(mào)白霞觀有大灶山,灶山,世傳天師四代孫煉丹得道處。
相關古詩
宋朝陶弼有詩云:
羽客朝元地,遣壇古樹中。
煉成丹灶在,騎去鶴巢空。
印篆從天賜,符書與道通。
當時真一氣,松桂夜來風]。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wǎng)友創(chuàng)建、編輯和維護,內(nèi)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nèi)容均為商業(yè)內(nèi)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yè)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yè)人士。
如您發(fā)現(xiàn)詞條內(nèi)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