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蝦仁燒賣
燒賣是揚(yáng)州小籠細(xì)點(diǎn)最具特色的代表之一。
燒賣是用不發(fā)酵的麥面薄皮包餡蒸熟吃的食品。
燒賣原先出在北方,是一種不封口的包子,有肉餡的,也有菜的,就是沒有米餡的,那是因為以前北方不種稻。燒賣隨著宋室的南遷到了杭州,吳自牧的《夢梁錄》中有記載。南方出米,南方人又添了一種米餡的燒麥。燒賣的形狀像宋代夏天戴的一種紗帽,所以南方人就把這種包子叫做“紗帽”。在南方話中“紗帽”和“燒賣”的讀音十分相近,在元明時期,久而久之訛寫成燒賣或稍賣。約定俗成,燒賣的寫法也就在揚(yáng)州定了型。
簡介
最近我做水晶制品上了癮,又把燒賣進(jìn)一步改良,做成了水晶蝦仁燒賣。也繼承了燒賣的基本特征,并改成了海鮮餡,味道真的不錯哦。
用餐人數(shù):1-2人
材料
主料
150g基圍蝦、50g胡蘿卜、50g香菇、100g豬肉餡、250g澄粉、50g玉米淀粉
配料
適量姜、適量蔥、適量生抽、適量鹽、適量胡椒粉、適量橄欖油、適量料酒
做法
1、選擇小些,較嫩的香菇洗凈放入開水鍋中淖水。
2、淖好的香菇撈出控水。同時準(zhǔn)備好基圍蝦、豬肉餡、胡蘿卜弄成碎末。
3、基圍蝦去皮和蝦腸。
4、把剁碎的香菇末、胡蘿卜末、蝦泥、豬肉泥一起放入碗中。
5、加入胡椒粉。
6、加入料酒。
7、加入鹽。
8、加入剁碎的姜末和蔥末,然后攪拌均勻。
9、這是拌好的餡子。
10、這是除去剁餡子用的蝦以外,額外留一點(diǎn)切好的整段蝦,包燒賣的外口里用。
11、把澄粉和玉米淀粉和勻待用。
12、然后燒開水慢慢澆入粉中,并不停的攪拌至基本無干面。
13、待面粉不燙手時,加入少許橄欖油揉成光滑的面團(tuán)。
14、取一小劑,桿成薄皮。再把邊緣部分用走錘方式桿薄出褶。最好用橄欖形的桿軸轉(zhuǎn)動著只桿邊緣。
15、然后逐個包入餡子,把頸部合攏并放入一段基圍蝦。
16、鍋置火上加入水燒開,放入燒賣,大火6分鐘即熟。
注意事項
(1)注意燙面的水一定要燒開的,夠燙才好。
(2)因為澄粉沒有韌勁,包餃子和蒸熟后拿餃子都要弄輕拿輕放,以免拉破。
(3)籠布要濕水,并不要擰干。否則易沾籠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