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財經學院法學院
廣西財經學院法學院辦學起源于1985年設立的法律教研室,開設法律課程。1999年招收首批法律專業專科生。2006年2月成立法律系,同年招收法學專業本科生。2011年6月成立法學院。
辦學歷史
廣西財經學院法學院辦學20年來,法學院一直秉承科學化、規范化的辦學理念,堅持以學科建設為核心、以特色發展為主線的思路,在法學學科研究方向凝煉、教師隊伍建設、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方面凸顯財經特色。“法經融合”、“法管通達”的學科建設理念和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已經形成。2015年,法學專業被列為自治區優勢特色專業。
學術研究
法學專業設有經濟法和民商法兩個方向,經濟法方向(法務會計)強化法學與會計學、審計學的交叉結合,培養“精法律,懂會計”的復合型、應用型會計法務人才。經濟法方向(金融法)強化法學與金融法的交叉結合,培養能夠綜合運用法律、金融知識、方法和技能解決法律問題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民商法方向強化法學與東盟商務投資學的交叉結合,培養熟悉經貿和相關業務,精通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法律的復合型法學人才。校內實踐教學場所齊備,與實務部門建立了穩定的聯合培養基地,聘請了一批校外實踐導師,為培養應用型的法學人才提供良好的實踐條件。
學院派送教師到美國、泰國等國家訪學、攻讀博士學位并建立交流和合作關系,與內地高校尤其是財經類院校的法學院保持密切聯系,多次主辦、承辦和協辦自治區級的學術會議,定期舉辦“法學名家講壇”、“法官大講壇”、“檢察官大講壇”和“律師大講壇”等學術交流講座。
辦學條件
學院下設基礎法學、民商法學、經濟法學、國際法學、法律實踐五個教研室。有財經法律研究中心、東盟法律研究所等高水平研究機構。2016年,學院成為自治區法學會金融法學研究會會長與秘書長單位。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41人,大部分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一流高校的法學院以及東盟國家的知名大學。教授8人,副教授17人。其中21名教師擁有博士學位,22名教師為雙師型教師。教師團隊在學緣結構、職稱結構和學歷結構上均有明顯優勢。2名教授擔任自治區法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擁有校級教學名師和教學能手,教師在自治區、學校的課堂教學競賽中多次獲一等獎。多名教師擔任自治區級的政府法律顧問、立法咨詢專家,信訪工作專家、檢察院專家咨詢委員和法院優秀成果評審專家等,多數教師從事兼職仲裁員、律師以及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法律顧問等工作。《國家主權豁免》榮獲廣西本科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教師“特色示范課堂”一等獎 ,《生活中的情理法》入選自治區精品視頻共享課,《經濟法學》、《經濟法》分別獲得自治區優秀教材二、三等獎,《經濟法學》網絡課件獲自治區多媒體課件大賽三等獎。近年來,法學院共承擔國家、自治區、市級科研項目 余項,有多項科研成果獲得自治區人民政府獎勵;公開出版著作、教材部;在國家級、省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論文。
文化傳統
學院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的辦學宗旨,依托學校的經管學科優勢,形成了財稅金融法、法務會計、東盟商法等學科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法學專業設有經濟法和民商法兩個方向,經濟法方向(法務會計)強化法學與會計學、審計學的交叉結合,培養“精法律,懂會計”的復合型、應用型會計法務人才。經濟法方向(金融法)強化法學與金融法的交叉結合,培養能夠綜合運用法律、金融知識、方法和技能解決法律問題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民商法方向強化法學與東盟商務投資學的交叉結合,培養熟悉經貿和相關業務,精通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法律的復合型法學人才。校內實踐教學場所齊備,與實務部門建立了穩定的聯合培養基地,聘請了一批校外實踐導師,為培養應用型的法學人才提供良好的實踐條件。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
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系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