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話文學
廢話文學,網絡流行語,用????????????來形容網上那些有點搞笑、看似說了話又沒有任何有用信息的言論和視頻。
來源
該梗出自B站評論區,出自up主“那就叫王師傅吧”和“旅途船長”的視頻,看起來說了一堆話卻好像什么意思也沒有表達。網友紛紛表示:“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就是聽了半天一堆廢話。
簡介
“廢話文學”最大的特點就是“說了又好像沒說”,往往用來形容那些文不對題、不知所云、模棱兩可、打太極式的媒介信息。
引用示例
俗話說得好:俗話說得好。
我前腳剛走,后腳就跟上了。
越聰明的人腦子就越聰明。
七日不見,如隔一周。
恭喜你被我恭喜了!
如果我沒說錯的話,那就是沒說錯的話。
如果你是我姐妹的話,我們就是姐妹。
人每呼吸六十秒,生命就會減少一分鐘。
當你越過了喜馬拉雅山你就擁有了越過喜馬拉雅山的能力。
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我之前還沒發現當我發現的時候已經發現了。
你擱這擱這呢。
如果我不丑的話,肯定很帥吧。
我上次這么無語還是在上次。
如果你愿意多花點時間了解我你就會發現多花了點時間。
你要是不丑還是挺好看的。
24小時過去之后一天就過去了。
這個西紅柿,有一股番茄味。
醫生摸著我的肚子問我這里有什么感覺嗎?我說我感覺有人在摸我肚子。
關于明天的事兒,后天我們就知道了。
能力越大,能力就越大。
作為一個過來人,我給的建議是別過來。
沒有對象的人,應該還是單身吧。
你是個明白人,我明白你明白的意思。我也是明白人,明白人就應該明白我明白你明白的意思。只要大家都明白明白人應該明白我明白你明白的意思,這樣網絡環境就是充滿明白人所明白。
誰能想到當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我還只是一個孩子。?
三人行,必有三人。
但凡有一點意義也不至于一點意義都沒有。
從門到窗是七步,從窗到門是七步
社會評價
對這種“廢話式”報道必須有所警惕。而能將“廢話文學”的嘲諷拒之門外的只能是媒體的專業性,無論是完善行業“自律”體系,讓真實、客觀和專業的首要原則貫徹到每一篇報道,還是推進人才培育、提高媒體行業準入門檻,只有付出行動才能收獲改變。當媒體能夠為公眾提供有價值、有深度、有人文關懷的信息服務時,“廢話文學”的指摘自然會不攻而破。(齊魯晚報?評)?
從句式上看,“廢話文學”屬于語言學上的同語反復。同語反復是指同一成份反復出現在同一句子里,表面上構成形式上和意義上的重復。一般而言,做文章都提倡簡練。古時句不簡練,叫累句;詞不簡練,叫蕪詞;字不簡練,叫冗字。(北京日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