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厭男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說自己厭男?厭男就是厭惡所有男性嗎?
★不是理論,而是態度
★一本好讀、耐讀、金句頻出的女性主義宣言,女性主義實踐的有力注腳
★是對男性特權的嚴正批判,也是對姐妹情誼的直白贊美
☆系統闡釋“厭男”的開先河之作
厭男不過是一次次被傷透了心的人們,接觸女性主義后自然長出的鎧甲,不再輕信他人
☆犀利、毒舌、人間清醒,三言兩語點醒同伴
別再對只是順便接孩子放學的男人歌功頌德了,現在,所有女性馬上停止自我貶低,像“普信男”一樣,勇往直前/對自己好一點!
☆打消疑慮,呼吁女性關愛自我,厭男是“為了活下去的思想”
不要屈就別人,要按自己的意愿尋求自由與解放
☆越壓抑,越憤怒,越表達,法國現象級圖書
一本首印只有450冊的女性主義小冊子,被報道后,立馬斷貨、各大媒體爭相報道、譯為18國語言
------------------------------------------------
★內容介紹
“你是不是厭男?”每當女性就性別歧視、性暴力等發聲時,就會遭到這樣的非議。但,厭男真的是這個意思嗎?
《我,厭男》為厭男發聲,探究背后的心理文化機制與社會背景,進而一針見血地指出,厭女導致的系統性壓迫與厭男造成的輕微自尊傷害之間,有著天壤之別,長期被污名化的“厭男”和“厭女”不同,它并不是性別歧視,而是對性別歧視的回應,是對男性特權的憤怒,旨在呼吁女性擺脫羞恥與禁錮,關注由此帶來的團結與女性情誼,“想象一種全新的存在方式”,按自己的方式追尋自由與解放。區區104頁的小書,卻蘊藏著無窮大的能量,波利娜談論厭男而不止于厭男,將日常生活經驗與實際數據串聯起來,書寫女性處境,是一部四兩撥千斤,揭露男性特權、呼吁改變厭女現狀的振聾發聵之作。
------------------------------------------------
★編輯推薦
開始整理錯誤并重新建立規則的時刻,到了。
我們不要就這么算了,也不會再讓后來人淋我們淋過的雨。
無需沉默,無需羞恥。面對性別暴力、性別歧視,沉默和禮貌的助益微乎其微,女性應當重拾表達的力量。
《我,厭男》不是艱深的學術著作,也不是充斥著怨氣和歇斯底里的情緒宣泄,而是熱情與理性同在、輕盈與堅定并存的女性主義宣言。厭男只是一種表象,其后隱含的“厭女”歧視、性別暴力和男性凝視,才是人們真正需要關注的。
這份寫給全體女性的告白,不僅懇切呼吁女性力量和女性團結,也真誠向男性提出了女性的需求:至少,負責任地傾聽。因為在男性占系統性優勢的社會中,受害者不只女性,也有男性。“厭男”所反抗的正是這一點:對不平等大膽說“不”,不因此羞恥,也不因此感到恐懼。
------------------------------------------------
★媒體評論
一本女性主義的離經叛道之作……證明了厭男如何為姐妹情誼開辟了空間。——Monstrograph出版社
《我,厭男》觸動了社會的神經。面對性別歧視和性別暴力,作者提出了一種更為直白的應對方式。——《紐約時報》
熾熱激情與冷靜克制并存的杰作。——《泰晤士報》
打響了反對性別歧視的又一槍。——《泰晤士報》
大快人心……是對女性和女性力量的堅信不疑,是對自由解放的真誠呼喚。——《獨立報》
詳細地闡釋了占全球人口51.9%的男性為何惹人生厭。——《每日電訊報》
一本令人振奮的小書,一口氣讀完。——《解放報》
交織而團結的女性情誼綻放出愉悅人心的力量。——Elle
《我,厭男》中的論述一針見血,并不過激也不粗暴,當代女性主義的熱議話題,如父權制、精神負累、#MeToo運動和女性的聯結等都有論及,延續了麗貝卡·索爾尼特等女性主義作家的一脈。——《新觀察家》
其引發的爭論不僅聚焦于性別問題……波西米亞式風格,言辭直率,承繼了波伏瓦、柯萊特等女性主義者的思想……激烈譴責了男性暴力、特權及其對女性的壓迫。——《每日郵報》
討論性別議題,但不僅限于此。——Popmatters
《我,厭男》提醒我們,如果僅靠禮貌的請求,女性主義先驅們無法做成任何一件事。——inews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
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系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