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K
5717
密林龍
密林龍屬(學(xué)名:Pycnonemosaurus)?是獸腳亞目恐龍阿貝力龍科短吻龍類的一屬,生存于7210-7000萬年前白堊紀(jì)的南美洲的巴西。
化石發(fā)現(xiàn)
化石包括脛骨、腓骨殘片、不完整的恥骨、幾節(jié)尾椎、一顆牙齒和四顆殘破的牙齒。恥骨的柄部小、脛骨峰(Cnemial crest)呈斧狀,顯示它們屬于阿貝力龍科短吻龍類。化石發(fā)現(xiàn)于巴西馬托格羅索州的一處砂礫巖地層金剛石組(Adamantina Formation,又譯作阿達(dá)曼提組),位于亞馬遜森林地區(qū),地質(zhì)年代約7210-7000萬年前,相當(dāng)于白堊紀(jì)的馬斯特里赫特階。在2002年,亞歷山大·克爾納(Alexander Kellner)將這些化石敘述、命名,模式種是尼夫斯密林龍(尼氏密林龍)P. nevesi,屬名意為“茂密森林蜥蜴”。密林龍所屬的地層金剛石組曾被錯誤的判斷為9000萬年前的土倫階。
形態(tài)特征
密林龍被估計體長可達(dá)9米長。與食肉牛龍、瑪君龍、怪踝龍、爆誕龍、蝎獵龍、勝王龍、皺褶龍、阿貝力龍、奧卡龍是近親。密林龍是一種大型食肉恐龍,研究人員推斷,密林龍的主要食物來源是各種植食性恐龍和其他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