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小說全編
本書是在三卷本《汪曾祺小說全編》基礎上,加入在編輯《汪曾祺全集》過程中新發現的小說佚作《白松糖漿》一篇,使《全編》更“全”,名副其實。另外,改正陸續發現的原版文字錯誤。相應的,修改“出版說明”。在書前新增加作者照片、手跡,并重新設計封面。
小說家都有自己的獨特的藝術世界。在汪曾祺小說中,高郵、西南聯大、農科所、京劇院,是經常出現的四大背景。高郵是汪曾祺的故鄉,1920年他在那里出生,那里的風物人情構成汪曾祺小說最鮮明的藝術特質;四十年代在西南聯大,他接受高等教育,獲得現代的、世界的眼光以及文學寫作技藝;五十年代末他戴著“右派”帽子下放到農科所,在接受勞動改造過程中進一步了解中國社會;“文革”中他被調去參加“樣板戲”《沙家浜》的創作,一度的“榮寵”終究不能溺惑作家良知,后來他的寫作總是與政治喧囂保持距離,卻與日常生活、民間風習、悠遠傳統親昵褻玩。他心懷悲憫與敬意,將溫潤仁愛、自然通脫的人性優美的光輝,暖暖地彌散于小說中,他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是恰切的。汪曾祺是寫中短篇小說的高手,名篇頗多,曲高韻雅,別有格調,其散文化的小說創作,溫文爾雅,情趣盎然;他的藝術修養極為全面深厚,既傳統又現代,中西合璧,雅俗共賞,有人說他是中國當代最具名士氣質的文人。
汪曾祺(1920—1997),中國當代文學大師級作家,在小說、散文、戲劇創作領域皆有成就。1940年開始文學生涯,起點高,創作時間長,創作門類多,作品質量高。代表作有小說《受戒》、《大淖記事》、散文集《蒲橋集》、京劇劇本《沙家浜》(主要編劇之一)等,在國內及海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當代最具名士氣質的文人”。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
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系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