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果
仙人掌果是仙人掌屬植物的果實。仙人掌樹葉片末端長有仙人掌果,大小如李子。開花時類似枸杞。仙人掌果上也長有小刺,這些小刺最初是綠色,慢慢會變成紅色。仙人掌果又叫仙桃、仙掌子、觀音掌、觀音刺等。
仙人掌果產于墨西哥、南美、北非和中東的干旱地區,現分布在中國云南、四川、貴州、廣東、廣西、福建等地。仙人掌果是仙人掌屬植物的果實,喜干燥,不耐寒,溫暖干燥環境,宜溫暖、向陽、干燥、避風處裁培,土壤以較干燥的夾沙土為好。仙人掌果繁殖方式為以扦插繁殖為主。
仙人掌果在食用價值方面,果肉黏稠,里面是黑色的種子。仙人掌果吃起來十分爽口。仙人掌果可用來制作果膠、果醬、糖果等。仙人掌果實的抗氧化能力較高,研究表明,仙人掌果萃取物具有加速傷口愈合、使肌膚柔軟細膩、防止皮膚干燥、減少皺紋等功效。
植物學史
形態特征
叢生肉質灌木,高(1-)1.5-3米。上部分枝寬倒卵形、倒卵狀橢圓形或近圓形,長10-35(-40)厘米,寬7.5-20(-25)厘米,厚達1.2-2厘米,先端圓形,邊緣通常不規則波狀,基部楔形或漸狹,綠色至藍綠色,無毛;小窠疏生,直徑0.2-0.9厘米,明顯突出,成長后刺常增粗并增多,每小窠具(1-) 3-10 (-20)根刺,密生短綿毛和倒刺剛毛;刺黃色,有淡褐色橫紋,粗鉆形,多少開展并內彎,基部扁,堅硬,長1.2-4(-6)厘米,寬1-1.5毫米;倒刺剛毛暗褐色,長2-5毫米,直立,多少宿存;短綿毛灰色,短于倒刺剛毛,宿存。葉鉆形,長4-6毫米,綠色,早落。花輻狀,直徑5-6.5厘米;花托倒卵形,長3.3-3.5厘米,直徑1.7-2.2厘米,頂端截形并凹陷,基部漸狹,綠色,疏生突出的小窠,小窠具短綿毛、倒刺剛毛和鉆形刺;萼狀花被片寬倒卵形至狹倒卵形,長10-25毫米,寬6-12毫米,先端急尖或圓形,具小尖頭,黃色,具綠色中肋;瓣狀花被片倒卵形或匙狀倒卵形,長25-30毫米,寬12-23毫米,先端圓形、截形或微凹,邊緣全緣或淺嚙蝕狀;花絲淡黃色,長9-11毫米;花藥長約1.5毫米,黃色;花柱長11-18毫米,直徑1.5-2毫米,淡黃色;柱頭5,長4.5-5毫米,黃白色。漿果倒卵球形,頂端凹陷,基部多少狹縮成柄狀,長4-6厘米,直徑2.5-4厘米,表面平滑無毛,紫紅色,每側具5-10個突起的小窠,小窠具短綿毛、倒刺剛毛和鉆形刺。種子多數,扁圓形,長4-6毫米,寬4-4.5毫米,厚約2毫米,邊緣稍不規則,無毛,淡黃褐色。花期6-10(-12)月。
產地生境
原產墨西哥東海岸、美國南部及東南部沿海地區、西印度群島、百慕大群島和南美洲北部;在加那利群島、印度和澳大利亞東部逸生;我國于明末引種,南方沿海地區常見栽培,在廣東、廣西南部和海南沿海地區逸為野生。
仙人掌果是仙人掌屬植物的果實,喜干燥,不耐寒,溫暖干燥環境,宜溫暖、向陽、干燥、避風處裁培,土壤以較干燥的夾沙土為好。
繁殖方法
栽植技術
栽前準備
首先選擇地勢高燥、排水方便的地塊搭建好大棚或日光溫室。土質以沙壤土為佳,若土質過粘可摻入沙土。畝施腐熟有機肥5000千克,耕翻后作畦,起壟栽培,南北走向,一般壟高15-25厘米,壟距80厘米,壟面40厘米,呈脊背狀。
栽植時間
食用仙人掌在0℃以上的環境下一年四季均可栽植,但其栽植時最適宜溫度為20~30℃,成活率可達95%以上,故以春秋兩季為最佳栽植時間。
注意事項
栽植時土壤不宜過濕,如土壤過濕,土壤中的厭氣微生物會大量繁殖,造成種莖腐爛,降低成活率,故下雨天禁止栽植。栽植前將割下的新掌片置于陽光下晾曬,直到傷口失水變干,再用石硫合劑消毒殺菌,即可栽植。
栽植方法
在壟面上栽植一行(或行寬120厘米,錯栽培成兩行),株距30-35厘米,畝栽植2500株左右。種植深度為仙人掌片的2/5,掌片方向對著太陽(即東、西向),使掌片兩面上、下午都可以得到充足的陽光照射,有利于光合作用。
掌片繁殖
由于仙人掌開花結籽周期長、繁殖系數低,因此多采用掌片進行無性繁殖。掌片無論老嫩均易成活,但掌片栽植后還需要一段自身生長發育的過程才能長出幼掌,所以應盡量選用長25厘米以上、寬12厘米和1厘米以上的掌片。掌片剪下后,剪口在40%的可濕性多菌靈粉上直接蘸一下后曬1-2天再栽植在疏松的基質中。一般掌片插入深度為掌片高度的五分之二,掌片的長軸以南北方向(或偏15-30度)為宜。栽植時,若土壤比較潮濕可不澆水,若干燥可適量澆水,但栽植時不可有積水現象。日均氣溫在200C時7-10天即可生根,生根后轉入正常管理。
栽后管理
溫濕度管理。食用仙人掌喜干怕濕,喜熱怕冷,創造一個適宜的生長環境是管理的關鍵。其生長溫度以20-32℃為宜,20℃以下生長緩慢,10℃以下基本停止生長,最低臨界溫度為0℃,老掌片可耐短暫零下3℃低溫。當日最低溫度下降到5℃時(霜降前)及時扣棚。盛夏35℃以上時生長緩慢呈休眠狀態,應及時用遮陽網擋強光降溫。食用仙人掌生長季節不同,對水分要求也不相同。寒冷季節生長緩慢或進入休眠,在保持土壤稍微濕潤的情況下可不澆水;溫暖季節仙人掌生長旺盛,就要充分澆水;盛夏陽光強烈,氣溫過高,仙人掌會出現短暫休眠,此時應控制澆水。夏天高溫期要選擇在早晨和傍晚進行澆水。長期高濕環境會使仙人掌爛根而引起掌片腐爛,因此,如何控制好土壤含水量是日常管理的重要一環。
施肥。栽植后保持土壤濕潤。當種苗栽植后芽長出6厘米時可進行第一次施肥;第二次施肥在采收后,以促進仙人掌繼續萌發。施肥時應追施速效氮磷鉀肥料或施用腐熟有機肥。每次畝施8-10千克為宜。盛夏、冬季,仙人掌休眠期不需施任何肥料。
培土。仙人掌在生長過程中,隨著地上部分重量的增加,應及時培土,以免植株倒伏。
清除雜草。仙人掌屬于草本植物,除草時切勿使用除草劑,以免造成危害。可采用勤中耕松土的方式減少雜草發生,也可在地面上鋪施厚約1厘米已腐熟的雞、豬、牛糞或稻糠、草木灰等。
采收
食用仙人掌生長較快,在正常溫度下長出幼掌15-20天即可作為蔬菜采收上市,即當掌面的肉狀刺退化一半時采收,采收早產量低,采收過遲酸度高,口感差,生產上應注意適時采摘。采收時用剪刀沿兩掌之間的結合部剪下,不要用手直接掰下。一般栽植后30-40天就可采收第一批菜片,每隔30-40天采收一次。每畝一年可采收8000-10000千克。作種用莖片要求生長期達6個月以上,插植時才能保證成活率。
病蟲防治
仙人掌病蟲害很少,在濕度過大時,有根腐病發生及蝸牛危害幼掌,可采用減少土壤含水量的措施防治,嚴重時可用65%可濕性代森鋅500倍液或70%可濕性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噴施。對掌片已部分腐爛的植株要連根挖下來,把腐爛部分的掌片切下來,再把上部無病的掌片切口用40%可濕性多菌靈干粉處理后曬兩天重新栽植。
主要價值
仙人掌果在食用價值方面,果肉黏稠,里面是黑色的種子。仙人掌果吃起來十分爽口。仙人掌果可用來制作果膠、果醬、糖果等。?仙人掌果實的抗氧化能力較高,研究表明,仙人掌果萃取物具有加速傷口愈合、使肌膚柔軟細膩、防止皮膚干燥、減少皺紋等功效。
美味菜譜
夏季小菜——涼拌仙人掌
材料:食用仙人掌葉200克,鹽、糖、麻油適量。
做法:仙人掌洗凈,用小刀去皮去刺,切成方便食用的條狀,置于鹽水中浸泡20分鐘。取出仙人掌條,清洗干凈,放入鹽、糖、麻油等拌勻即可(可根據個人口味自行增減調料,如放入辣椒、醋、蒜蓉或水果等)。
家常小炒——滑蛋仙人掌
材料:食用仙人掌葉200克,雞蛋2個,食用油、鹽適量。
做法:仙人掌洗凈去皮去刺,切小塊備用。熱油,雞蛋炒至七分熟,隨后放入仙人掌塊炒熟,放入適量鹽,翻炒均勻即可。
清爽果汁——仙人掌汁
材料:仙人掌果1個,蜂蜜、水適量。
做法:仙人掌果切開,取果肉。果肉與蜂蜜一起放入水中,攪勻即可。
注意事項:并不是所有種屬的仙人掌都可食用,購買時要問清種類;仙人掌果頭部有八角刺,取用時要小心。
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 仙人掌果 |
含量參考 |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
能量 | 49 千卡 |
蛋白質 | 0.7 g |
脂肪 | 0.3 g |
飽和脂肪酸 | 0.1 g |
多不飽和脂肪酸 | 0.1 g |
單不飽和脂肪酸 | 0.1 g |
水分 | 85 g |
碳水化合物 | 11.5 g |
糖 | 11.5 g |
胡蘿卜素 | 45 μg |
鈉 | 4 mg |
鎂 | 57 mg |
磷 | 27 mg |
鉀 | 210 mg |
鈣 | 53 mg |
鐵 | 0.4 mg |
鋅 | 0.6 mg |
維生素A | 7 μg |
維生素B1(硫胺素) | 0.02 mg |
維生素B2(核黃素) | 0.04 mg |
煙酸(煙酰胺) | 0.4 mg |
維生素C(抗壞血酸) | 22 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