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
鱷魚,是鱷目鱷科和長吻鱷科的爬行動物,?共有8屬23種。鱷魚軀干較長;肌肉發達;頭扁平,頭部皮膚緊貼頭骨,顱骨連接堅固,不能活動;牙齒呈錐形,長在牙槽中,每側長有 25 枚以上的牙齒;舌頭短而平扁,不能外伸;眼睛小而微突;尾巴粗壯略呈扁形;?四肢粗短;外鼻孔位于吻端的背面,上面有瓣膜;?有像盔甲樣的鱗片。
?鱷魚大多分布于非洲、亞洲、南北美洲和澳洲的熱帶地區,?僅揚子鱷和美國短吻鱷生活在溫帶地區。鱷魚棲息于湖泊、沼澤、淺灘等地區。成年鱷魚多數時間在水下度過,有時會把眼睛和鼻子露于水面外;聽覺、視覺靈敏;下午會浮出水面曬太陽;夜間活動頻繁;有雙重呼吸系統;常群體共同生活;喜溫暖環境。鱷魚主要捕食脊椎動物,亦食軟體動物和甲殼動物。?鱷魚產卵前,會到岸上用樹葉、干草等柔軟的東西建造自己的“產房”,利用太陽光照和雜草的熱量孵化卵,?12歲開始生育,每次產卵10-90枚,孵化需84-90天。鱷魚壽命65年。
鱷魚作為迄今為止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種之一,保留了早期恐龍類爬行動物的許多特征,也被稱為“活化石”。大型鱷魚對人類有一定的威脅,會在人類做出反應之前突然發動攻擊。西方有句諺語“鱷魚的眼淚”,意思是假慈悲,是指鱷魚在吞食較大動物時,會從眼睛里慢慢地流出水一樣的液體,看起來好像在流同情之淚。在23種鱷魚中,13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收錄。暹羅鱷目前已處于滅絕的邊緣。揚子鱷是中國特產鱷魚,已被列為中國一級保護動物。
棲息環境
鱷魚棲息于湖泊、沼澤、淺灘等地區。鱷魚除少數生活在溫帶地區外,大多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河流,湖泊和多水的沼澤,也有的生活在靠近海岸的淺灘中。?
生活習性
英野生動物攝影大賽佳作:鱷魚殘忍吞食海龜成年鱷魚多數時間在水下度過,有時會把眼睛和鼻子露于水面外;聽覺、視覺靈敏;下午會浮出水面曬太陽;夜間活動頻繁;有雙重呼吸系統;常群體共同生活;喜溫暖環境。鱷魚主要捕食脊椎動物,亦食軟體動物和甲殼動物。
鱷魚往往給人以行動遲鈍的假象。還有人形容鱷魚行進時,不用身體貼地向前爬行,而是踉蹌蹣跚、四足伸張、身體浮起、尾拖于地??。其實,這種形容是對鱷魚的一種錯覺。實際上鱷魚的聽覺、視覺都極其靈敏,身體的各段活動也都很靈活。鱷魚還是個比較聰明的動物。例如鱷魚的捕食方法就很奇特,每當它在水中游動時,忽然發現有個小動物,它不急于馬上捕捉它,而是它先將身體躲到水底,然后悄悄地朝小動物的方向游過去,先是一動不動地盯著對方、然后突然一躍而起將小動物捉住,最后用嘴叼到河里,將它溺死,再痛痛快快地飽餐一頓。據解剖分析,鱷魚喜歡吃的食物有:野鴨、野兔、青蛙、老鼠、魚、螺等動物。
尼羅河鱷魚尼羅河鱷魚有和千鳥的共生生活的習性。這種小鳥經常棲息在尼羅河沙洲上。它和鱷魚是好朋友,經常在鱷魚身上找小蟲吃,有時還能進入鱷魚嘴里啄吃寄生于鱷魚口內的水蛭。有趣的是,有時鱷魚的口偶然閉合,小千鳥被關在鱷魚的口內、可是鱷魚并不吞下這只小鳥,小千鳥會輕輕地擊它的上下頜、鱷魚會馬上張開嘴、讓小鳥飛出來。千鳥是一種感覺敏銳的鳥類,只要聽到一點動靜,它就會喧嘩驚起。所以,每當鱷魚睡覺時,小千鳥有時會給它 “站崗放哨”,一旦有 “情況”,千鳥立即喧噪,從而驚醒正在睡覺中的鱷魚,于是鱷魚就可以立即沉入水底,避免了一場災難。
分布范圍
鱷魚大多分布于非洲、亞洲、南北美洲和澳洲的熱帶地區,僅揚子鱷和美國短吻鱷生活在溫帶地區。
繁殖方式
鱷魚產卵前,會到岸上用樹葉、干草等柔軟的東西建造自己的“產房”,利用太陽光照和雜草的熱量孵化卵,12歲開始生育,每次產卵10-90枚,孵化需84-90天。鱷魚壽命65年。
動物學史
鱷魚作為迄今為止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種之一,保留了早期恐龍類爬行動物的許多特征,也被稱為“活化石”。
外形特征
鱷魚,是鱷目鱷科和長吻鱷科的爬行動物。?鱷魚軀干較長;肌肉發達;頭扁平,頭部皮膚緊貼頭骨,顱骨連接堅固,不能活動;牙齒呈錐形,長在牙槽中,每側長有 25 枚以上的牙齒;舌頭短而平扁,不能外伸;眼睛小而微突;尾巴粗壯略呈扁形;四肢粗短;外鼻孔位于吻端的背面,上面有瓣膜;?有像盔甲樣的鱗片。
鱷魚它是用肺呼吸,心臟分為四個室,它的口腔頂壁上有一塊骨質的腭,把鼻腔和口腔隔開,它的牙齒只生在上下頜的齒槽內,而這些都和哺乳動物相似,這說明哺乳動物是由爬行動物進化來的。鱷魚的兩只眼睛長在頭部的上端,它除了眼瞼以外,還有透明的瞬膜,這種結構使它能適應水中的環境。由于鱷魚的鼻孔位于上端的背面,里面有瓣膜,所以在它潛入水中時,瓣膜自動關閉,可以防止水流入鼻孔內,在它的咽部,還有一個薄而富有彈性的膜,當這塊膜一關閉,那么其口腔和呼吸道便隔開,因此,它在水中即使張大了嘴,水也不會進入呼吸道及肺部。它那長而粗的尾巴,既是游泳時的 “舵”、又是捕食的工具和御敵的武器。
鱷類中個體最大的是灣鱷,體長平均為 4米,個體最小的是生活在我國的揚子鱷,體長只有 1.25 米左右。
下級分類
鱷魚共有8屬23種。
大洲 | 名稱 | 體長 | 生活地區 | 學名 |
---|---|---|---|---|
亞洲 | 食魚鱷 | 3.5米 | 印度 | Gavial |
亞洲 | 中國鱷 | 1.5到2米 | 中國 | Chinese Crocodile |
亞洲 | 河口鱷 | 4到6米 | 東南亞和澳大利亞北部 | Salt-water Crocodile |
非洲 | 尼羅鱷 | 5.47米 | 非洲,馬達加斯加島 | Nile Crocodile |
大洋洲 | 約翰斯頓鱷魚 | 2.5到3米 | 澳大利亞北部的熱帶地區 | Johnston's Crocodile |
美洲 | 佩滕鱷 | 3到3.4米 | 墨西哥,危地馬拉及伯利茲 | Crocodylus moreletii |
美洲 | 美國短吻鱷 | 3米 | 美國 | American Crocodile |
美洲 | 美洲鱷 | 4米 | 北美和南美 | Alligator |
美洲 | 黑凱門鱷 | 5米 | 南美洲 | Black Caiman |
美洲 | 庫維爾侏儒凱門鱷 | 1.5米 | 南美洲 | Cuvier's Dwarf Caiman |
世界上現存鱷類3科8屬23種,大多分布在非洲、中美洲、亞洲南部等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只有我國的揚子鱷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鱷分布于溫帶。我國養殖的鱷魚品種主要有揚子鱷、暹羅鱷(泰國鱷)、尼羅鱷、灣鱷、密西西比鱷和凱門鱷6種。其中,揚子鱷為我國特有,其他均是從國外引進的品種。
揚子鱷
揚子鱷(Alligator sinensis),也稱作鼉(tuó),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也是世界上最瀕危的鱷類。我國已把它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6],嚴禁捕殺。揚子鱷體型較小,成年鱷體重約為36公斤,體長一般為1.5米,很少超過2.1米。揚子鱷四肢短粗,前肢有五指,指間無蹼;后肢有四趾,趾間有蹼。尾長與身長相近。頭部相對較大,頭扁,吻長。眼為全黑色,且有眼瞼和膜,可張開可合閉。身體背面為灰褐色,腹部前面為灰色,自肛門向后灰黃相間,尾側扁。初生小鱷為黑色,帶黃色橫紋。
暹羅鱷
暹羅鱷(Crocodylus siamensis),也叫泰國鱷、暹羅淡水鱷、新加坡小型鱷,主要分布于東南亞的婆羅洲、印尼、馬來西亞、泰國以及越南等地。暹羅鱷魚皮革在國際上有很高的聲譽。暹羅鱷為中型鱷魚,幼鱷孵出時則約25厘米長,成年鱷魚最長可達到4米,常見的也有3米長。暹羅鱷的吻長度中等,稍凹。兩眼眶前邊有一對短的尖銳棱嵴,額上介乎于兩眼眶之間有一個明顯的眶,鱗骨突出成一高嵴。它棲息于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的沼澤地、水流緩慢的河流和湖泊等淡水水域,以及咸淡水水域等。以魚類為食,也吃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和小型哺乳動物。10歲左右達到性成熟。每年4~5月繁殖,雌性一次可產卵20~50枚,孵化期約80天。
尼羅鱷
尼羅鱷(Crocodylus niloticus),是一種大型鱷魚,成年鱷體長2~5.5米,體重可達120kg,是全球23種鱷魚當中被人類研究最多的一種。尼羅鱷體色為橄欖綠色至啡色,有黑色的斑點及網狀花紋。尼羅鱷非常強壯,尾巴強而有力,有助于游泳。成體有暗淡的橫帶紋。幼體深黃褐色,身體和尾部有明顯的橫帶紋。雌性尼羅鱷每次大約可產卵50多枚,3個月后孵化出殼,剛出生的小尼羅鱷體長約30厘米,由母鱷用嘴巴輕輕含著它們放到水里。幼鱷1歲可長到60厘米,2歲可長到1米。
密西西比鱷
密西西比鱷(Alligator mississippiensis),別名密河鱷、美洲鼉,僅產于美國東南部以及密西西比河流域等地,并因此而得名。密西西比鱷是大型的短吻鱷,體長可達4.9~6.1米,但是現存的個體很少有長到這樣大的。主要棲息于沼澤地區,此外溪水、河泊中也有分布,甚至帶成味的水體中也有分布。密河鱷可以通過聲音和視覺與同類進行交流。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密西西比鱷被列入附錄II。
凱門鱷
凱門鱷(Caiman crocodile),指產于美洲南部和中部的幾種鱷,它們和短吻鱷有親緣關系,同屬于短吻鱷科。凱門鱷這一屬的動物在眼睛的前端有一橫骨嵴,很像人戴的眼鏡架,因此它們的英文名有眼鏡鱷之稱。普通凱門鱷體長最大可達250厘米,常見成體為150~200厘米,初孵幼鱷為20~25厘米。吻稍延長,端部略高起,吻長略大于吻基寬度。背面呈橄欖綠色,頭、體和尾上有無數深色斑,背和尾上有深棕色或黑色的橫帶紋,腹面呈純米色或淺黃色。初孵小鱷頜部兩側有淺色斑,體長約35厘米時全部消失。凱門鱷主要柄息于水流湍急而多石的河流中。?
灣鱷
灣鱷(Crocodylus porosus),又名食人鱷、河口鱷、咸水鱷、馬來鱷,為23種鱷魚品種中最大型的,亦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動物。原產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地區,印度亦有發現,主要分布于東南亞沿海至澳大利亞北部及巴布亞新幾內亞。由于它是鱷目中頸背沒有大鱗片的鱷魚,所以亦被稱為“裸頸鱷”。灣鱷成年后體長一般可達3~7米,最長達9米,體重為600~1400kg。交配季節在每年的5-6月之間,連續數小時,而受精僅1~2分鐘。灣鱷具地盤意識,擁有適應高鹽度水質的生理結構,對海水的耐受性較一般鱷大,適合生活在不同的濕地,如河口、紅樹林、沼澤等地的沿海和潮汐帶。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揚子鱷、中美短吻鱷、南美短吻鱷、窄吻鱷、尖吻鱷、中介鱷、菲律賓鱷、佩滕鱷,尼羅鱷、恒河鱷、灣鱷、菱斑鱷、暹羅鱷、短吻鱷、馬來鱷、食魚鱷等屬于瀕危野生動植物種,是國際性重要保護物種,被《華盛頓公約》CITES(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入附錄I名單,禁止其國際貿易。另外,爬行綱鱷目除列入附錄I的以外所有物種均被列入CITES附錄II名單,管制國際貿易。
在23種鱷魚中,13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收錄。?
暹羅鱷目前已處于滅絕的邊緣。
瀕危原因
由于人們的濫捕亂殺,鱷類的數量日益減少,各產鱷魚的國家已制定了法律保護它們。揚子鱷僅生活在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珍貴稀有的野生動物, 1973年,國際保護野生動物大會將其列為臨危種和禁運種,而揚子鱷已被中國列為一級保護動物。?
相關文化
大型鱷魚對人類有一定的威脅,會在人類做出反應之前突然發動攻擊。西方有句諺語“鱷魚的眼淚”,意思是假慈悲,是指鱷魚在吞食較大動物時,會從眼睛里慢慢地流出水一樣的液體,看起來好像在流同情之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