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創(chuàng)建
38.6K
8090

鬣狗

鬣狗(學名:Hyaenidae),是貓型亞目下鬣狗科動物的統(tǒng)稱。該科動物是食肉目中現(xiàn)有屬種最少的一科,其下僅有3個屬4個物種。鬣狗外形似犬、個體中等偏大,但它們與現(xiàn)生的犬科沒有任何血緣關系,反而與貓科和靈貓科的關系更為密切?。鬣狗的軀干相對較短且緊湊,前、后肢不等長,前肢較長,后肢較低,肩隆高,脊柱線明顯向下傾斜至臀部。頭骨較犬科動物大且重,面部較短,脖子粗短,前后爪各有四個趾頭,爪墊突出,末端的爪子短而鈍且不可收縮。

鬣狗僅存于亞洲西部和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開闊地區(qū),棲息地因物種不同而不同,斑鬣狗廣泛分布于多種類型的開放干燥棲息地,棕鬣狗喜歡生活在海拔不超過1500m的干旱到半干旱草原和稀樹草原生物群系中,縞鬣狗生活在干旱的山區(qū),土狼則生活在干燥、開闊的稀樹草原和草地上。鬣狗是肉食性動物,主要以獵物的皮肉、內臟等軟組織為食,甚至能夠咬碎獵物的堅硬骨骼,并吸收其中的骨髓等營養(yǎng)物質。

截至2024年6月,鬣狗科下的4個物種均被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其中等級為近危(NT)的有棕鬣狗?和縞鬣狗,等級為無危(LC)的有斑鬣狗?和土狼。

動物學史

演化史

鬣狗科(Hyaenidae)動物雖然被稱為狗,但實際上與現(xiàn)生的犬科(Canidae)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相反,它們與貓科(Felidae)和靈貓科(Viverridae)等關系更為密切,均屬于食肉目(Carnivora)中的貓型亞目(Feliformia)

鬣狗科動物于漸新世晚期(約2500萬年前)從食肉目貓科動物中分離,開始獨立演化?。最初的鬣狗祖先很可能與現(xiàn)代非洲靈貓相似。Plioviverrops?是最早被描述的鬣狗物種之一,生活在約2200萬~2000萬年前的歐亞大陸?。在晚中新世(約800萬至700萬年前),該科動物達到其演化的鼎盛時期,分布于歐洲、亞洲和非洲,其中一個特化支系為豹鬣狗(Chasmaporthetes),通過白令海峽短暫入侵到北美洲。到晚更新世,鬣狗科動物在歐洲及亞洲西部仍有廣泛分布,已發(fā)掘并詳細描述的各時期化石達到近百種。到150萬年前,大多數(shù)鬣狗已經滅絕?。

在鬣狗科眾多的化石種中,現(xiàn)已絕滅的洞鬣狗和最后斑鬣狗被認為與非洲現(xiàn)生斑鬣狗譜系演化關系最為密切。其中,前者分布于晚更新世歐洲洞穴堆積中,而后者特指中國晚更新世地層中的斑鬣狗化石。基于形態(tài)學研究,Kurtén等認為洞鬣狗和最后斑鬣狗是斑鬣狗屬中的一個亞種(Crocuta crocuta spelaea?&?Crocuta crocuta ultima),而Markova等(1995)則認為它們代表著獨立的種(Crocuta spelaea?&?Crocuta ultima)。2014年,有學者基于化石形態(tài)測量學分析,將俄羅斯遠東地區(qū)及中國等地出土的晚更新世斑鬣狗化石定名為?Crocuta ultima ussurica,而將同地區(qū)的中更新世斑鬣狗化石歸為?Crocuta crocuta ultima,使得原本不甚明朗的斑鬣狗系統(tǒng)分類問題更加復雜。

在鬣狗科現(xiàn)生四個屬種之間的演化關系問題上,學界一致認為土狼(Proteles cristata)是鬣狗科成員中高度特化、最先分化出來的類群;但縞鬣狗(Hyaena hyaena)、棕鬣狗(Hyaena brunnea)及斑鬣狗(Crocuta crocuta)三個屬種的演化關系仍存有爭議。有學者認為縞鬣狗與棕鬣狗關系較近,也有學者認為斑鬣狗與棕鬣狗具有較近的共同祖先,還有學者認為斑鬣狗與縞鬣狗在進化上關系更為密切。此外,對于鬣狗科各屬種內的演化關系,學界同樣眾說紛紜。爭論的焦點在于如何界定一些在形態(tài)上與現(xiàn)生種存在一定差異、分布廣泛的化石種與現(xiàn)生種之間的演化關系

化石記錄

在現(xiàn)生鬣狗科的四個屬種中,斑鬣狗的地史分布最為廣泛,在歐亞大陸大部分地區(qū)及整個非洲都有化石記錄。中國學者將中國更新世的鬣狗化石分為三種:第一種為桑氏縞鬣狗(Hyaena licenti),是更新世初期的典型化石,分布于廣西柳城巨猿洞和河北泥河灣等地;第二種為中國縞鬣狗(Hyaena sinensis),是更新世中期的標準化石,發(fā)現(xiàn)于北京猿人地點和湖北長陽人地點等;第三種為最后斑鬣狗(Hyaena ultima),在中國北方最早發(fā)現(xiàn)的地層是北京猿人地點的第3層堆積,其中既有最后斑鬣狗化石,也有中國縞鬣狗化石,表明兩者在同一時期共存。結合其他化石地點的研究,一般認為最后斑鬣狗在中國的生存時間為距今23萬至1萬年?。

分類與命名

縞鬣狗是由瑞典著名博物學家林奈(Linnaeus)首次描述的鬣狗物種。然而,他錯誤地將縞鬣狗歸入了犬科中的犬屬(Canis),并命名為?Canis hyaena,意為背部高聳且有鬣毛的犬?。后來,縞鬣狗被Brisson(1762)劃歸于一個新屬?Hyaena,并將學名修改為Hyaena hyaena 。Erxleben(1777)描述了斑鬣狗,將其定名為Canis crocuta?。Sparrman(1783)命名了土狼,并定名為?Viverra cristata,Thunberg(1820)命名了棕鬣狗?Hyaena brunnea?。Kaup(1828)建立了斑鬣狗屬,將斑鬣狗的學名修改為?Crocuta crocuta。Geoffroy(1824) 建立了土狼屬,將土狼的學名修改為?Proteles cristata。第一個鬣狗的化石分類群是由Croizet and Jobert(1828)描述的?。

形態(tài)特征

外部特征

鬣狗是一類外形似犬、個體中等偏大的食肉類動物。根據(jù)物種的不同,體型也有所差異。斑鬣狗是該科中體型最大的動物?,棕鬣狗體型僅次于斑鬣狗,土狼是鬣狗科中體型最小的種類。除斑鬣狗外,其他三個鬣狗科物種的雄性體重均較雌性體重大 。

物種 體長 體重
斑鬣狗 體長約為95~150cm,肩高約為75~85cm,尾長約為30~36cm? 雄性體重約為45~60kg,雌性體重約為55~70kg?
棕鬣狗 體長平均為144cm,肩高平均為78.7cm 平均體重約為40.7kg,其中雄性平均約為47kg,雌性平均約為42kg?
縞鬣狗 體長平均為100cm,肩高約為65~80cm? 體重約為25~45kg
土狼 體長約為85~105cm,尾長約為20~30cm? 體重約在8~14kg之間?

鬣狗的軀干相對較短且緊湊,前、后肢不等長,前肢較長,后肢較低,肩隆高,脊柱線明顯向下傾斜至臀部。頭骨表面上類似于大型犬科動物,但較犬科動物大且重,面部較短,脖子粗短。鬣狗是趾行類動物,前后爪各有四個趾頭,爪墊突出,末端的爪子短而鈍且不可收縮。

鬣狗的毛皮稀疏粗糙,底毛發(fā)育不良或缺失。大多數(shù)物種都有濃密的長鬃毛,從肩隆或頭部延伸出來?。除斑鬣狗外,其他三個物種的皮毛都有條紋狀,這可能是從它們的靈貓科祖先那里遺傳下來的?。

內部特征

鬣狗的頭骨前額區(qū)圓隆,額竇顯著向后擴展;上、下頜骨特別粗壯,前臼齒尤為粗大,呈圓錐狀,牙齒的琺瑯質特別厚。其頜骨和牙齒非常堅固,使其在處理堅硬骨骼時不至于損傷自己:裂齒后的臼齒極度退化,頰側牙齒數(shù)目減少。鬣狗的咀嚼肌肉異常發(fā)達,賦予它們強大的咬合力量,能夠咬碎堅硬的骨骼。

鬣狗的鼓室聽泡強烈膨凸呈球形,內部具有橫隔,將聽泡一分為二。盲腸較短,陰莖骨消失。

棲息環(huán)境

斑鬣狗廣泛分布于多種類型的開放干燥棲息地,包括半沙漠、大草原、金合歡樹叢和山地森林。然而,它在茂密的森林棲息地中較為罕見,在沙漠棲息地中也不如縞鬣狗和棕鬣狗普遍。斑鬣狗不生活在西非或中非的沿海熱帶雨林地帶。在西非,該物種更傾向于棲息于幾內亞和蘇丹大草原。在東非和埃塞俄比亞,有記錄顯示斑鬣狗甚至出現(xiàn)在海拔高達4000m的地方。

棕鬣狗喜歡生活在海拔不超過1500m的干旱到半干旱草原和稀樹草原生物群系中,但它們也能在年降雨量不足100mm的沙漠地區(qū)找到棲息地。它們通過食用含水量較高的水果作為淡水源的替代品,使得它們能夠在比它們的近親斑鬣狗更為干燥的地區(qū)生存。棕鬣狗通常在大巖石或植被附近的沙地筑巢,這些巢穴有助于緩解炎熱的天氣條件。

縞鬣狗生活在干旱的山區(qū),周圍通常有灌木林。它們的巢穴建在巖石山丘、峽谷和裂縫中??c鬣狗也棲息在開闊的草原地區(qū),有時候會出現(xiàn)在茂密的草地上。在非洲,它們在開闊地區(qū)與斑鬣狗的競爭中處于劣勢,因此會選擇遷移到其他適合的棲息地?。

土狼生活在干燥、開闊的稀樹草原和草地上,這些地區(qū)的年平均降雨量低于80cm。它們通常會避開沙漠或者森林茂密的地區(qū)。東北部和南部的土狼種群被濕潤的林地完全隔開。

分布范圍

鬣狗科動物僅存于亞洲西部和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開闊地區(qū)。斑鬣狗主要分布在非洲,縞鬣狗分布于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棕鬣狗則主要分布于非洲東部和西南部的海岸地區(qū),而土狼僅見于非洲南部的少數(shù)地區(qū)。

生活習性

覓食行為

鬣狗是肉食性動物,主要以獵物的皮肉、內臟等軟組織為食。它們能夠咬碎獵物的堅硬骨骼,并吸收其中的骨髓等營養(yǎng)物質。

斑鬣狗會形成2~5個成員組成的狩獵群體,成群獵食羚羊、斑馬、長頸鹿、河馬和犀牛的幼崽等草原動物?,其自己捕殺獲得的食物約占其總食物量的2/3,腐食只是有益補充?。

縞鬣狗主要在夜間覓食,依靠發(fā)達的嗅覺覓食腐肉或者人類垃圾,甚至會吃掉尸體中的骨頭。

棕鬣狗是機會主義捕食者,通常不捕獵活物,主要以腐尸為食。如果有機會,也會在短距離內追捕小鳥或哺乳動物。棕鬣狗的飲食習慣因種群不同而有所不同,內陸種群主要以其他大型食肉動物(如非洲獅和豹子)殺死后的尸體殘骸為食,海岸線附近的種群則常以溺死的南非海狗幼崽、螃蟹和魚為食?。此外,棕鬣狗還會食用大量的西瓜(Citrullus vulgaris)、非洲黃瓜(Cucumis africanus)和大羚羊黃瓜(Acanthosicyos naudinianus)作為旱季淡水的補充。

土狼是特化的食蟻動物?,主要以草象白蟻屬(Trinervitermes)和草白蟻屬(Hodotermes)的白蟻為食。土狼用扁平、粘稠的舌頭舔食白蟻,每晚可以捕食多達30萬只白蟻。

領地行為

鬣狗的肛門區(qū)域有一個大的裸露皮膚囊,肛門腺即開口于此囊中,囊周圍及其上方還有幾處皮脂腺。這些腺體分泌一種白色奶油狀物質,具有極其濃烈的氣味,類似煮沸的廉價肥皂或燒焦的味道,用來標記其領地內的物體。

社會行為

斑鬣狗會形成稱為氏族的社會群體,每個氏族可以由3~80頭成員組成。較大的氏族通常出現(xiàn)在獵物集中的主要地區(qū),而較小的氏族則出現(xiàn)在南部非洲的沙漠地區(qū)。氏族中,雌性斑鬣狗占據(jù)主導地位,并且一生都會留在原生氏族中,而雄性斑鬣狗在性成熟時則會離開原生氏族,加入其他氏族群體。雄性在氏族中的社會等級隨著加入時間的增加而上升,而雌性則具有穩(wěn)定的線性優(yōu)勢等級,這種等級是從其母親處繼承的,因此,這些等級制度在許多代中都會保持穩(wěn)定。盡管斑鬣狗生活在氏族中,但氏族成員只有在殺戮、保衛(wèi)領土或使用公共巢穴時才會被觀察到聚集在一起,其余時間,氏族成員更多地單獨或成小群覓食。

棕鬣狗的部落規(guī)模較小,通常由5~15只個體組成。部落通常由有遺傳親緣關系的雄性和雌性組成,與斑鬣狗不同的是,部落中領頭的雌性和雄性棕鬣狗的地位是平等的。當面對部落的領頭者時,其他成員會蹲在地上,抬起尾巴露出肛門氣味腺,以此向領頭者表示問候 。

縞鬣狗多為獨居,很少成群出現(xiàn),僅與其家庭成員在巢穴中發(fā)生交往。尚未性成熟的縞鬣狗會將食物帶回巢穴,幫助父母喂養(yǎng)更年幼的縞鬣狗。

土狼只在夜間活動,通常獨居,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是獨居或成對生活

交流行為

斑鬣狗以其豐富的聲音交流而聞名。成員之間相互問候時,會發(fā)出呻吟聲、輕柔的尖叫聲和嗚嗚聲,但嗚嗚聲也會在興奮的斑鬣狗進行捕獵時使用。在等待捕獵時,斑鬣狗會發(fā)出不耐煩的低吼聲。在攻擊之前,斑鬣狗會發(fā)出一系列與攻擊有關的聲音,包括咕嚕聲、咯咯笑聲、咆哮聲、叫喊聲和嘎嘎聲。其中,咯咯笑聲是其標志性的“笑聲”,通常與恐懼或興奮的情緒有關,個體在被追趕時常發(fā)出這種聲音?。

棕鬣狗的嗅覺非常發(fā)達,在同類和異類交流中起著重要作用。個體相遇時,會通過嗅聞對方的氣味來判斷對方的身份。棕鬣狗的肛門腺分泌物用于標示領土邊界,向部落成員傳達信息。除了嗅覺交流,棕鬣狗之間也通過聲音進行交流,嗚咽聲和尖叫聲是警告掠食者接近的標志,也是向統(tǒng)治者屈服的標志。相對安靜的叫聲用于命令幼崽進入巢穴。不同部落的對手相遇時,有時會發(fā)出低沉的咆哮聲。

縞鬣狗主要通過肛門腺分泌的液體進行嗅覺交流。類似的,土狼也主要依靠嗅覺進行交流,但土狼在受到驚嚇、打斗或壓力時,也會使用聲音。這些求救信號包括從咯咯聲到咆哮聲的各種聲音。

生長繁殖

繁殖方式

斑鬣狗營“一夫多妻制”生活,交配不受季節(jié)限制,繁殖周期為11~21個月。由于氏族中雌性占據(jù)支配地位,雄性斑鬣狗在交配前會將口鼻放低至地面,快速向雌性走去,鞠躬,然后在雌性身后用爪子抓地。一旦雌性表現(xiàn)出攻擊性,雄性就會立即退后。

棕鬣狗通常在5~8月的非洲旱季交配,求偶時間較短,僅為3~6個晚上。棕鬣狗除營“一夫多妻制”生活外,部落中的雌性棕鬣狗也會與非部落的雄性交配。雌雄棕鬣狗每年可能有一個以上的發(fā)情周期。

縞鬣狗的繁殖不受季節(jié)限制,發(fā)情期通常持續(xù)一天,雌性縞鬣狗在這一天中以15~25分鐘的間隔交配多次。

土狼的交配時間一般發(fā)生在6月的最后兩周和7月的前兩周。繁殖期間,兩性通過肛門腺分泌物的氣味吸引異性交配。雄性土狼在交配季節(jié)內對領地和配偶都有極強的領地意識。土狼并不保持嚴格的“一夫一妻制”,雄性土狼可能會與鄰近的雌性交配?。

生長發(fā)育

斑鬣狗的妊娠期為4個月,每胎通常產下2只幼崽,但也可能生下1~4只。幼崽要到14~18個月大時才會斷奶。初生幼崽體重為1~1.6kg,屬于早成性動物,出生時眼睛即已睜開。如果產下的幼崽為同性,則出生不久便會開始激烈打斗,直至其中一只死亡,這是幼崽為獲取更多食物而采取的適應性行為。雌性斑鬣狗約在40個月時性成熟,雄性則在2~3歲時達到性成熟。斑鬣狗在野外的壽命約為20年,而在圈養(yǎng)條件下,最長壽命為41年零1個月?。

棕鬣狗的妊娠期平均為97天,每胎會產下1~5只幼崽,初生幼崽平均體重為693.2g,出生時眼睛不能睜開。幼崽在生命的前3個月幾乎完全依賴母乳,在3至12個月大時開始斷奶,并開始食用由其他部落成員帶回巢穴的紅肉。幼崽在15~30個月時,被稱為亞成體,能夠獨立覓食。雌性在24個月時性成熟,雄性在40個月時性成熟。棕鬣狗在野外的壽命約為12年,在圈養(yǎng)條件下最長壽命為13年。

縞鬣狗的妊娠期為88~92天,每胎會產下1~6只幼崽,幼崽出生前一個月主要以母乳為食,一個月大后可以進食其他肉類作為補充,但哺乳期會持續(xù)約12個月??c鬣狗的壽命約為24年?。

土狼的妊娠期約為90天,每胎會產下2~5只幼崽。幼崽第1個月只會待在巢穴,滿月后在父母的監(jiān)督下,開始拓展覓食距離。四個月齡時幼崽斷奶,但完全獨立要到將近一歲。已有記錄的土狼最長壽命為20年。

下級分類

鬣狗科動物是食肉目中現(xiàn)有屬種最少的一科,其下僅有3個屬4個物種?。

中文名 學名 命名人及年份 其下物種 形態(tài)特征
斑鬣狗屬 Crocuta Kaup, 1828? 斑鬣狗(Crocuta crocuta) 皮毛呈沙色、淡黃色或灰色,全身大部分區(qū)域布滿黑色或深棕色斑點,這些斑點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消失
鬣狗屬 Hyaena? Brisson, 1762? 棕鬣狗(Hyaena brunnea) 與其他同科物種相比,該物種的毛發(fā)長而蓬松,頸部和背部的毛發(fā)通??砷L達30.5cm。身體上的毛發(fā)通常為深棕色至黑色,而肩部和頸部的毛發(fā)則呈棕褐色?
縞鬣狗(Hyaena hyaena) 毛色為灰色到稻草色,口鼻為黑色,頭部、軀干和腿部有黑色條紋?



土狼屬 Protele? I. Geoffroy Saint-Hilaire, 1824? 土狼(Proteles cristata) 毛色為淺黃色或深棕色,上面有深色條紋,濃密的鬃毛從后腦勺一直延伸到尾部。淺灰白色的頸部有斷續(xù)的斑點或條紋。腳通常為深黑色,腿上有不規(guī)則的橫條紋

保護現(xiàn)狀

保護級別

截至2024年6月,鬣狗科下的4個物種均被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其中等級為近危(NT)的有棕鬣狗和縞鬣狗,等級為無危(LC)的有斑鬣狗?和土狼。

物種現(xiàn)狀

截至2024年6月,IUCN的數(shù)據(jù)顯示,斑鬣狗和縞鬣狗的種群數(shù)量呈下降趨勢,斑鬣狗全球總種群數(shù)估計在2.7萬~4.7萬只之間;縞鬣狗的種群數(shù)為0.5萬~1.4萬只之間。

致危因素

與許多其他大型食肉動物一樣,鬣狗面臨的威脅是多種多樣的,包括棲息地喪失和破碎化、獵物數(shù)量減少以及與人類的沖突。棲息地退化和獵物枯竭可能對鬣狗物種構成重大的最終威脅,同時常常導致人與鬣狗的沖突?。例如,斑鬣狗和縞鬣狗種群數(shù)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類的獵殺行為。人類為捕食野生食草動物設置的陷阱,是造成斑鬣狗死亡的重要原因,每年死于陷阱的成年斑鬣狗占其總死亡數(shù)的一半以上??c鬣狗常成為人類有針對性投毒的對象。例如,在1918年至1948年間,以色列地中海沿岸的縞鬣狗因英國政府發(fā)起的狂犬病根除運動而被毒殺滅絕。

主要價值

鬣狗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頂級捕食者,對獵物種群大小的動態(tài)平衡起著關鍵的調控作用。此外,其腐食行為有助于清潔和凈化環(huán)境,使鬣狗成為大自然的“清道夫”。

相關文化

由于神人同形論的偏見,鬣狗長期以來被視為負面象征,遭到鄙視。其名字源自希臘語 "hyaena"(來自 "hys",意為“豬”),暗示它是一種骯臟的食腐動物。古代文獻中,普利尼認為鬣狗是狗和狼的雜交后代,而亞里斯多德則聲稱它們隨時可能與狼雜交。在奧維德的《變形記》中,鬣狗能夠變性;早期基督教經文《自然哲學家》認為它“有時為雄性,有時為雌性,總是不潔的,隨時改變本性”。耶利米書中也提到:“鬣狗的洞穴是我所厭惡的”(參見耶利米書第十二章第九節(jié)),并警告人們不要像鬣狗一樣,一會兒愛男,一會兒愛女,以警戒有同性戀傾向的人?。

盡管亞里斯多德指出這些寓言的謬誤,但它們仍在文學作品中流傳下來。據(jù)普利尼所言,鬣狗不僅能模仿人的聲音,叫出人的名字,還能通過爪子或影子的觸碰來催眠其他動物。人們還普遍相信鬣狗具有魔力:它的皮能驅逐冰雹,第一塊脊椎骨能促使人和解。據(jù)說有一種寶石名為“鬣狗的”(可能是虎眼石),來自它的眼睛,能帶來預言性的夢。夢見鬣狗預示著會生下性別畸形的孩子。

。在基督教藝術作品中,鬣狗象征貪婪。例如,《啟示錄》描繪的“七頭獸”中,有一個頭就是鬣狗的腦袋。另一方面,在表現(xiàn)埃及圣人馬卡里烏斯傳說的基督教藝術作品中,他治好了一個被鬣狗引來的失明孩子,象征盡管有不好的傾向,一個人還是“張開眼睛”。


8090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wǎng)友創(chuàng)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yè)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yè)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yè)人士。

如您發(fā)現(xiàn)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刪除處理!

下一篇:
一秒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APP下载| 亚洲国产精品yw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77777老司机| 99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 美女张开腿男人桶|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首页| 国产调教在线观看| 动漫精品专区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五月天亚洲婷婷| 麻豆AV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人| 国产在AJ精品| 中文毛片无遮挡高清免费| 久碰人澡人澡人澡人澡人视频 | 国产午夜无码福利在线看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4480yy苍苍私人| 欧美人与动人物姣配xxxx| 在线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欧美大bbbxxx视频| 欧美性黑人极品hd| 国产无遮挡吃胸膜奶免费看视频| 亚洲日本香蕉视频| 婷婷激情综合网| 日本妇人成熟免费不卡片|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一区二区国产在线播放| 老湿机香蕉久久久久久| 日本不卡高清中文字幕免费|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 美女把屁股扒开让男人桶视频 | 色情无码www视频无码区小黄鸭|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欧美| 国产在线爱做人成小视频| 日产国语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免费看日b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