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盤羊
加拿大盤羊(學名:Ovis canadensis):是偶蹄目、???、盤羊屬的哺乳動物。共有8個亞種。體長1.5-1.8米,雄性體重119-127千克,雌性體重53-91千克。因公羊的彎曲大角而得名。母羊雖然也有角,但卻要短小許多,并且只有微微的彎曲。皮毛的顏色包括淺褐色、灰色和咖啡色,臀部和腿部則為白色。
喜歡生活在自然形成的多巖干燥的山區。棲息于各種開闊、干燥的沙漠和大草原及巖石山區。是群聚動物。行動敏捷,視力敏銳,善于攀爬陡峭的山巖,以草和灌木為食。雌性的受孕期是174天,到了第二年春天,生下1-4只小羊。平均壽命9年。分布于加拿大西部,美國西部和墨西哥北部的廣大地區。
形態特征
加拿大盤羊雄性119-127千克;雌性53-91千克。公羊從頭到尾的長度通常為160-180厘米,而母羊的長度約為150厘米。落基山亞種雌性重達90千克,雄性偶爾會超過135千克。西耶拉亞種則要小許多,通常雌性只有63千克,雄性重為90千克左右。因公羊的彎曲大角而得名。公羊的角重量可達到14千克。相當于其身體骨骼其他部分的總和。母羊雖然也有角,但卻要短小許多,并且只有微微的彎曲。根據地區的不同,皮毛的顏色從深棕色、淺灰色到淺棕褐色不等。腹部、臀部塊斑、腿后部、口吻和眼斑都是白色的,顏色包括淺褐色、灰色和咖啡色,臀部和腿部則為白色。
有雙層頭骨,用骨支柱支撐,用于在戰斗時起到保護作用。它們也有一個寬大的肌腱連接頭骨和脊柱,幫助頭部旋轉并在受到打擊時后退。公羊的角包涵很多關于它們自己的信息,比如年齡、健康和戰斗史。尼爾森亞種(Ovis canadensis nelsoni)體型較小,角更平坦、更寬。加拿大盤羊的皮毛光滑,由脆弱的護毛和短灰色的卷曲致密的內毛組成。夏季的皮毛顏色是豐富的、有光澤的棕色,但到了晚冬會褪色變淺。
棲息環境
加拿大盤羊喜歡生活在自然形成的多巖干燥的山區。棲息于各種開闊、干燥的沙漠和大草原及巖石山區,其中包括高山草甸、草地山坡、沙漠、植被稀疏的山麓、靠近峭壁斷崖的巖石、沙漠和山地交界的沖積平原及山地低谷中。因地區而異。冬季大雪時,常下至平原或山谷中積雪較淺的地方。善于爬山,比較耐寒。需要干燥的山坡,那里每年的降雪量不到150厘米,因為它們不能用爪子在厚厚的積雪中覓食。冬季的海拔范圍通常在700-1500米之間,而夏季的海拔范圍在1800-2600米之間。
生活習性
加拿大盤羊是群聚動物。行動敏捷,視力敏銳,善于攀爬陡峭的山巖,這樣它們可以躲避天敵的追蹤。加拿大盤羊的腿比較長,采食或休息時常有一頭成年羊在高處守望,能及時發現很遠地方的異常,當危險來臨,即向群體發出信號。它們能在懸崖峭壁上奔跑跳躍,來去自如,而且極耐渴,能幾天不喝水, 冬天無水就吃雪。加拿大盤羊的視覺、聽覺和嗅覺敏銳,性情機警,稍有動靜,便迅速逃遁。常以小群活動,每群數量不多,數只至十多只的較常見。
它們那又長又寬的臼齒是在長期磨碎食物的過程中進化出來的。羊是反芻性動物。它的瘤胃是消化道里的一個特殊空間,在那里細菌將食物纖維分解,食物也在那里發酵。在胃開始對剩下的東西消化之前,一些營養直接從瘤胃進入到血管。甚至當食物進入腸以后,羊的消化過程仍然在繼續。羊總是在咀嚼反芻食物,把從瘤胃里反饋回來的食物再消化一遍,沒有任何東西被浪費掉。?
加拿大盤羊以草和灌木為食,當大雪掩蓋了山巒,只有極少數的地方雪被風吹散,加拿大盤羊終日艱辛地尋找這種無雪的小片草地覓食。為了節省體力,它們只在風吹不開草地上積雪的時候,才挖掘食物。
分布范圍
分布于加拿大西部,美國西部和墨西哥北部的廣大地區。?
在加拿大,落基山亞種(Ovis canadensis canadensis)遍布落基山脈的艾伯塔省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南起和平河到加拿大和美國的邊界,兩個小群體也被引入到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中部。加州亞種(Ovis canadensis californiana),通過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中部向北擴散,至奇爾科廷、弗雷澤河以南、坎盧普斯、那根河谷到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與美國華盛頓州的邊界。
在美國,加拿大盤羊廣泛分布于蒙大拿州、愛達荷州南部、懷俄明、猶他州北部,科羅拉多州、新墨西哥州。這些大角牛群包括傳統的加州加拿大盤羊,尼爾森亞種(Ovis canadensis nelson)、半島亞種(Ovis canadensis cremnobates)估和墨西哥亞種(Ovis canadensis mexicana),總計超過19,000只。它們在南部的加利福尼亞州、內華達州、猶他州、新墨西哥州和亞利桑那州也有相當的數量,在西德克薩斯州南部有一部分。1985估計加拿大盤羊在此區域的數量為16,000只。在落基山脈東部,歷史悠久的分布范圍,如蒙大拿州東部、南達科他州北部、懷俄明州東北部、內布拉斯加州、科羅拉多州東南部和內陸荒地及河流也有散落的羊群。
在墨西哥,加拿大盤羊原本分布在新萊昂州、奇瓦瓦州、索諾拉州、下加利福尼亞州和南下加利福尼亞州的北部各州。現僅限墨西哥荒漠,墨西哥亞種(Ovis canadensis mexicana)分布于索諾拉西北部和科爾特斯海域上的島嶼;半島亞種(Ovis canadensis cremnobates Peninsular)有三分之二分布于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威姆斯亞種(Ovis canadensis weemsi)分布于下加利福尼亞州的在南部。?
繁殖方式
加拿大盤羊的發情期是在11-12月。但是在9月份,公羊就開始相互把對方趕出去。10月末,公羊開始向已經騷動起來的母羊求愛。有時一只占有統治地位的公羊會設法將發情的母羊分離出去,把它們趕到沒有其它公羊能夠進行挑逗的懸崖邊上,留給自己享用。只有極少數競爭者敢于向統治地位的公羊挑戰,去競爭正在發情的母羊。而一只占有統治地位的公羊一般也只有兩三個真正的對手。
該物種可能以雄性之間的頭對頭的戰斗而聞名。角的大小是等級的象征,當雄性以每小時30千米的速度撞向對手時,角的質量(高達14千克)被用來發揮最大的優勢。據觀察,戰斗持續了長達25.5小時(每小時大約發生5次沖突),直到其中一名雄性認輸。雄性不保衛領地,而是參與爭奪特定雌性的交配機會。雄性的優勢地位取決于年齡和角的大小。母羊是季節性多發情的,在發情時會接受幾只公羊,通常是頻繁的。由于雄性對雌性的激烈競爭以及基于年齡和大?。òń堑拇笮。┑膬瀯莸燃?,雄性通常要到七歲才會交配。如果它們群體中的優勢公羊被殺死,年輕的雄性會更快地交配。
公羊們首先進行預賽。預賽包括角的顯示和身體接觸。如果角的大小幾乎相同,那么公羊就會開始相互踢蹬對方。第一腳一般由統治地位的那只羊踢出。在顯示了它的實力之后,一些向母羊撇嘴的公羊則會知趣地退到一邊。這時,統治地位已經完全建立起來,沒有戰斗的必要了。真正爭奪統治地位的戰斗其實很少,但是當爭奪戰發生時,大角的撞擊聲就會在寂靜的山野中回響,1.5千米以外的地方都能夠聽見。這些比賽可能會持續幾個小時,直到另一個公羊讓步。
同性戀活動經常發生在雄性群體中,占主導地位的動物表現得像一個求愛的雄性,而下屬則扮演發情的雌性。
母羊受孕后經過174天,到了第二年春天,生下1-4只小羊,小羊留在原來的羊群,小公羊則在二年后離開羊群和其他公羊組群。它們的平均壽命為9年,雄性很少超過12歲,雌性則可達15年。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
1. | 加拿大盤羊荒漠亞種 | Ovis canadensis audubonis | Merriam, 1901 |
2. | 加拿大盤羊加州亞種 | Ovis canadensis californiana | Douglas, 1829 |
3. | 加拿大盤羊落基山亞種 | Ovis canadensis canadensis | Shaw, 1804 |
4. | 加拿大盤羊半島亞種 | Ovis canadensis cremnobates | Elliot, 1904 |
5. | 加拿大盤羊墨西哥亞種 | Ovis canadensis mexicana | Merriam, 1901 |
6. | 加拿大盤羊尼爾森亞種 | Ovis canadensis nelsoni | Merriam, 1897 |
7. | 加拿大盤羊內華達山亞種 | Ovis canadensis sierrae | Grinnell, 1912 |
8. | 加拿大盤羊威姆斯亞種 | Ovis canadensis weemsi | Goldman, 1937 |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3.1——無危(LC)。?
墨西哥亞種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CITES)2019年版附錄Ⅱ?
種群現狀
加拿大盤羊巨大的角曾為它們帶來好運,讓它們在惡劣復雜的環境中得以生存,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墒?,也正是它們的大角同樣給它們帶來厄運,它們的大角吸引了眾多的獵人把它們當做捕殺目標,其實獵人的目標就是它們頭上的那對巨大無比的羊角,他們把巨大的羊角作為戰利品拿回家,這是勝利者的榮譽,更是到處炫耀的資本。
加拿大盤羊以成年公羊的羊角最大,它們用這對大角抵御其他動物的侵襲,而加拿大盤羊之間也用這對大角進行競爭,包括領地、地位、配偶等的競爭,同樣,這對大角也是權利和魅力的標志,也成為吸引獵人的“罪魁禍首”,獵人都以得到公羊的大角為榮,所以許多成年公羊死在了獵人的槍下。成年公羊越來越少,后來,連未成年的公羊也成為獵人捕殺的目標,許多未成年公羊的大角還沒有長成,來不及把大角的基因完全遺傳給下一代就死于非命。這樣一來,下一代遺傳的是未長成的羊角基因,下一代即使長大了也不會像父輩一樣有一對大角,一代一代傳下來,造成“加拿大盤羊”大角已不存在,人們明顯看得出該物種的羊角比以前小多了。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的生物學專家柯蒂斯·斯特洛貝克博士說:“由于沒有成年公羊交配生崽,也就沒有最佳的基因遺傳給下一代,長期以來,就形成了加拿大盤羊沒有大角的現象,這是一種令人痛心的現象?!?/p>
該物種分布范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范圍小于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在加拿大,超過4500只落基山加拿大盤羊在國家公園(班夫,賈斯珀,庫特尼,沃特頓,優鶴)得到保護。更大數量得到保護在阿爾伯塔省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省級公園和的其他保護區。?
在美國,加拿大盤羊生活在30個國家公園,休閑區和野生動物避難所。加拿大盤羊的生存環境的改善也一直頻繁進行,特別是在聯邦多種用途的土地。項目資助與聯邦,州組合,以及募集私人款項。天然水源得到改善,人工水源也隨之產生,尤其是在西南部的莫哈韋沙漠和索諾蘭沙漠。再往北,茂密的森林或灌木植被已經被有效清除,通常由控制火燃燒,提供開放地區的草料供給加拿大盤羊。加拿大盤羊的天敵主要包括郊狼、雕、美洲獅。
相關文化
加拿大的加拿大盤羊——落基山亞種是加拿大艾伯塔省的省獸,同時也是科羅拉多州的州獸,出現於科羅拉多州野生動物保護部的標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