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K
3376
加濟安泰普
土耳其東南部城市,加濟安泰普省首府。
臨薩吉爾河(幼發拉底河右岸支流),海拔856米。西北距首都安卡拉510千米,東南距敘利亞邊境40千米。原稱安泰普,阿拉伯語意為“良泉”。全市面積7642平方千米。人口155.64萬(2014),是土耳其東南地區六省最大的城市。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被法國占領,土耳其人奮起抵抗,于1922年收復。共和國總統、新土耳其的創建者凱末爾下令在原來的城名前面加“gazi”一詞(土耳其語意為“信念保衛者”或“信仰衛士”),構成現名。自古為商旅必經大道和軍事活動的要沖,十字軍東侵期間,重要性更為突出。1183年為塞爾柱突厥人占領,后長期為奧斯曼帝國進出東方地區的轉輸站。屬地中海氣候,夏季溫和干燥,7月平均氣溫27.7℃,冬季溫和濕潤,1月平均氣溫3℃;年平均降水量552.8毫米。工業有棉紡織等廠。為阿月渾子和優質葡萄等農產品市場。1998年設立自由經濟區,優先發展紡織、食品、化工、塑料、機械等。現在的交通運輸意義依然十分重大,是土耳其內地鐵路網和土、敘(利亞)邊境鐵路聯絡線的中樞站。伊拉克—土耳其輸油管經此向西分為兩支,一條直通伊斯肯德倫,一條指向伊斯肯德倫灣北端的德爾特約爾。加濟安泰普奧庫利機場與國內外各地有航班往來。建有加濟安泰普大學(1987)、哈桑·卡利揚庫大學(2008)、齊沃大學(2009)等高校。歷史建筑有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所建堡壘遺址以及建于11世紀和16世紀的清真寺,由中世紀經學院改建的考古博物館,藏有本地區出土的赫梯人印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