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K
5390
亞歷山大大帝
生于首都培拉,卒于巴比倫。早年曾師事亞里士多德。前336年,其父腓力二世被刺后繼王位。他迅速控制了國內政局,鎮壓了希臘城邦的起義。前334年春,發動對亞洲和非洲的遠征。亞歷山大在格拉尼科斯河畔擊敗四倍于己的波斯大軍,迅速占領了廣大地域。前333年,在伊蘇斯戰役中徹底擊潰波斯軍隊,繼而入侵北非,前332年到達埃及,被擁立為法老(國王)。前330年,滅亡波斯帝國。前327~前325年,遠征印度,占領印度西北部。因士兵厭戰,被迫回師,于前324年回到巴比倫。
通過征服,亞歷山大建立起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龐大帝國,領土大體包括巴爾干半島、埃及、印度西北部、中亞和西亞。他采用波斯中央集權的專制體制,啟用波斯貴族,推行種族融合,鼓勵將士與東方女子結婚,襲用波斯宮廷禮儀。在戰略要地建立起一批以馬其頓人和希臘人為主的要塞和城市(包括今埃及的亞歷山大城)。亞歷山大的東征給當地人民造成了災難,但也促進了希臘與亞非諸國的經濟和文化交流。
前323年,染疾死于巴比倫。亞歷山大死后,所建帝國解體,形成了以托勒密王國、塞琉西王國和馬其頓王國為主體的一批希臘化國家。